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汇编(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权力场》

作者姓名:霍存福

出版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年

获奖情况:吉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一 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本书共分为三篇。皇帝篇两章,躬亲庶务型与委任责成型、操术任使型与推诚委任型;宰相篇三章,宰相的地位、职分和权力,为相之道,相相关系;官吏篇三章,长吏躬亲型与委务僚佐型、温和感化型与严厉督责型、拘执法吏型与弘通儒吏型。

先秦诸子无一例外地褒扬君主委任责成而反对事必躬亲,皇帝主权与宰相制度分别是君主事必躬亲和委任责成的制度基础;操术任使是法家推崇的权力方法、手段,儒家更赞赏推诚委任。辅佐君主是宰相为相之道内容之一,体现了佐助与限制双重要求,因为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是共生体,是支撑专制制度的两个轮子;为相之道内容之二,宰相总领百官,重点在委务百官,选用贤才。官署中的长吏躬亲、委务僚佐是从君相关系中挪移借来的形式;长吏躬亲或使权力触角延长,或使权力独揽;委务僚佐存在权力分解,并以授权表示为必要条件。温和感化有推功揽罪、不罚示恩、薄罚示辱、推善调解等具体方法;严厉督责则以明察、用术为特征,并以制度赋予的杖罚权力为保障。拘执法吏是法家法治精神的产物,弘通儒吏是儒家对法吏的改造,中间以黄老的清静无为作过渡,反映了各家思想先后用世的治术经历,体现了正、反、合的辨证发展过程。

二 主要创新和学术影响

本书突破了以往权力配置等制度层面的条文的、表面的、静态的研究方式,而代之以权力行使过程中功能的、深层的、动态的研究;树立了权力行使的规律与规则概念,客观地描述了以权力行使类型理论作为“软规则”对各类领导者的引导、制约、影响作用;刻意从技术操作上对权力行使规范问题进行研究,使其具有科学形态;将权力置于互动的“场”中来认识,提出了权力行使的“场定律”、“场效应”和“权力行使三规则”等概念。大陆、台湾学者都对本书给予高度学术评价。其关注行使权力的合理、技术乃至艺术性的层面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