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起看遍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

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这片土地山脉广布、江河纵横。这片土地上的创造,也是如此深厚、如此多样。

地上、地下、水下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和可移动文物108154907件(套),它们共同见证了我们的华夏文明史诗。[1]

1 万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南方驯化了水稻,之后又在北方驯化了粟、黍。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我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采集,开始了彻底的变革,人们称之为“农业革命”。农业为之后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我们的创造加速发展,建设农田、村镇、城市,造物的类型、数量都越来越多。[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72万处,是我们的伟大创造;总长达21196.18千米的长城,历经两千年战与和,诉说四万里家与国,是我们的伟大创造;总长3166千米的中国大运河,全球开凿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是我们的伟大创造;总面积超过5亿亩的梯田,让漫山皆云梯,是我们的伟大创造;两端直线长度相当于赤道1/4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梯航万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我们和东西方众多文明共同的伟大创造……

它们是如此重要!

正因为这些伟大创造,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正因为这些伟大创造,这片土地才成为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才成为中国人。我们创造了文明,文明也定义了我们

更幸运的是,这些宏大的文明遗迹至今都在大地之上,历历在目。它们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所以,又一个3年!《这里是中国3》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从上一本书开始,采用三大时间尺度讲述中国地理,分别是:6500万年以来的中国,探索极致的华夏山水;1万年以来的中国,讲述农业起源后灿烂的中华文明;100年以来的中国,记录巨变的现代中国。这本,便是讲述1万年以来的中国。

但是,讲述中华文明的角度是如此丰富,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思路,选择其中不足万分之一的篇目,呈现给大家。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四个部分:

1 起源:早期,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蒙昧时,良渚、二里头、三星堆等在各地陆续崛起。就像黑暗中的火柴,不断点燃又熄灭。

2 生长:后来,越来越多的村镇、城池在各地兴起,像长安、南京、丽江等,在华夏大地上,它们就像持续燃烧的灯火,照耀千年。

3 互动: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的交流互动非常频繁,包括长城、大运河、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大地上,画出了一条条闪亮的动脉,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让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创造:这是中国更加繁多的物质文明创造史,它们如同沧海遗珠,弥足珍贵,包括民居、梯田、古塔、兵马俑、圆明园等。

所以,我们期望通过这本书,与读者一起看遍这些伟大遗产,一起看遍中华文明的伟大造物。也希望这本书的读者,翻开一页,就是千百年;翻开一页,就能看到无数先民的智慧。

此外,这次将同样带给你极致的视觉体验。上百位摄影师和机构的421幅摄影作品,带你走进中华文明的现场,看见中华文明之美。星球研究所设计师和地图师精心准备的75幅可视化制图,尤其是5张长拉页,将为大家展现一幅幅文明的画卷和最有想象力的文明创造。

请和我们一起继续那个梦想: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

…………

这里的我们,也包括你。

星球研究所所长
耿华军
name3
2024年6月5日

故宫体仁阁和中国尊,中华文明在古今交融中延续、生生不息/摄影 张林

[1] 上述数据包括了部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但以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居多。

[2]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阶段: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也就是说,在约一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基础;距今五千年前后,以各地“古国”社会形成、“最初的中国”形成和良渚文化构建早期国家为标志,中华文明形成。因而本书中的华夏文明史诗,是指从约一万年前农业起源到进入文明阶段的历史,包括了文明起源前的积累阶段,并非单指文明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