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研究(第4卷/2019年第3期/总第9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重点、案例、风险及对策建议

史小今

【内容提要】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从2013年提出至今已有6年时间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认真总结中巴能源合作的经验,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风险,研究应对方案,一方面有助于推进中巴之间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一带一路”其他项目的推进提供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中巴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风险 应对方案

【作者简介】史小今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问题、国际政治问题、难民问题。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自2013年5月提出,至今已走过6年。6年以来,在两国政府、智库、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绩斐然。以能源合作为代表,截至2017年底,中巴经济走廊投入商业运行及在建能源合作项目共11项,总装机容量为6910MW,其中达沃风电(装机容量为50MW)、萨察尔风电(装机容量为50WM)、Quaid-Azam 1000M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400MW)、萨希瓦尔燃煤电站(装机容量为1320MW)、UEP风电(装机容量为100MW)均已投入商业运行[1]

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破解了常年困扰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困局。2015年前,巴基斯坦全国范围内停电现象严重,即使是在首都伊斯兰堡地区,在夏季用电高峰,每天平均停电时间亦达到12个小时。巨大的电力供应缺口极大地制约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而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批能源项目相继投产,巴国内电网供电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全国日停电时间平均减少2~4个小时。目前,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板块。然而,6年来,中巴能源合作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如不能很好应对,则有可能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一带一路”其他建设项目具有示范作用,认真总结中巴能源合作的经验,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风险,研究应对方案,一方面有助于推进中巴之间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一带一路”其他项目的推进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