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评论(第21卷·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实务界和监管部门永恒的主题,其中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方面。 IFRS(2018)指出,当前的财务报告存在两类问题:一是不具有相似特征的项目被分类在一起;二是一些重大项目被归类为其他项目,没有做进一步细化分解。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IFRS(2018)指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项举措是在财务报表列报中引入综合和分项原则,即在财务报表中根据不同的特征(如性质、功能、度量基础、持续性等)对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列示和分项列示。因此,解决上述第二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分项列示,也就是针对财务报表项目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列示。

为了增强利润表信息的可理解性,我国会计监管部门积极改进利润表格式,2019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要求在利润表中新增“研发费用”科目,该项目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以及“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这意味着,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由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转变为单独列示。根据IFRS(2018)的界定,变化前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属于综合列示,变化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属于分项列示。上述研发费用列示形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以往会计领域和相关研究发现,综合列示会产生信息稀疏问题( Demski, 1973;Hirst et al.,2007;CFA,2007)。具体而言,综合列示会造成细节信息缺失、整体信息模糊,从而影响信息的明晰度。 Demski( 1973)运用会计选择模型说明信息的综合列示会隐藏有用的信息,阻碍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使用。Hirtst et al. (2007)的研究发现,当信息综合列示时,投资者能够获得盈余预测的总和值,但是无法获得诸如预测收入、预测费用等的详细信息,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为了解决综合列示的上述问题,分项列示信息可能是一个有效方法。

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的列示形式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由于个体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很小的形式上的变化,比如突出信息,就可以缓解个体的记忆压力和注意压力,并会导致个体增加对突出信息的加工和使用( Kleinmuntz and Schkade,1993) 。该理论还认为,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个体往往会更注意那些明确列示的信息和观点,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 Slovic,1972)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还认为,增加一条信息的显著性,会引起个体对信息的注意并促使其对信息进行额外加工( Haynes and Kachelmeier 1998;Reed,2004)。 Maines and McDaniel (2000) 基于心理学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个体易于进行信息加工的框架,认为单独列示和有明确标签的会计信息更容易加工。它通过使信息更加突出,既能够传递信息重要的信号,又可以降低信息加工的成本。因此,突出和明晰的信息更可能被信息使用者使用以及用于做出判断和决策。

此外,分项披露信息之所以具有更高的明晰度,源于相对于综合列示,分项列示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更清楚地披露了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Hirst et al.,2007;IFRS,2018),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掌握信息,并据此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 CFA(2007)指出,在套期会计中,只有当信息分项列示时,投资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对冲风险,此时投资者更能够判断所使用的对冲工具或者对冲策略的有效性。 IFRS(2018)也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分项列示将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与不同的实体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提升了信息的明晰程度,方便使用者区分使用不同假设的会计科目,有助于使用者做出更好的预测。

在本文的研究背景下,改变前的利润表将研发费用与管理费用合并列入“管理费用”项目,是一种综合列示方式;改变后的利润表将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属于分项列示方式。基于前述的理论和文献,改变后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研发费用信息更突出、更明晰,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信息加工,进而投资者更可能使用这一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因此,与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列示相比,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更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研发费用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Hirshleifer et al.,2013;周亚虹等,2012;张学勇等,2017),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研发费用金额大小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一般而言,高研发费用(金额)意味着研发投入较多,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会比较大;反之,低研发费用(金额)则意味着研发投入较少,企业未来发展潜力也会比较小。因此,高研发费用的企业对投资者可能更有吸引力。

基于以上分析,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信息更突出、更明晰,易于区分金额大小。因此,在高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比较大;在低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比较小。而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综合列示的情况下,投资者缺乏有关研发费用的明确信息,无法区分研发费用金额大小。因此,无论研发费用高还是低,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很可能没有差别,且不太可能过大或过小,可能会介于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两种情况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 在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下,研发费用高比研发费用低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大。

假设1b 当研发费用高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比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大。

假设1c 当研发费用低时,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比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项目时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可能更小。

基于上文的心理学文献,突出、显著和单独、有明确标签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个体的注意并促使其对信息进行额外加工( Kleinmuntz and Schkade, 1993;Haynes and Kachelmeier 1998;Reed,2004),而突出、显著和单独、有明确标签等形式都使得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清晰,易于个体对信息的了解和判断。信息的综合列示与分项列示研究发现,综合列示会隐藏有用的信息,影响信息的明晰度,阻碍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使用( Demski,1973);而分项列示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更清楚地披露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使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分项披露信息具有更高的信息明晰度( Hirst et al.,2007;IFRS,2018)。 Clor-Proell et al. ( 2019)也发现,分项列示提升了投资者感知的盈余预测清晰度。而信息越明晰,投资者赋予其权重就越大( Hirshleifer and Teoh,2003),投资者也就越容易据此进行投资判断。在本文的背景下,研发费用并入管理费用,属于综合列示,此种列示方式下的研发费用缺乏突出性和明晰性,投资者很难识别。而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属于分项列示,能突出研发费用项目,使得研发费用项目非常明晰,投资者很容易了解研发费用的使用情况。

由于研发费用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Hirshleifer et al.,2013;周亚虹等, 2012;张学勇等,2017),一般认为,研发费用高意味着研发投入比较多,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大;研发费用低则意味着研发投入比较少,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小。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单独列示的情况下,由于研发费用列示清晰,投资者比较容易识别研发费用的高低,据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判断,并最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即判断的投资吸引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中介关系假设:

假设2 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和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依次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如图1所示。

图1 中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