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渔村,全村集体创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领导好,我叫陈海浪

鲤城的九月,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班车特别拥挤,有带鸡鸭的,也有拎着一大袋鱼干的,甚至还有抱着一大缸咸菜的,各种味道混在小小的车厢里,那叫一个酸爽。

没抢到座位的陈海浪只能站着,可却完全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个年代的三只手真的特别多,且技术也很好。

他口袋里有好多张大团结,还有一只大金表,要是给偷了,估计他说什么,老同学张程程也不会信。

坐了大概半小时,班车总算到鲤城客运站,可他才刚下车,就有乘客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他随身携带的那个包,被划了个大口子。

“哪个混蛋把我的钱和介绍信给偷走了,真的是死爹死妈的畜生啊。”

陈海浪同情看了他一眼,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特别多,还有儿童妇女被拐,比比皆是。

他们村,有个外号叫“老猪”的光棍,就不知从哪里买了个女人回来。

刚开始,也是各种闹,甚至都得关起来,可现在已经认命,觉得沿海不错,就没有再想着回去。

而让陈海浪惊讶的是,这个被偷东西的人,非常熟练地在客运站乞讨起来。

“求大家帮帮我。”

同一辆班车的,还真有人过去给了他几毛钱,甚至还有人给了他一块钱。

可这人似乎觉得这些钱太少了,哭得更加凄惨了:“我被偷了五十多块,都是用来救命的钱......我娘马上就要动手术。”

陈海叹气了声,转身离开了客运站,这年头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鲤城不是很大,由于没带啥东西,陈海浪直接走到了外贸局门口。

按理来说,应该跟《繁花》的剧情一样,外贸局门口应该人山人海才对。

可他们这里的外贸局,门可罗雀不说,大门还是常闭的,就只有几个人进出,且还得经过传达室大爷同意。

外贸生意有这么差吗?

陈海浪来到传达室门口,咧嘴微笑道:“大爷,能不能帮我喊一下张程程。”

问的同时,陈海浪顺手递了包良友香烟过去,见到是进口烟后,大爷也是没有客气,直接就给收了下来。

大爷眉开眼笑道:“小同志,你叫啥名字,跟张程程是什么关系。”

两世为人的经验告诉陈海浪,自己要想长期做外贸生意,跟看门的传达室大爷一定要搞好关系,说不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叫陈海浪,是张程程的同学,有个比较重要的东西,要亲自交到她手上。”

“陈海浪......”

传达室大爷沉吟了会,随后想了起来:“是你啊,程程先前有跟我提过你……可今天程程好像在开会,你估计要等一会。”

“这样吧,你先填个访客单,外面太阳也很晒,我先带你去接待室,等程程有空了,我就让她去接待室找你。”

“好嘞,谢谢大爷。”

这包烟的效果还真立竿见影的,这大热天的,要是让他在外面等,真会被烤成人干。

在大爷的带领下,陈海浪来到了接待室,没想到接待室还不错,居然还有真皮沙发。

墙上还有还有一片荣誉墙,可能外贸局刚成立不久的缘故,并没有多少荣誉。

都是一些领导跟华侨合影、还有跟他们签署合作项目的照片。

在这堵墙上,陈海浪还看到了跟岸兜村第一皮塑厂有关的报纸报道,这可是某踏品牌的前身啊。

而就在此时,陈海浪听到一群人聊天的声音,紧接着,接待室就来了好几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

一看就是领导打扮,走在最前面那位,陈海浪还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虽然是副职,可却分管财政,外贸和打私工作。

至于后面几位,这间接待室的荣誉墙上,全都是他们的照片,是这个外贸局的主要领导。

见这些领导来了后,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陈海浪打算默不作声离开。

可没想,最前面那位领导摸了摸口袋,突然说道:“张局长,你们身上有没有带火。”

“没有啊,我去办公室拿。”

可能是烟瘾犯了的缘故,这位领导居然直接朝他问道:“小同志,你身上有没有火啊。”

听到这话后,陈海浪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从口袋里翻出了一只金属打火机出来。

可看到这只打火机,这位领导却愣住了几秒钟,用完打火机后,领导不禁问道:“你这打火机哪里买的,多少钱啊。”

陈海浪愣了下,这才想起来,这年头国内都还没开始生产打火机,所有的打火机全都是舶来货。

他这个是在旧衣街那边买的,具体什么牌子,陈海浪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从日本那边过来的。

“街上买的,差不多要二十。”

领导有些惊讶:“这么小的东西居然要二十,都可以换二十斤猪肉了,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打量了几眼打火机后,领导随后对身后另外一位中年人说道:“张局长,我觉得这东西不错,完全可以替代火柴盒,就是价格贵了点,咱们自己生产的话,能不能把价格打下来吗?”

身后的张局长回道:“先前我们也有想过,可生产打火机并不简单,这些气体,还有打火石,全都得依靠进口。”

“我们生产不出来吗。”

“目前,咱们国内还没有这个工艺。”

这位领导把打火机还给他时,居然心血来潮跟他聊了起来:“小同志,你是这里的员工吗?”

还没等陈海浪回答,后面的张局长便说道:“这人不是我们局的,可能是来走亲戚的。”

“不是你们局的啊,那就更好了,刚好有些事情可以问问他,小同志,你是干哪一行的?”

陈海浪发现这位领导似乎对他颇感兴趣,同时他也能明显感受到,后面那几位外贸局的领导们,恨不得他赶紧原地消失的那种。

陈海浪本来打算说修表的,可转念一想,既然都碰上领导了,干脆就大胆一点。

“领导,我是做外贸的。”

张局长他们脸色那叫一个黑,他们外贸局因为业绩差的缘故,已经连续挨批好几个月了。

果然怕什么就来什么,领导笑着问道:“刚好我想了解下你们鲤城的外贸情况,可以跟我讲讲,你们这的外贸生意好做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张局长真的很想赶人,他已经跟领导解释半天,并不是他们外贸局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走私横行的缘故,导致他们外贸工作难以展开。

希望这年轻人有点眼力劲,不要在那里瞎说,给他们外贸局增加负担。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陈海浪接下来的回答,让他们都很是吃惊。

“困难还是有的,我们这里华侨比较多,很多华侨都很想把东西运过来,给我们加工。

可现阶段,有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生产设备不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很难达到对方的要求。

还有呢,我们这免税交易情况比较严重,相比起脚踏实地,大家似乎更喜欢拼一把。

......

虽然现在外贸不好做,可在张局长和丁科长的带领下,我们这些搞外贸的,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未来几年里,我们肯定会把产品质量给提上去,争取将华侨之乡的优势最大化,争取为国家创收创汇。”

陈海浪侃侃而谈好几分钟,大家听完后,全都,面面相觑起来。

那位爱抽烟的领导,皱眉不解道:“张局长,这人该不会也是你给我下的套吧。”

“这个真不是,我见都没见过他。”

领导将最后一口烟抽完,随后笑道:“看到没有,这位小同志的觉悟都比你们高,你们这是著名的侨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把老一辈下南洋敢闯敢拼精神发扬起来。”

后面几个人,不停点着头:“明白了,领导。”

而就在这时,一位秘书打扮的中年人小跑了过来:“领导,我们得走了,鹭岛那边来电话说,香港客人已经在宾馆等我们了。”

“好,那我们出发吧。”

当领导离开时,笑着问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陈海浪挠着头:“领导,我叫陈海浪,海边的海,波浪的浪。”

领导愣了下,转身对着张局长说道:“这位小同志挺不错的,你们外贸局要跟沪城好好学一学,要懂得把门打开,像海浪这样的年轻人,觉悟高,思路也比较活,要多给他们机会知道没有。”

“知道了。”

这位领导说完这句话后,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离开接待室,到院子里坐上了一辆考斯特面包车。

此时此刻,院子里有不少人,张程程她就在人群里,他们是专门来送领导的。

当她看到陈海浪跟在领导身后走出来时,张程程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

------

(差不多要到85年以后,才会有那种塑料壳打火机,现在打火机都是金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