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的皇帝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贾南风喝金屑酒中毒

两晋时期,那个崇尚仙道的朝廷,仿佛为道家方士们开了个“天时”。说白了,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统治阶层腐败得一塌糊涂。

大家都知道,魏晋时期掌权的是那些从东汉的世家大族里蹦出来的门阀士族,他们不仅在经济上享有特权,在政治上独占鳌头,生活上更是奢侈淫逸,而精神上却空虚得很。

可想而知,这样的腐朽体制不仅让世家大族成了社会的寄生虫,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了各种动荡。宫廷政变、八王之乱、流民起义、五胡乱华,乱象丛生,甚至最终东晋的小朝廷也因为孙恩起义而崩塌。

这个满是战乱、贫困和死亡恐怖的时代,成了神仙方术滋生和泛滥的温床。普通百姓遭受战火和疾苦,心灵饱受创伤,于是他们寄希望于神仙宗教,祈福消灾,盼望来一场大治太平。而对于那些掌权的贵族和士族,他们自己在权力斗争和残酷的宫廷内斗中,常常朝不保夕,心头乌云密布,焦虑、恐惧、绝望笼罩在每个人心上。整个社会都在哀叹生命短暂,盛世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欢乐少得可怜,悲苦才是常态。于是,人们开始探寻生死命运的奥秘,士大夫们更加渴望长生不死、超脱轮回。

而此时,道教的神仙方术正好迎合了这个需求。那些方士们自诩能通过修炼延年益寿、羽化升天,成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神仙。他们采药炼丹,修身养性,清心寡欲,过着超脱世俗的日子。这种理想生活,正是魏晋名士们所向往的。他们谈玄论道,讲佛论仙,甚至连养生之道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嵇康,他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常常修身养性,练琴吟咏,一心向道,觉得修道之人如同自然一般,不是通过学习能得来的,而是“天赋”的。他甚至亲自上山采药,遇到道士孙登一起游历了三年,最后自愧不如。

这种追求长生不老、与世隔绝的风气,在东晋以后愈演愈烈,炼丹活动更加蓬勃,甚至连晋朝的皇帝皇后们也开始迷信这类奇妙的方术。传说中,他们在金屑酒的引导下,尝试用黄金来延长寿命。

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屑酒”。这个金黄的液体,一开始是根据一些方士的理论制造出来的,理论说得好:“金性不败,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帝王们满心期待,信誓旦旦地以为金屑酒能够让自己延年益寿。可是,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那时候,晋朝的皇帝和贵族们纷纷开始用黄金磨成粉末,加入酒中饮用,取名“金屑酒”,宣称能让他们延年益寿。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就拿晋朝的贾皇后来说吧,她是一位生活奢靡、荒淫无度的女人。她不仅在宫里养着情人,居然还经常与这些情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方士们带来了“金屑酒”,她满心期待这瓶长生不老药能够让自己永葆青春。她信以为真,喝下了金屑酒,谁料到,这酒竟然成了她的催命符——不久之后,贾皇后就死于中毒。她原本渴望不老的容颜,却最终换来了死亡的阴影。

这类荒唐的故事并不是个例。晋朝的帝王们都对金屑酒抱有极大的信心,以为它能让他们“长生不死”。然而,事实却是,“金屑酒”不仅没有延年益寿,反而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晋哀帝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服用了长生药而死的皇帝。据《晋书》记载,晋哀帝痴迷黄老之术,断谷以养生,甚至服用了大量的“长生药”,结果中毒而死,丧命于这种迷信的药物。这一史实,正史《晋书》中有详细记载,足见其可信度。

晋朝的简文帝,有个特别的信仰,他特别迷信道家方术,甚至依靠方士的帮助,求得了皇嗣。关于这段故事,史书上有几种不同的版本,今天我们来听一听。

有一种说法,说简文帝求子,是因为信任了清水道师王濮阳。这个王道师,可不是普通的方士,他可是当时五斗米道的高人。有人说,简文帝曾亲自拜王濮阳为师,这段故事甚至在《比丘尼传》里都记得清清楚楚。王濮阳是专门为人祈子的人,身手一流。传说有一次,王道师深夜在简文帝的宫殿中祈祷,夜半时分,突然从西南方冒出一缕黄气,直直地落入房内。那一夜,李太后就怀上了孝武帝。真是神奇!看起来,简文帝能有继承人,这和王道师的“冥力”分不开啊。

另一种说法则有些不同,说是宫中的相士发现了“人选”。那时,简文帝的三子全夭折,世子也被废除了。宫中的女人们已经十多年没有怀上孩子了,简文帝急得不行,于是他找了道士扈谦、许迈求教,但还是没能如愿。直到有一天,宫中相士看到李陵容——后来的李太后,她与众不同,形貌出众,立刻推荐给了简文帝。简文帝听从了建议,召李陵容常伴左右,最终,她生下了孝武帝和其弟司马道子。

再有一种说法,说简文帝的求子之事,离不开道士杨羲和许谧的帮助。这两位道士是名门正派,他们曾向简文帝传授过一套求嗣的法术。据说,杨羲当时是简文帝在会稽王府的舍人,而他与许家父子关系深厚。根据《真诰》记载,这些道士给简文帝传授的求嗣之法,效果显著,李太后怀孕就发生在那一夜。

尽管几种说法细节有所不同,但其中的共同点却很明显——简文帝的嗣子,背后离不开这些道士们的“努力”。而当孝武帝和他的弟弟司马道子登基后,故事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这两兄弟出生时就自带神秘色彩,他们的生活奢华无度,政治腐败,甚至开始迷信佛道。

特别是孝武帝,他晚年过得可真是堕落,沉迷酒色,每到夜晚都大喝特喝,几乎整夜未眠。他常常举杯感慨:“自古万岁天子有几人?”似乎是在借酒发泄自己求长生却始终无法如愿的悲哀。而司马道子,也未曾做出什么高尚的事,沉迷于女尼、女道,堕落至极。

说到这些道士,他们可不简单。比如杨羲,号称直接从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那里得道。魏华存的故事就更传奇了,她是西晋司徒晋舒的女儿,年纪轻轻便迷上了道教,常常服用长生不老的药物。后来,她甚至吞下仙丹,飞升成仙,受到了天界众神的教导。而杨羲,就是在她的指导下,学到了这门求嗣的“绝技”。至于许谧和许翙,这父子俩可是道家世家,背后有着深厚的道教传承。

有趣的是,许迈虽然专心修道,但他和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羲之除了以书法名扬四海,还热衷修道,他和许迈一起在山林中寻找长生药,一起修炼,寻求仙道。王羲之的家族也深受道教影响,甚至他的儿子们也都信奉道教。有个故事说,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信道信得太深,最后居然因“大道”而死,这可真是让人咋舌。

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士族,几乎都迷上了道家思想,炼丹、修道成了他们的“时尚”。尤其是葛洪,他的炼丹术在东晋时期堪称顶级,堪称当时的“仙道大师”。可以说,晋朝的上层社会,活生生的就是一幅信道修仙的画卷。而这一切,也为一位名震后世的大炼丹家——葛洪的出现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