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汉:从黄巾军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山海图志

“吼……”

低沉的吼声在尸犬的喉间回荡。

此时,这头恐怖的异兽刚刚完成进食,猩红的血液正从它的嘴边滴落,看上去极为瘆人。

而令李衡感到有些不解的是,这头尸犬在看到自己靠近的时候,居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伏在地面上,一副戒备的模样。

寒风中,李衡双目死死地盯着尸犬,随后缓缓地拉开了弓弦,准备将手中的最后一支利箭射出。

虽然这头尸犬极其危险凶猛,但由于它之前已经被吴宏和另一名汉军斥候打伤。

再加上自己杀死吴宏后,实力有了一定提升,所以李衡还是有信心对付它的。

然而,就在李衡打算松开弓弦的时候,这头尸犬突然趴在了地上,身后毛茸茸的尾巴不断摇摆,嘴中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下轮到李衡愣住了。

此时的这条尸犬哪还有一头凶兽的样子,反倒像是一条摇尾乞怜的家犬……

但他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眼前这幅场景。

【你的饕餮血脉已对尸犬产生压制!

你已收服尸犬!

异兽名称:尸犬。

介绍:常出没于阴气聚集之地,能感知邪祟死物,性烈,有獠牙,喜食腐肉。

品阶:九品中等。】

【《山海图志》已激活

《人物卷》:目前已收集一人英魂——汉军吴弘

《山海卷》:目前尚未控制任何州郡(无/十三州)

《异兽卷》:目前已杀死或收服一种异兽——尸犬

《古物卷》: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古物

《序列卷》:目前已掌握一种序列——饕餮序列

注:以上各卷达到一定阶段后,可获得相应奖励。】

看着在脑海中突然出现的那卷古朴竹简,李衡再一次陷入了震惊。

原来这份竹简的真正名称叫做《山海图志》,而所谓的“饕餮序列”居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难道说……自己还能获得其他的序列称号?

但如果可以的话,又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呢?

此时的李衡心中充满了疑惑。

而且除了“序列卷”之外,《山海图志》还包括了“人物卷”、“山海卷”、“异兽卷”和“古物卷”……

这些陌生的词汇不禁让他感到一头雾水。

其中的《人物卷》和《异兽卷》倒还好理解,应该只需要杀死或降服相应的对象,就能提升进度,并获得相应奖励。

那《山海卷》和《古物卷》呢?

不会真的要让自己去掌控各州郡,或者是去盗墓吧……

不过虽然还有诸多不解,但《山海图志》的出现倒也给了李衡一个明确的目标。

此刻的李衡很想知道,如果他将来真的把这卷《山海图志》填满了,那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这不可能!你别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那名脸颊消瘦的汉军斥候已经爬了起来。

他强忍着失血带来的虚弱,双手紧握着环首刀,对准了缓步走来的李衡。

此时,这名汉军斥候的脸上充满了惊恐的神色,视线不断地在李衡和尸犬之间移转。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名看起来还有些稚嫩青涩的黄巾军士兵能够看穿自己几人的伪装……

他更不明白,那头凶残可怕的异犬为什么不会对这名黄巾军士兵发起攻击……

李衡看了一眼身边蹲坐在地上,不断摇着尾巴的尸犬,心里略微安定了一下。

而后才把目光投向了那名仅存的汉军斥候:

“把刀放下吧,你现在不是我的对手。”

李衡一边说着,一边朝对方靠近。

在路过吴宏尸体的时候,用脚尖挑起了那杆银头双刃枪,“啪”得一声握在了手里。

汉军斥候似乎还不肯放弃,他双眼朝四周瞟去,脚步缓缓后退:

“你为什么要残害同僚!

我们都是邓茂将军的部下!”

“邓茂将军?”

李衡轻笑了一声,嘴角勾起玩味的笑容,轻挥长枪,指着吴宏的尸体说道:

“但你的头儿可是说,你们都是程远志将军的部下。”

“……”

“妈的!”

汉军斥候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怒骂一声,猛地转身朝马匹跑去!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垂死挣扎。

还没等他跑出几步,李衡脚边的尸犬便嚎叫着扑了上去……

……

冀州,饶阳县。

饶阳县地处冀州中北部,隶属安平郡,人口约为六万人,前任县令为王恪。

王县令举孝廉入仕,掌管此地近八年,虽无功绩,也无大过。

但在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由于他一直不肯归降,这才最终导致城破被杀身亡,家产也被悉数掠夺,妻儿全部被充为奴隶。

其实在起义初期,黄巾军内部的管理要比现在混乱得多。

由于缺乏明晰的军纪纲领,以及善于治理的人才,起义军士们几乎只靠对“太平道”的信仰,和对张角的个人崇拜联系在一起。

在攻破各大城池之后,他们大多只知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

留给当地百姓的也并非“太平”,而是“满目疮痍”……

而这一情况直到一年多前才逐渐缓解。

大贤良师张角眼看情况有些失控,立刻加强了对教众的控制。

除了将控制的区域分为“三十六方”,每一方设置一名“渠帅”之外,他还亲自任命了大大小小几百名“官吏”,称为“大医使”与“小医使”。

据说这些医使都在张角那里学到了“符咒驱疫”的本事。

不仅善于治理领地,还会为百姓治疗各类疾病。

经过近两年的沉淀,被黄巾军控制的地区才逐渐对“太平道”和张角产生了信任。

甚至于一些当地的士族也都纷纷加入了“太平道”,帮助黄巾军治理领地。

不过饶阳县是个意外。

自从上任县令被杀后,这里一直都没有继任者。

县内大小事务也都是由驻扎在这里的黄巾军首领负责。

而随着冀州战事越发激烈,饶阳县的黄巾军也在前段时间倾巢出动,支援被围困的管亥将军。

所以现在的饶阳县几乎是一座空城,只留下了一些老弱守军和几名官府小吏。

“李大人。”

饶阳县官府内,一名头戴黄巾的军士走入大堂,朝着主位上的男子施了一礼:

“按照您的吩咐,我已派了三拨人出去打探消息了,但至今都没有任何一人回来。”

听到对方的话,主位上的男子放下了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随后在微弱的烛光下抬起了头。

光看样貌,此人年岁不大,顶多三十岁左右,眉宇之间和李衡还有几分相像。

他名叫李明义,原颍川人士,是李衡的兄长,自幼熟读经书。

在家族没落之后,他便带着病重的老父,李衡,还有一名妹妹,一起北上流亡,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才在黄巾军控制下的饶阳县扎下根来。

幸运的是,这里的黄巾首领并不在意他们的“罪人身份”,不但接纳了他们成为黄巾教众,甚至还让一位张角亲自任命的“小医使”用符水治好了老父的重病……

自此之后,李明义和李衡二人便改信了张角的“太平道”,并分别成为了官府的一名县属主簿,和黄巾军中的一名伍长。

其实按理说,像李明义这样的“县属主簿”,并没有太多实权,日常工作也只是处理一些文书而已。

但由于饶阳县各个重要的官职都是由黄巾军士担任的,而他们现在又几乎倾巢而出,奔赴前线支援,所以具备一定学识的李明义反倒成为了这里能够“主事”的人。

“衡弟呢?也没有消息?”

李明义眉头紧锁,神情显得十分忧愁。

那名黄巾军士脸色黯淡,摇了摇头。

见状,李明义沉默了,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一样,整个大堂里也弥漫着凝重的气氛。

其实,现在整个饶阳县几乎人人都被绝望的情绪包裹着。

无论是官府诸吏,留守守军,还是城内百姓,都开始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测:

饶阳县……

是不是要被放弃了?

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因为早在两个月前,离饶阳不远的任丘县就是这样被放弃的。

驻守的近千名黄巾军全部撤到了巨鹿,与张角所率主力汇合。

导致任丘县城防空虚,被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占了下来。

而城内的百姓也因大多信奉“太平道”,受到了极为惨烈的处置……

“大人……”

这时候,那名黄巾士兵又开口说道:

“我们要不要提早做一下准备?”

李明义沉默了。

他知道,对方是想让自己尽早带着城内仅存的守军,携带金银细软逃离这里。

毕竟连着三拨人马派出去,都没有任何回应……

就证明了这周围一定存在着汉军!

如果大部队无法及时赶回来,那按照眼下汉军的势头,饶阳县被攻占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包括李明义在内的所有官吏、军士,都不可能活下来。

两年前,汉军左中郎将皇甫嵩,俘杀数万黄巾降卒,用尸骨筑成“京观”的事情可还没有在众人的心中淡去……

“不……”

李明义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们要是弃城了,那乡亲们怎么办?而且即使我们逃了,多半也会撞上汉军……”

李明义叹了口气,神色在灯盏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疲惫:

“让弟兄们关紧城门,多准备一些滚木投石,府库里的粮食也要管控一下。

另外,别再派弟兄们出城了,我们的人也不多了。

希望……

衡弟他们能尽快赶回来吧……”

说完这句话后,李明义仿佛又老了几岁,眼中更是难掩悲伤。

他何尝不想逃离这里。

但是,李明义实在是已经厌倦了逃亡,也实在是不愿见到城内尸横遍野的场景……

更何况,家中还有老父和妹妹。

带上他们逃跑,又能跑得了多远呢?

至于李衡……

其实李明义的心里已经有种预感:

李衡所在的部队,多半是遭遇了不测……

想到这里,李明义不禁有些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脑中不断回想起母亲和族人临终前的样子:

难道……

我们李家真的是难逃灭族的命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