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世医得效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第三

大方脉杂医科

诸气

缩砂香附汤

调中快气,治心腹刺痛,利三焦,顺脏腑。

香附子炒去毛,十两 乌药去心,五两 粉草炒,二两 缩砂去壳,二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紫苏叶三皮,盐少许,沸汤调下,不拘时候。大便气秘,橘皮汤下。亦名宽气汤。

沉香降气汤

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又治胃痹留饮,噫醋闻酸,胁下支结,常觉努闷。及中寒咳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皆能治之。患脚气人,毒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尤宜服之。常服开胃消痰,散壅思食。

香附子炒去毛,十两 沉香四钱六分,不见火 缩砂去壳,十二两 粉草炒,三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凌旦雾露,空心服食,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木香槟榔丸

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快气消食。

木香不见火 槟榔 枳壳麸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青皮去白,各一两 半夏曲 皂角去白,酥炙 郁李仁去皮,各二两

上为末,别以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归气汤

治气不升降,胸膈痞满,心腹刺痛,不进饮食。

沉香 木香 丁香并不见火 白姜 川楝子肉 肉桂去皮,不见火 陈皮去白 当归 甘草 附子一个,十二钱者,炮,去皮脐 缩砂 益智炒,各去壳 胡芦巴 白术 舶上茴香 豆蔻面裹煨,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紫苏三叶,木瓜四片,盐少许煎服。

木香流气饮

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水道赤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湿,聚结肿痛,喘满胀急不宁。

陈皮去白,一斤 青皮去白 紫苏去皮梗 甘草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 香附炒去毛,各半斤 木通去节,四两 大腹皮 丁皮 槟榔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藿香叶 蓬莪术煨,切 草果仁 木香不见火,各三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干木瓜 石菖蒲刮去毛 赤茯苓去黑皮 川白芷各二两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焙干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伤寒头痛,才觉得疾,入连根葱白三寸,煎服。升降阴阳,汗出立愈。如脏腑自利,入粳米煎。妇人血气癥瘕,入艾、醋煎,不拘时候。

秘传降气汤

治男子妇人上热下虚,饮食过度,致伤脾胃。酒色无节,耗损肾元,水火交攻,阴阳关隔,遂使气不升降。上热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咽喉干燥,饮食无味;下弱则腰脚无力,大便秘涩,里急后重,脐腹冷疼。若治以凉,则脾气怯弱,肠鸣下利;治以温,则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及脚气上攻与久痢不瘥。宜先服此药,却以所主药治之。气壅耳聋,泛热咽疼,亦效。

五加皮半两,酒浸半日,炒黄色 枳壳一两,汤浸去瓤,麸炒 柴胡去毛芦,洗,一两 骨碎补燎去毛,锉炒,半两 地骨皮半两,炒黄 桔梗半两,炒黄色 桑白皮二两,锉炒 陈皮一两,炒黄色 诃子炮,取肉,半两,炒 甘草一两,炒 半夏半两,生,为末,生姜自然汁为饼,再碎,炒 草果去皮膜,半两,净洗炒黄

上锉散。和匀,以碗盛,就饭甑上蒸一伏时,倾出摊令冷收之。每服二钱,紫苏三叶,生姜三片,水一盏,同煎七分,食后通口服。痰咳,加半夏曲。心肺虚,每料加人参、茯苓各一两。上膈热,加北黄芩五钱。下部大段虚,加少许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姜。妇人血虚,加当归一两煎。

苏子降气汤

治中脘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噫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专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苏子净炒 半夏洗七次,各二两半 甘草 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各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 川当归去芦,一两半 肉桂去粗皮,一两,不见火

上锉散。每服二钱至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体虚痰喘,加人参一钱,北五味子七粒,盐梅一个,杏仁七粒去皮尖,红枣二枚煎。虚烦,加知母、人参,每料各一两。

分心气饮

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或因忧愁思虑,或因酒色过伤,或临食忧烦,或事不遂意,以此不足,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不能流畅,致使心胸痞闷,胁肋胀满,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微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并皆疗之。常服升降阴阳,调顺三焦,消化滞气,进美饮食。此方独清而疏快,常服大效。

紫苏茎叶俱用,四两 羌活 半夏汤洗七次 肉桂去皮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大腹皮 桑白皮 木通去皮节 芍药 甘草 赤茯苓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灯心十茎,取七分,去滓温服。气秘,每服加枳壳去瓤、栗壳、萝卜子、皂角子各半钱。咳嗽不利,加人参一钱,五味子七粒,桔梗一钱。气滞腰疼,加木瓜二片,枳壳一钱半。水气,面目浮肿,加车前子、麦门冬去心、甜葶苈子、木瓜、泽泻、猪苓去皮,每料各一两,又名小流气饮。

推气丸

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腹满闷,大便涩,小便赤黄。

槟榔 枳实 陈皮 黄芩 大黄 黑牵牛炒,各等分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姜汤下。

神保丸

治诸气刺痛,流入背膂及胁下,诸药不能治。

木香 胡椒各一钱 全蝎七枚 巴豆十个,去皮心,研

上为末,汤释蒸饼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粒。心膈痛,柿蒂、灯心汤下。腹痛,柿蒂、煨姜汤下。血痛,炒姜、醋汤下。肺气甚者,白矾、蛤粉各三分,黄丹一分,同研为末,煎桑白皮、糯米饮,调三钱下。小喘,桑白皮、糯米饮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浆饮随意下。诸气,为膀胱气胁下痛最难治,独此药能去之。有人病项筋痛,诸医皆以为风,治之数月不愈,乃流入背膂,久之又注右胁下,挛痛甚苦,乃合治之,一服而愈。后尝再发,又服病除。又方,用胡椒一两,蝎尾半两去毒,为末,面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二十丸,陈米饮下,名塌气丸。又一方,于塌气丸中加木香一味,和顺脏气,消腹胁坚胀,小便不利,并治息积,名胡椒丸。

导气枳壳丸

治气结不散,心胸痞痛,逆气上攻,分气逐风,功不可述。

枳壳去瓤,麸炒 木通锉,炒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桑白皮 萝卜子微炒 白牵牛 莪术 茴香 荆三棱煨,各等分

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橘皮汤下,不拘时候。

三棱煎丸

顺气宽中,消积滞,化痰饮。治中脘气痞,心腹坚胀,胁下紧硬,胸中痞塞,喘满短气,噫气不通,呕吐痰逆,饮食不下,大便不调,或泄或秘。

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一两 萝卜子微炒,二两 神曲碎,炒,三分 京三棱生,细锉,另捣罗为末,以酒三升,石器内熟熬成膏 麦糵炒,二两 硇砂一两,水飞,煎如盐,研 青皮去白 干漆炒,各二两

上件为末,以三棱膏匀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米饮食后服。加阿魏五钱重,名阿魏丸,又名起祖三棱丸,姜汤下。

三和散

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䐜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疼,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虽年高气弱,并可服之。又治背痛胁痛,有妨饮食,及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羌活去芦,一两 紫苏一两 宣木瓜切,焙,一两 沉香一两 白术三分 槟榔 木香各三分 芎䓖三两 甘草炒,三分 陈皮去白,三分 大腹皮炙焦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四磨汤亦可兼服。方见秘结类。

五香连翘汤

治壮盛人胸膈痞塞,气不升降,百药不效,服之奏功必矣。方见疮肿杂证类。

神仙九气汤

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则欲死。

川姜黄 甘草 香附子上为末。每服一大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空心服,立效。

赚气散

治心胸痞闷,腹胁虚胀,饮食减少,气不宣通。及伤寒两胁刺痛攻心。

荆三棱 蓬莪术煨熟,各五两 白术三两 木香半两 枳壳去白,麸炒,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食前温服。用沙糖少许压下。

参附正气散

治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头目昏眩,腹胁刺痛,呕逆恶心,饮食不进,气虚盗汗,咳嗽上喘,四肢厥冷,腰背痠痛,脾虚泄泻,脾肾俱损,精血伤竭,气短脉沉,耳干焦黑,面黄体瘦,怠惰多困,小便频数,小肠气痛,霍乱吐泻。及卒中风气,昏乱不常,大病尫羸倦弱,妊娠失调理,产后虚损,并宜服之。大能补益正气,调理气血,固肾消痰。

人参 木香 白豆蔻各二钱半 川芎 干姜 甘草 藿香 茯苓 黄芪 当归去尾 丁香 桂心 陈皮 白芷 缩砂仁 青皮各半两,去白 白术 附子 半夏曲各七钱

上锉散。每服半钱,生姜五片,枣二个,煎服。此方屡有奇验。

破块丸

治受瘴结成气块,腹中不能消散,服之立效。

荜拨一两 大黄一两,各生用

上为末,入生麝香少许,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冷酒下,或温冷汤下,日三服。

灸法

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不痛至痛止。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仓,穴在心下四寸,胃脘下一寸。脐下搅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百壮,穴在脐下三寸。及灸膏肓二穴。短气不语,灸大椎,随年壮。又灸肺俞百壮,脐孔中二七壮。乏气,灸第五椎下,随年壮。

中气

苏合香丸

治气中。虽不见方书所载,然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忧愁失意,气多厥逆,往往多得此疾。便觉涎壅,牙关紧急,若作中风用药,非惟不相当,多能死人。昔有一妇人,因忧戚中忽然气厥,牙噤涎潮,里医作中风用药,以大通利药下之,大泄数行,一夕而卒,可不戒之。如遇此证,急化苏合香丸四五粒灌之便醒。然后随其调理,无不痊愈。

苏合香油一两,入安息香膏内 熏陆香一两,研 青木香 白术去芦 丁香 白檀香 朱砂研,水飞 沉香 香附子炒去毛 乌犀镑屑 荜拨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麝香 诃黎勒 龙脑研,已上各一两

上为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子大,取井花水温冷任意下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独香汤

治中气闭目不语,四肢不收,昏沉等证。

南木香不以多少

上为末,冬瓜子煎汤调下。痰盛,加南星为散,生姜煎。

术附汤

治中寒、中气之候,四肢厥逆,口噤,牙关紧急,痰涎壅盛,如中风状者。

白术四两,去芦 绵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取八分,去滓后调苏合香丸二粒,并进二服。或气短头晕,手足厥逆未退者,可进养正丹三十粒至百粒,奇效。不拘时候。

回阳汤

治中气脉弱,大段虚怯等证。

川乌生,去皮脐 附子生,去皮脐,各半两 干姜炮,二钱 青皮去瓤,一两 益智仁去壳,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七片,红枣一枚,煎服。或入少木香,不拘时候。

八味顺气散

中风亦当间服此药,中气者尤得其宜。

白术 白茯苓去皮 青皮去白 白芷 陈皮去白 天台乌药 人参去芦,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诸疝

风寒证

乌头桂枝汤

治风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灸刺诸药不能疗。及贼风入腹,攻刺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叫呼,阴缩,悉主之。

大乌头一枚,实者,去皮尖,蜜一大盏,煎减半,出汤,切,洗 肉桂去粗皮 芍药各三钱三字 甘草炙,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三个,入前煎乌头蜜半合,同煎至七分盏,去滓,食前服。一法用附子一个,不使乌头,为蜜附汤。

寒证

仓卒散

治寒疝入腹,心腹卒痛,及小肠膀胱气刺,脾肾气攻,挛急,极痛不可忍,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白汗出。

山栀子四十九个,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酒半盏,煎至七分,入盐一捻,温服即愈。暑证,香薷散加瞿麦、木通,每服四钱,食盐少许煎服。

生料木香匀气散

治寒疝作痛。和气。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一两 甘草,四两 缩砂去壳,二两 白豆蔻仁 沉香各一两 藿香去土,四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紫苏叶五皮,食盐少许煎,热服,不拘时候。或为末,炒茴香、盐、酒调亦可。

七情

聚香饮子

治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腹胀痛,痛引腰胁连背,不可俯仰。

檀香 木香 乳香 沉香 丁香并不见火 藿香叶去土,各一两 玄胡索炒,去皮 片子姜黄 川乌炮,去皮尖 桔梗去芦,锉,炒 桂心不见火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热证

加味通心饮

治肾与膀胱实热,小肠气痛,小腑不通。

瞿麦穗 木通去皮节 栀子去壳 黄芩 连翘 甘草 枳壳去瓤 川楝子去核,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灯心二十茎,车前草五茎同煎,空心温服。

八正散

治肾气实热,脉洪数,小腹、外肾、肛门俱热,大小便不利作痛。每服四钱,灯心二十茎,枳壳半片去瓤煎,食前温服。热盛,加淡竹叶二十皮。方见后秘涩类。

虚冷

五积散

治体虚膀胱小肠气作,痛不可忍。每服五钱,生姜三片,盐炒茱萸五粒,茴香一撮,葱白五寸煎,空心热服。方见前伤寒阴证类。

蟠葱散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肾气及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疗。

苍术泔浸一宿,切,焙 甘草炙,各四两 延胡索一两半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缩砂去壳 丁皮 槟榔各二两 蓬术 三棱 白茯苓去皮 青皮去白,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连根葱白一茎,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通治

荆芥散

治风疝,阴肾肿大。荆芥穗不以多少,新瓦上焙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效。

硇砂丸

治诸疝作痛,大效。

木香 沉香 巴豆肉全者,各一两 青皮不去皮,二两 铜青半两,研 硇砂二钱半,制如前,研

上以二香、青皮三味细锉,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为度,去巴为末,入青、砂二味研匀,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盐汤吞下,空心日进二三服。

夺命散

治小肠疝气。

玄胡索不以多少,盐炒过,入全蝎半钱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立效。

五苓散

治撮聚疝气,连根葱白二寸,灯心十茎,盐炒茴香一握,川楝子三个去核,煎汤调下,大效。伤暑湿作痛,亦效。就吞青木香丸亦可。方见伤暑类。

青木香丸

治膀胱疝气肿痛,及胸膈噎塞,气滞不行,肠中水声,呕哕痰逆,不思饮食。常服宽中利膈。

黑牵牛六两,炒香,捣末,三两 补骨脂炒香 荜澄茄 槟榔酸粟米饭裹,以湿纸包,火中煨纸焦,去饭,各二两 青木香一两

上为末,入牵牛末令匀,以清水拌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熟水吞下。又法用二百粒,斑蝥七个去头足翅,为末,同于文武火上慢炒,令丸子微香,以瓷碟盖铫上,顿在冷处,少顷,去斑蝥末,取丸子,每服五十丸,茴香酒下。

三茱丸

治小肠气痛,外肾肿坠。

山茱萸去核 吴茱萸去梗 石茱萸去梗,各二两 川楝子一两,用斑蝥十四个,去翅嘴,同炒赤色,去斑蝥不用 破故纸一两七钱,炒 青皮去白 青盐各三两 黑牵牛一两,炒 茴香炒,三两

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桃仁十五个炒,酒送下。或茴香酒亦可。

失笑散

治小肠气痛,妇人血痛欲死者。

川五灵脂 蒲黄隔纸微炒,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酒半盏,水半盏,煎至七分,食前服。血痛,临熟入真米醋少许。未效,加玄胡索各等分。

胡芦巴丸

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者。

胡芦巴炒,八两 茴香去土,炒,六两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五两 川楝子炒,九两 大巴戟去心,炒 川乌炮,去皮尖,各三两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送下。小儿五丸,茴香汤吞下。又方加牵牛。

玄附汤

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

玄胡索炒,去皮 附子炒,去皮脐,各一两 木香不见火,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立效散

治疝气。

川芎 川楝子 青皮去白 茴香舶上者 桃仁 黑牵牛炒,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无灰酒一盏,煎至八分,温服。

金铃丸

治膀胱肿痛,及治小肠气,阴囊肿,毛间水出。

金铃子肉五两 茴香 马蔺花 海蛤 破故纸 菟丝子 海带 木香 丁香各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去铃丸

治疝气。杜茴香一斤,以老生姜二斤取自然汁,浸茴香一夜,约姜汁尽入茴香内。以好青盐二两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罗为末。无灰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温酒、米饮任下。此药专实脾胃,以其有盐引入下部,遂大治小肠疝气,服之累有效。寻常治疝气药,多是疏导,久而未有不为害者。此药用姜汁专一发散,而无疏导之害,所以为妙也。

三增茴香丸

治肾与膀胱俱虚,为邪气搏结,遂成寒疝,伏留不散,脐腹撮痛,阴核偏大,肤囊臃肿,重坠滋长,有妨行步。搔痒不止,时行黄水,浸成疮疡,或长怪肉,累治不痊。致令肾经闭结,阴阳不通,外肾肿胀,冷硬如石,渐渐丑大。皆由顿服热药内攻,或因兜取,以致如此。此药温导阳气,渐退寒邪,补虚消疝,暖养肾经,能使复元。应小肠气、寒疝之疾,久新不过三料。第一料:

茴香舶上者,用盐半两同炒焦黄,和盐称 川楝子炮,去核 沙参洗,锉 木香洗,各一两

上为末,水煮米粉稠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盐汤空心、食前日进三服。小病此一料可安,才尽可服第二料。第二料加下项药:

荜拨一两 槟榔半两

上入前药共六味,重五两半,依前法糊丸,汤使丸数服之。若病久未愈,便服第三料。第三料又加下项药:

白茯苓四两,紧小实者,去黑皮 黑附子半两,炮,去皮脐称,或作一两

上通前药共八味,重十两,并以前法糊丸数服之,加至三十丸。新久大病,不过此三料可愈。小肠气频发,及三十年者,寒疝渐至栲栳大者,皆可消散。神效。

消坚丸

牡丹皮去骨 桂心各一两 川乌炮,去皮尖 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别研,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

川楝子丸

治疝气。一切下部之疾,悉皆治之。肿痛缩小,虽多年,服此药永去根本。

川楝子一斤,净肉。四两用麸一合,斑蝥四十九个,同炒麸黄色,去麸、斑蝥不用;四两用麸一合,巴豆四十九粒,同炒麸黄色,去麸、巴豆不用;四两用麸一合,巴戟一两,同炒麸黄色,去麸、巴戟不用;四两用盐一两,茴香一合,同炒黄色为度,去盐及茴香不用 木香一两,不见火 破故纸一两,炒香为度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甚者,日进三两服,空心、食前。

海藻丸

治偏坠小肠气,效。

海藻 海带各一两 斑蝥二十八个,去足翅 巴豆二十八个,去壳,完全者

上斑蝥、巴豆二味一处,生绢袋盛,用好醋一碗,以瓦铫盛四味同煮。将干,去斑蝥、巴豆不用,只将海带二味细研为末。以淡豆豉一百粒以煎药,余醋略浸,蒸研为膏,和末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用麝香少许,朱砂三钱,乳钵细研至无声,却入麝香再研匀,为衣,日干,以新瓦瓶收之。每初服七粒,二服十粒,三服十五粒。若未愈,再进三两服,皆用十五粒。仍用盐炒茴香细嚼,酒吞下,空心服。忌鸭子并鲊酱动气等物。久病三五服效。此药贵新合效速,若合下稍久,多服为佳。

敷法

治肾囊偏坠。

牡蛎一两,煅 良姜一两

上为末,津唾调敷大偏处,须臾如火热着痛,即安。

灸法

治诸气心腹痛,小肠气,外肾吊痛,疝气小腹急痛不可忍。足大拇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灸五壮。男左女右,极妙。又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治肾气外肾肿,小肠气痛,腹内虚鸣,灸风市穴五七壮,灸气海穴七壮,灸脐左右各去一寸半,两穴各七壮,灸之立效,后永不发,名外陵穴。风市穴在膝上外廉五寸。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

腰痛

独活寄生汤

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腰脚挛疼。除风活血。

独活二两半 真桑寄生无则用川续断代 杜仲切,炒断丝 北细辛 白芍药 桂心 芎䓖 防风去芦 甘草 人参 熟地黄 大当归各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或小续命汤加桃仁煎。气虚不和,不食,除地黄。

五积散

治寒伤肾经,腰痛不可俯仰。每服可加桃仁七粒,去皮尖煎。痛甚或加黑牵牛少许,熟炒研,特效。方见伤寒阴证类。

肾着汤

治久处卑湿,湿伤肾经,腰重冷痛,如带五千钱,冷如水洗,以热物着痛处方少宽,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虚弱人加附子,或用白术、芍药、官桂、附子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方见伤湿类。

姜附汤

治体虚伤冷腰痛,加官桂、制杜仲各五钱,食前服。方见中寒类。

败毒散

治风热腰痛,加续断、天麻、薄荷、木瓜各等分。方见伤寒阳证类。

舒筋散

治血滞腰痛,亦治闪挫。

玄胡索 当归 官桂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服。或加牛膝、桃仁、川续断亦效。

人参顺气散

治气滞腰痛,加五加皮煎服。方见风类。或用木香流气饮,立效。方见气类。

小七香丸

治郁怒忧思,气滞腰疼。

甘松炒,十两 甘草炒,十五两 香附子炒去毛,十五两 丁香皮十五两 蓬莪术煨,乘热碎,二两半 缩砂仁二两半 益智仁炒,七两半

上为丸。每服五十丸,橘子一钱,盐少许煎汤,空心服。或用沉香降气汤打和匀气散。

神曲酒

治闪挫腰痛。

神曲一块,约如拳大,烧令通赤,好酒二大盏,淬酒便饮令尽,仰卧少顷即安。或用枳壳散。方见妇人类。或以缩砂乌沉汤,木瓜、盐、酒调,热服,亦效。方见诸气类。

安肾丸

治肾虚腰疼。橘皮、盐汤吞,加萆薢尤佳。方见虚损类。

青娥丸

治肾虚劳力腰疼。益精助阳,乌髭,健脚力,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香 杜仲去粗皮,切,姜汁拌炒,去丝,八两

上为末,用胡桃肉五十个,大蒜二十个研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盐汤服。虚极人十补汤吞服。方见虚损类。一方加川续断、桃仁去皮尖、玄胡索、黑牵牛炒,酌量入。

八味丸

加鹿茸、当归、木瓜、续断。治房劳伤肾,腰痛,盐汤下。方见虚损类。

二至丸

治老人、虚弱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

鹿角镑,一两 糜角镑,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不见火 补骨脂炒,各一两 杜仲去皮,锉,炒丝断,一两 鹿茸酒蒸,焙,一两 青盐别研,半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胡桃肉细嚼,以盐酒、盐汤任下。恶热药,去附子,加肉苁蓉一两,酒浸微炙干用。

牵牛丸

治冷气流注,腰疼,不能俯仰。

延胡索 破故纸炒,各二两 黑牵牛炒,二两

上为末,研煨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葱、酒、盐汤任下。

趁痛丸

治腰痛极效。亦治闪肭。

附子炮,半两 黑牵牛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食前服。

熟大黄汤

治打扑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忍。

大黄 生姜并切如豆大,各半两

上同炒令焦黄,以水一大盏,浸一宿,五更去滓顿服。天明所下如鸡肝,即恶物也。

二效方

治坐立或熟睡湿地,湿入肾经,外肾肿,腰背曲,痛楚甚。用五苓散每服二钱,用坯子少许,下青木香丸三十粒。数服脏腑微动,肿消腰直,其痛立止。

又方趁痛丸

治腰臂痛。

五灵脂 赤芍药各半两 川乌一个 没药四钱 麝香一钱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温酒送下。

导引法

理腰背痛。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起三卧便瘥。

针灸法

腰背痛。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络脉,出血便瘥。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拄地,度之脐断竹,乃度背,灸竹上头处,随年壮,灸讫藏竹,勿令人知。灸肾俞穴亦可。

眩晕

风证

川芎散

治眩晕,恶风自汗,或身体不仁,气上冲胸,战摇如在舟船之上。

川芎一两 北细辛三分 白茯苓一两 白术一两 粉草半两 桂枝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不拘时服。有痰,兼服青州白丸子。方见风科通治类。

感寒

三五七散

治阳虚眩晕,头痛恶寒,耳鸣或耳聋。

人参 附子 北细辛各三钱 甘草 干姜 山茱萸 防风 山药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枣二枚煎,食前服。中寒眩晕欲倒,服姜附汤。方见中寒类。

伤暑

消暑丸

治冒暑眩晕,烦闷不苏,用香薷散、生姜煎吞下,每服七十丸。方见中暑类。

中湿

芎术散

治冒雨中湿眩晕,呕吐涎沫,头重不食,经久不瘥者。

川芎 半夏 白术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木瓜二片,不拘时候温服。

七情

茯神汤

治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感,脏气不行,郁而生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心中忪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摇动。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山药各二两 前胡 熟地黄洗,酒拌炒,各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姜汁拌炒,三分 白茯苓 茯神各一两半 半夏汤洗七次 黄芪炙,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流水盏半,姜五片,秫米一撮煎,食前服。

痰证

加味二陈汤

治痰晕,或因冷食所伤。

陈皮 半夏 白茯苓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丁香 胡椒各三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不拘时热服。体虚甚者顺元散。方见疟类。

失血

芎归汤

治失去血过多,头重目昏,眩晕不省,举头欲倒。

大芎䓖 大当归去尾,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不拘时候。

下虚

增损黑锡丹

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目眩晕,病至危笃,或暖药上僭愈甚者。

黑锡丹头二两 川楝子 阳起石 木香 沉香 青皮炒,各半两 肉豆蔻 茴香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绵附炮,去皮脐 胡芦巴 破故纸炒,各一两 乌药去木锉,一分 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细研水飞,二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浓煎人参、茯苓、姜、枣汤,空心吞下。

身疼

风证

乌药顺气散

又名通气驱风汤,加大川芎。方见风科虚证类。

寒证

香葛汤

发汗即效。或用败毒散。方并见伤寒和解及阳证类。

湿证

除湿汤、五苓散

方见伤湿、伤暑类。

血滞

当归建中汤

方见腹痛类。或用舒筋散,于内有延胡索,活血除风理气。方见腰痛类。

冷痰作

二陈汤

加辣桂、生姜、乌梅煎。方见疟类。

劳倦

秦艽鳖甲散

治男子、妇人血气劳伤,四肢倦怠,肌体羸瘦,骨节烦疼,头昏颊赤,肢体枯槁,面色萎黄,唇焦口干,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治山岚瘴气,寒热往来。并能治之。

荆芥去梗,一两 贝母去心,一两 白芷半两 山药 天仙藤 前胡去芦,各一两 羌活 肉桂各半两 鳖甲去裙,醋炙 陈皮去白 秦艽去芦,洗 甘草炙,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酒调亦得。常服养气调血,解倦怠。

虚损证

十补汤

加半夏、秦艽、肉桂,每服各半钱。方见虚损类。

臂痛

风证

乌药顺气散

方见风科虚证类。

五灵脂散

治臂胛痛。

五灵脂 荆芥穗 防风 羌活 独活 甘草节 穿山甲 骨碎补 草乌各五钱 麝少许

上为末。用温酒调下,临睡服。如浑身损痛,加没药、木香,酒调,空心服。

寒证

五积散和败毒散

加川牛膝、木瓜、葱白。方见伤寒阴证及阳证类。

湿证

活络汤

治风湿臂痛,诸药不效。

白术薄切,一两 当归净洗,薄切,干称 独活净洗 羌活净洗,去芦,切,干 甘草 川芎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慢火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合滓,不拘时候。一方用苍术切炒、川白芷各二两,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效。

七情

白芥子散

治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此由荣卫之气循行失度,留滞经络,与正气相搏,其痛发则有似瘫痪。

真白芥子 木鳖子去瓤,各二两 没药 桂心 木香各半两

上为末,入研药令匀。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流气饮子

治同上。

紫苏叶 青皮 苦梗 当归 芍药 乌药 茯苓 川芎 黄芪 枳壳去瓤,麸炒 防风各半两 甘草 橘皮各三分 木香 连皮大腹子各二两,锉,姜汁炒

上锉散。每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滓服。

痰证

茯苓丸

方见痰饮类。

芎活汤

治水饮停蓄,注于经络,发为臂痛,皆因脾土有亏,平日多饮水浆,不能传化所致。

川芎 半夏汤洗 白茯苓 川独活 陈皮 枳壳去瓤,炒,各半两 白术 甘草各一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去滓,食后停少时温服。

控涎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脚、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俗医不晓,谓之走注,便用风药及针灸,皆无益。又疑是风毒结聚,欲为痈疽,乱以药贴,亦非也。此乃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唾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误认为瘫痪,亦非也。凡有此疾,但以是药,不过数服,其疾如失。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睡姜汤或热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加味控涎丸一方,见喘急类。

气滞

神保丸

方见诸气类。

血气滞

舒经汤

治血气滞留经络不行,臂痛不可忍者。

片子姜黄四两,如无,用嫩莪术代,不可用染物者 白术炒,二两 羌活 甘草炙,各一两 当归二两 海桐皮去粗皮,二两 赤芍药一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服。

热证

防风通圣散

方见风科热证类。

敷贴药

治臂腿间忽一两点痛,着骨不可忍。

芫花根一味,研为末,米醋调,随大小敷之,立止。贴敷不住,须以纸花覆其上,用绢帛扎定。

针法

肩隅一穴,随时而愈。

胁痛

伤寒

小柴胡汤

加白牡蛎粉研碎、枳壳去瓤切片,各半钱煎。方见伤寒阳证类。

气滞

神保丸

治膀胱气,胁下痛,或项筋痛久不愈,流入背膂臂胛,并皆治之。每服七粒,用茴香酒下。方见诸气类。

七情

枳壳煮散

治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腋骨疼,筋脉拘急,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肢不能举,渐至背膂挛急。大治胁痛。

防风去芦 川芎 细辛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炒,各四两 甘草炙,二两 干葛一两半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通治

推气散

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枳壳去瓤,麸炒 桂心去皮,不见火,各半两 甘草炒,三钱 片子姜黄洗,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

枳芎散

治左胁刺痛不可忍者。

枳实 川芎各半两 粉草炙,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

枳壳散

治胁间痛,如有物以插然,乃气疾也。

枳壳去瓤,炒,二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

腹痛

风证

胃风汤

治肠胃不足,风冷乘之,水谷不化,泄泻下注,腹中虚满,日夕滚痛,或下瘀血,或如豆羹汁,服热药无效者,此风痛也。加入浓磨木香水一合。方见泄泻类。

寒证

五积散

体虚者,生姜三片,煨葱白二根、木瓜二片、盐炒茱萸七粒煎。体实者,藿香正气散,生姜三片,枳壳半片,木香少许煎。方并见伤寒阴证类。

暑证

香薷散

加生姜、陈大蓼、木瓜、陈壁土煎。五苓散以热苏、盐汤调。香薷散为末服亦效,汤引五苓散同。方并见伤暑类。

湿证

香苏散

加炒苍术、煨枳壳煎。未效,用不换金正气散,生姜、木瓜、红枣、车前子煎,效。方见伤寒和解类及时疫类。以上所加,随意增减。

热证

四顺清凉饮

治腹痛,大便秘,小便赤,喜饮冷,以手按之转甚,不可近。病者或两手热,痛处亦热。方见积热类。或用大柴胡汤。方见伤寒阳证类。或用小三黄丸、八正散。方见积热类。老人大麻仁丸。方见秘涩类。

冷证

椒附丸

治脐下极冷,痛楚异常,手足亦冷,不任冷水冷食,面黄肌瘦,按之痛稍止者。

绵附一个,十二钱者 胡椒一百粒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或盐汤空心吞下。

蟠葱散

加茱萸、木香煎,亦效。方见诸疝类。

气证

虚者,嘉禾散、木香匀气散、木香流气饮,治满腹胀膨痛,流走不定,旁冲两胁及腰间。实者,分心气饮、青木香丸。热盛大便秘,三和散、木香槟榔丸加大黄。方并见诸气、诸疝类。

积证

香苏散

用生姜、乌梅、缩砂煎,吞感应丸,治食多,噫醋吞酸,口出清水,恶心,腹中紧痛。每服三七粒。绿豆大,服后得通,仍佐以三棱煎丸及红丸子、平胃散、缩砂香附汤等药。方得全安。方见脾胃诸气疟类。

神保丸

治寒气停积,逾旬不愈,大便虚涩,小便赤,急痛甚,用治中汤加缩砂仁二十粒捶碎,水二盏,生姜十片煎,服五粒。未效,再服七粒,立愈。方见诸气及伤寒阴证类。

虫证

化虫丸

治腹中有块起,以手按之不见,作聚往来,痛无休止。亦治心痛,五更心嘈,牙关强硬,呕吐涎沫,或吐清水,及梦中啮齿,面色青黄,饮食虽多,不作肌肤,或寒或热,沉沉默默,不知病之去处。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害人。

胡粉炒,五钱 鹤虱三钱 白矾五钱 槟榔五钱 苦楝根五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温浆入生麻油一两点,打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化为水,大者自下。

虚证

当归建中汤

治劳伤虚羸腹痛,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连腰背,时自汗出,不思饮食。

当归二两 桂心一两半 杨芍药二两 黄芪一两半

上锉散。每服水二盏半,姜三片,枣二枚同煎,食前温服。

通治

大抵宜通。寒则为痛,凡痛甚,须通利脏腑乃愈,随冷热,须用巴豆、大黄、牵牛,此最要法。

小理中丸

治三脘气弱,中焦积寒,脾虚不磨,饮食迟化,吃物频伤,胸膈满闷,胁肋刺,呕吐哕逆,噫醋恶心,腹胀肠鸣,心腹疼痛,噎塞膈气,翻胃吐食,饮食减少。

草豆蔻 京三棱煨,乘热碎 干姜 青皮 陈皮净洗,去蒂 肉桂去粗皮,各二两 牵牛炒香熟 良姜炒,各三斤 阿魏三两,醋化去沙石,研 缩砂仁 蓬莪术炒,乘热碎 红豆各一斤

上为末,用水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粒,生姜、橘皮汤下,温汤亦得,不拘时。此药无利性,不损脾胃,气偏虚寒者,最宜服之。与三棱煎丸和同服,尤妙。方见诸气类。

腹痛作呕,欲利大便,诸药皆吐,惟苏、感丸,用姜汁泡汤吞服最妙。苏合香丸见中气类,感应丸见秘涩类。

气滞腹痛,神保丸,柿蒂、灯心汤下二七丸,最为捷效。方见诸气类。

铁气入腹作痛,以磁石数斤杵为末,再以磁石煎汤,调小调气散服效。

诸痹

风寒湿合痹

附子汤

治合痹,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肌肉重着,四肢缓纵,腰脚痠疼。

生附子一两 白芍药 官桂 甘草 白茯苓 人参各半两 白术三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恶甜者,减甘草一半。兼治瘦极筋脉,气虚倦怠,遍体痠疼。

乌头汤

治寒冷湿痹,流于经络,挛缩不得转侧。

大乌头 细辛 川椒 甘草 秦艽 附子 官桂 白芍药各七分 川独活一两三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理中汤

治寒湿痹。加附子、天麻四分之一。方见霍乱类。

黄芪酒

治风湿痹,身体顽麻,皮肤瘙痒,筋脉挛急,言语謇涩,手足不遂,时觉不仁。

黄芪去芦 防风去芦 官桂不见火 天麻 萆薢 白芍药 当归去芦 云母粉 白术 茵芋叶 木香不见火 仙灵脾 甘草 川续断各一两

上锉散,以生绢袋盛,以酒一斗浸之,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每服一盏,温暖服之,不拘时候。常令酒气相续为佳。

苍耳散

治一切风湿痹,四肢拘挛。苍耳子三两,为散,水一升半煎,去滓,分作三服。或细末,水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吞下。

薏苡粥

治久风湿痹,补正气,除胸中邪气,利肠胃,消水肿,久服轻身益气。薏苡仁一升,为末,以水作粥,空心服。

寒证麻痹

五积散

方见伤寒阴证类。

痰饮

茯苓汤

治支饮,手足麻痹,多唾眩冒。

半夏汤泡七次 赤茯苓去皮 橘皮各一两 枳壳去瓤,面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血气滞

三痹汤

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疗风痹、气痹等疾。

川续断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 防风 桂心 华阴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各一两 秦艽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半两 黄芪 川牛膝各二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不拘时,但腹稍空服。

筋痹

羚羊角汤

治筋痹,肢节束痛。

羚羊角 薄桂 附子 独活各一两三钱半 白芍药 防风 芎䓖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取清汁服,日可一二服。

热证

升麻汤

治热痹,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纵,皮色变。兼诸风皆治。

升麻三两 茯神去皮 人参 防风 犀角 羚羊角 羌活各一两 官桂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二片,竹沥少许,同煎至一盏,不拘时温服。

诸疸

风证

艾煎丸

治因伤风,瘀热不解,发为风疸,举身黄,小便或黄或白,寒热,好卧不欲动,其脉阳浮阴弱。

生艾二月采,一束,捣烂,铜器煎如膏 大黄 黄连 栝蒌根 凝水石 苦参 葶苈纸隔炒,各等分

上为末,以艾膏和得所,丸如梧子大。初服六七丸,渐加至二十丸。有热加苦参,渴加栝蒌根,小便涩加葶苈,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白加黄连,大便难加大黄。并倍加。

麻黄酒

治伤寒不解,发为黄疸,其脉紧,以汗解之。

麻黄三两

上用水酒五升,煎至二升,每服一盏,温服汗愈。春夏秋用水。

暑证

五苓散

治伏暑郁热发黄,小便不利,烦渴,茵陈煎汤调下。一方治疸通用。方见伤暑类。

茵陈汤

治湿热瘀黄,小便秘涩,头汗而渴。

茵陈蒿一两半 大黄半两 小红栀子十枚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五苓散亦治发黄,二药夹煎。

湿证

矾石滑石散

治湿疸。得之一身尽痛,发热,面色黑黄,七八日后,壮热在里,有血下如豚肝状,小腹满者,急下之。身目尽黄,小便不利,其脉沉细。

矾石 滑石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麦粥饮调下,日三服。食前便利如血者效。或汗愈。

时行

栀子丸

治时行病,急黄及瘴疟、疫疠。

茵陈 栀子 芒硝 大黄蒸,各一两一分 杏仁去皮尖,炒,三分 豆豉二分半,汤浸软,别研 恒山 鳖甲醋炙,各半两 巴豆去皮,压去油,一分

上为末,饧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饮下,吐利为效。未知,加一丸。觉体气有异,急服之。

黄汗

苦酒汤

治身体洪肿,发热,自汗如柏汁,其脉沉。

黄芪五两 芍药 桂心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苦酒三合,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初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至六七日稍愈。

桂枝加黄芪汤

治黄汗,身肿,汗出,出已辄轻,久久必身,胸中痛,腰以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剧者不能食,烦躁,小便不利。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黄芪五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仍饮热粥,以助药力,覆取微汗,未汗再服。

黄疸

茵陈散

治黄疸,食已即饥,身体、面目、爪甲、牙齿及小便悉黄,寒热,或身体多赤多青。皆由酒食过度,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而成。

茵陈 木通 栀子仁各一两 大黄 栝蒌一个 石膏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一茎,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大小便闭,加枳实、赤茯苓、葶苈子。

小半夏汤

治黄疸,小便色不异,欲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热去必哕。

半夏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至七分,不以时服。

单方

治黄疸,身眼黄如金色。不可使妇人鸡犬见修制。

东引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者,以下一握

上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温,空腹顿服。后三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聚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面、猪鱼肉。

谷疸

苦参丸

治冒暑瘀热气浊,食谷不消,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趺阳脉紧而数。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 栀子去皮,炒,半两 人参三分

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搜和,丸如梧子大。以大麦煮饮下五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加之。

脾疸

龙脑丸

治胸中郁热,肺热喘嗽,口臭喉腥,或口甜。丈夫吐血,妇人热血崩,并皆治。

龙脑薄荷五两,净叶 真蒲黄一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阿胶一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一两 川当归 黄芪各一两半 木通一两 生干地黄三两 柴胡好者,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病上焦,食后用熟水吞下,微嚼破更好。病下焦,空心服。小儿加减与之。此药大有奇效,不可尽述。

红丸子

治谷疸,腹满眩晕,怫郁怔忡。酒疸通用。二陈汤加缩砂煎汤下。方见疟类。

酒疸

葛根汤

治酒疸。因下后,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韭齑状,大便正黑,小便亦或黑,其脉微而数。大抵五疸,惟酒疸变证最多。盖酒之为物,随人性量不同,有盈石而不醉者,有濡唇而辄乱者。以酝酿而成,有大热毒,渗入百脉为病,则不待发黄,溢于皮肤,为黑为肿,流于清气道中,则眼黄鼻肿,种种不同。故方中论酒疸外,有肉疸、黑疸、癖疸、劳役疸。

葛根一两 枳实去瓤,麸炒 栀子仁 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酒蒸黄连丸

治酒疸。

黄连去须,净四两,锉碎,以酒洒淹一宿,日干为末,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以二陈汤加葛根、茵陈、姜、枣煎汤送下。

六物饮

治酒疸肚胀。

荜拨 荆芥穗 不蛀川楝子连皮核用 生姜母 软乌梅 甘草

上件等分。于石臼中捣细,用瓷器盛,以自己满腹小便,去其首尾,取中间小便浸药,两重纱盖,露星一宿,拂明饮其汁。继用车前子、山茵陈、竹芫荽煎汤,乘热调五苓散服,自觉黄水从小便出,而肚不胀,妙。

人参散

治饮酒房劳,酒入百脉,令人恍惚失常。

人参 白芍药 栝蒌根 枳壳麸炒,去瓤 茯神 酸枣仁 甘草炙,各一两 熟地黄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临卧温服。

辰砂妙香散

治饮酒行房,酒热瘀于心经,致成黄疸。再加辰砂末少许,每服二钱,茵陈二两煎汤,日三服。方见心恙类。

土瓜方

治酒疸,热疸。土瓜捣汁,取服任意。

如神散

治酒毒不散发黄,久久浸渍,流入清气道中,宜引药纳鼻,滴出黄水愈。

苦瓠子去壳 苦葫芦子各三七个 黄黍米三百粒 安息香二皂角子大

上为末。以一字搐入鼻中,滴尽黄水三升。或过多,则以黍穰烧灰,麝香末各少许,搐入鼻中,立止。

女劳疸

石膏散

治女劳疸。身黄额黑,日晡发热恶寒,小腹急,足下热,其脉浮紧。腹或满者,难治。

滑石 石膏煅,各等分

上为末。大麦粥饮调下二钱匕,日三四服。小便利则瘥。

热疸

一清饮

治疸发热,诸热通用。

柴胡三两 赤茯苓二两 桑白皮 川芎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枣子煎服。

虚劳疸

秦艽饮

治五疸,口淡,耳鸣,脚弱,发寒热,小便白浊。

秦艽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芍药 白术 官桂去皮,不见火 赤茯苓去皮 熟地黄酒蒸 橘红 小草 川芎各一两 半夏汤洗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养荣汤

治证同上。方见虚损类。

久黄

苦参散

治人无故忽然振寒,皮肤曲尘出,小便赤涩,大便时秘,气息无异,饮食不妨,诸药汤不除,因为久黄。

苦参 黄连 瓜蒂 黄柏去皮 大黄蒸,各一分 葶苈炒,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米饮调服,当吐下。随时消息加减。

积黄

无忌紫金丸

理脾胃,退黄。

针砂醋煮通红 紫金皮酒浸 香附子 三棱醋浸一宿,煮 苍术米泔浸 陈皮 青皮去白 厚朴姜制 缩砂各一两

上醋糊丸。每服三十丸,酒熟水下,川椒汤服亦可,立效。

五噎

五噎散

治五种噎,食饮不下,胸背痛,呕哕不彻,攻刺疼痛,泪与涎俱出。

人参 茯苓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 甘草 枳壳麸炒,去瓤 诃子炮,去核 桂心 白术 橘皮 白姜 三棱 神曲 麦芽炒,各二两 木香 槟榔 蓬莪术炮,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空心服。为末,盐汤下亦得。

沉香散

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常服宽气通噎,宽中进食。

白术 茯苓各半两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槟榔 芍药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半 白芷三两 紫苏叶四两 枳壳麸炒,去瓤,三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六分,空腹温服。

嘉禾散

治同上。方见脾胃类。

大七气汤

治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或时振惊,致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旁冲两胁,上塞咽喉,有如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所生。

半夏汤泡七次,五两 白茯苓四两 厚朴姜制炒,三两 紫苏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空腹温服。

五膈

宽中散

治因忧恚,寒热动气,成五类膈气,不进饮食。

白豆蔻去皮,二两 缩砂四两 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丁香四两 木香三两 青皮去白,四两 甘草炙,五两 厚朴去皮,姜汁炙令熟,一斤 陈皮去白,四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以时候。诸冷气用之亦效。

五膈散

治五膈,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枳壳去瓤,麸炒 木香不见火 青皮去白 大腹子 白术 半夏曲锉炒 丁香不见火 天南星汤泡,去皮 干姜 麦芽 草果仁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温服,不拘时候。

五膈丸

治忧恚思虑,膈塞不通,及食冷物即发。其病苦心痛,不得气息,引背痛如刺,心下坚,大如粉絮,紧痛如吐,吐即瘥,食饮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气或上气喘急,呕逆者。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五两 人参四两 川椒炒,出汗 远志去心,炒 细辛去苗 桂心各三两 干姜炮,二两 附子一两,炮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化,日三服,夜二服。胸中当热,七日愈。亦可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二三十丸。夏加麦门冬、甘草、人参各一两。一方以吴茱萸代桂,治遇寒冷则心痛,咽中有物,吐不出,咽不入,饮食减少,并可服,不拘时。

宽膈丸

治气不升降,胸膈结痞。

木香 京三棱 青皮各半两 半夏三两,汤洗七次 大腹子一分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食后米汤下二三十丸。

栝蒌实丸

治胸中痛彻背,喘急妨闷。

栝蒌实别研 枳壳去瓤,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 桔梗去芦,麸炒,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淡姜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