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谚分类校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本编

重农

不种庄稼不得成,三寸喉咙不饶人。(《集成》)

春上人哄地,秋天地哄人。〔兰州〕(《甘肃选辑》)

春天人哄地,秋天地哄人。(《定西农谚》)

大地上虽出结籽的植物不少,但能当粮食的也只有五谷类。〔甘南〕(《集成》)

地种三年亲如母[1](《谚海》)

多种一垧田,强如货郎跑半年。〔甘南〕(《甘肃选辑》)

二月里人哄地,八月里地哄人。〔张掖〕(《甘肃选辑》《谚海》)

二月人哄地,八月地哄人。〔天水〕(《集成》)

工不枉费,地不哄人。〔天水〕(《甘肃选辑》《中国农谚》《谚海》)

工不枉费,地不瞒人。(《中国农谚》《谚海》)

及时种上一驾田,金行买卖跑半年。(《定西农谚》)

家里种成一亩田,强比外头跑半年。〔平凉〕(《集成》)

家有千万,长毛的不算。〔武山〕(《集成》)

紧手的庄稼,消停的买卖。(《集成》)

谨慎的庄稼,信誉的生意。(《集成》)

精细的庄稼,耍笑的买卖。(《酒泉农谚》《甘肃选辑》)

看天看人看庄稼。(《谚海》)

苦干不如巧干,迟干不如早干。(《集成》)

老百姓不种地,当官的断了气。(《集成》)

离土不离乡,务农又经商。(《谚语集》)

粮食宝中宝,顿顿[2]离不了。(《集成》)

粮食[3]宝中宝,人人离不了。(《集成》)

粮食是宝中宝,爱惜它了好上好。〔定西〕(《甘肃选辑》)

粮食一颗颗上石,钱是一个个上串,穿衣吃饭,离不了会算。(《谚海》)

没有手里老棒[4],饿死城里皇上。(《集成》)

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集成》)

你哄地,地哄你,哄来哄去哄自己。(《集成》)

农不离地,商不离市。(《定西农谚》)

农夫不努力,饿死州间人。(《集成》)

农活有百样,都要讲质量。〔华亭〕(《集成》)

农人爱粮,娃娃爱娘。〔武威〕(《集成》)

农人不种田,城里断炊烟。(《集成》)

农人不种田,世上无人烟。〔灵台〕(《集成》)

农人有三忌:一忌哄工夫,二忌哄牲口,三忌哄地皮。〔渭源〕(《集成》)

农是百行本。(《谚海》)

农业社里冬不闲,集体副业要上战,积肥送粪争模范。(《泾川汇集》)

农业是个牛百叶。(《定西农谚》)

农业兴,百业兴,粮食不收断了根[5](《集成》)

七十二行,庄稼为强[6]〔甘南〕(《甘肃选辑》《集成》)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定西农谚》)

七十二行花买卖,不如农民翻土盖。〔陇南〕(《集成》)

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地里打土块。〔张掖〕(《甘肃选辑》)

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家里[7]翻土块。(《甘肃选辑》《集成》)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庄稼人打土块。〔临夏〕(《甘肃选辑》)

人不顾地,地不顾人。(《定西汇编》)

人不哄地,地不哄人。〔定西〕(《甘肃选辑》《中国农谚》)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甘肃选辑》《定西汇编》)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山丹汇集》《定西农谚》)

人哄地,长着草;地哄人,吃不饱。〔天水〕(《甘肃选辑》)

人哄地,地哄人,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白银民谚集》)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张氏农谚》《宁县汇集》《静宁农谚志》《山丹汇集》《泾川汇集》《甘肃选辑》《会宁汇集》《甘肃农谚集》《中国农谚》《谚语集》《定西农谚》)

人哄地一寸,地哄人一斗。〔张掖〕(《甘肃选辑》)

人哄地一晌,地哄人一年。〔平凉〕(《甘肃选辑》《甘肃农谚集》《中国农谚》)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山丹汇集》《庆阳汇集》《泾川汇集》《甘肃选辑》《中国农谚》《谚语集》《定西农谚》《集成》)

人哄地一天,地哄人一年。(《岷县农谚选》《宁县汇集》《会宁汇集》《平凉气候谚》《平凉汇集》《中国农谚》)

人哄庄稼一天,地哄庄稼一年。(《静宁农谚志》)

人哄庄稼一天,庄稼哄人一年。(《新农谚》《山丹汇集》)

人唬弄地,地唬弄人。(《谚海》)

人靠地,地养人。(《谚海》)

人靠地养,地靠人养。(《中国农谚》)

人养地,地养人。(《泾川汇集》《定西农谚》)

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埋着聚宝盆。(《集成》)

三百六十行,种地第一行。(《集成》)

三百六十行,庄家行为王。(《集成》)

三年能学个好秀才,十年学不会庄稼汉。(《定西农谚》)

三年能学买卖人,十年学不出庄稼人。〔张掖〕(《甘肃选辑》)

三年能中文武举,十年考不上个田秀才。〔兰州〕(《集成》)

三年能做个买卖人,做不了庄稼人。(《酒泉农谚》)

三年学会买卖人,十年学不会庄稼汉。〔甘南〕(《甘肃选辑》)

三年学下个匠人哩,一辈子学不下个庄稼汉。〔临夏〕(《集成》)

生意不如手艺,手艺不如种地。(《集成》)

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平凉〕(《集成》)

生意人不说实话,庄稼人没有谎言。〔临泽〕(《集成》)

生意实不得,庄稼虚不得。(《集成》)

十年学个买卖人,一辈子学不好个庄稼汉。(《集成》)

十年学个探花,十年不精庄稼。〔正宁〕(《集成》)

十年学个秀才,十年学不下个庄稼汉。〔永昌〕(《集成》)

耍笑[8]的买卖,谨慎的庄稼。〔武山〕(《集成》)

耍笑的买卖,务实的庄稼。〔武山〕(《集成》)

天下耕读为本。〔永登〕(《集成》)

土地是根本,土能生万物。(《谚语集》)

无粮自乱。(《集成》)

相公[9]好当,农艺难学。(《集成》)

养儿方知爹娘苦,种田方晓吃饭难。(《集成》)

一辈子学不下个庄稼人。(《谚语集》)

一年不务农,十年跟不上人。(《集成》)

一年学成个买卖人,十年学不成庄稼人。〔临夏〕(《甘肃选辑》)

一年学个泥水匠,三年学不下一个庄稼汉。(《定西农谚》)

只有百年农庄,没有百年官宦。(《集成》)

种地钱,万万年;做工钱,后代延;生意钱,眼面前。(《谚海》)

种田钱,万万年;买卖钱,三十年;赌博钱,一阵烟。(《集成》)

种田种田,越种越甜。(《集成》)

珠宝非宝,五谷为宝。(《集成》)

抓钱不忘粮,有粮心不慌。〔金塔〕(《集成》)

庄稼汉,全靠自己干。(《集成》)

庄稼无假戏无真。〔永昌〕(《集成》)

庄稼像个牛百叶。(《定西农谚》)

庄稼庄稼,一点不能作假。〔张掖〕(《甘肃选辑》)

做官富眼前,种田万万年。(《集成》)


[1] 母:又作“娘”。

[2] 顿顿:又作“一日”。

[3] 食:又作“是”。

[4] 老棒:原注指农业工具,泛指庄稼人。

[5] 断了根:又作“断百行”。

[6] 强:《集成》作“上”。

[7] 家里:《集成》〔酒泉〕作“家乡”。

[8] 耍笑:又作“消停”。

[9] 相公:原注指铺面站柜台售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