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贼配军到开国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游击战法

孤军无援了!

罗青心里一惊,面上却没带出惊诧,依然保持平静的神色:“副都指挥使在关内还是关外?”

这个问题很重要。

八败之将,除了逃跑就不会别的。

上次狄青率军出关迎战西戎精骑的时候,就是这个怂包软蛋率领步军守关,然后……他随便派人闹腾一下就引发了营啸。

七败之将由此变成了八败之将。

这种货色要是再安排守城……他只能说狄青的脑壳还是太硬了,真不怕死。

“回将军话,副都指挥使也在城外马军营寨……具体执事小的不知,只知种家三百铁骑均被编入马军营属。”

好家伙,狄帅真够狠。

这下是把八败之将的腿给敲折了,没了铁骑保护,还能跑到那里去?

早该如此。

他也是亲身经历过一次战事后才认识道大赵铁骑的厉害之处,有锁子甲保护的铁骑对上只穿皮袄或皮甲的西戎精骑,简直就是一边倒的虐杀。

西戎精骑擅射。

那又如何?

率军冲阵的熊博明被射得跟刺猬似的,卸甲后才发现,绝大部分箭矢都被卡在铁甲叶片间,根本伤不到人。

只有少部分角度刁钻的箭矢才能造成皮肉伤。

整场大战下来,老熊身上又添了两处触及皮肉的伤疤,比他这个跟在身后的主将还少一处,随便处理一下又是条活蹦乱跳的好汉。

罗青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追问些细枝末节。

譬如信使路上有没有遇到刚上路的俘虏和马群?

譬如狄帅合适撤军?

譬如掌心雷和震天雷是否普及装备?

他率军出关已经整整九天,需要把后方的一切信息了解透彻才能判断下一步动作,而不是盲目地听从命令撤军回营。

狄帅在杀虎口关隘前已经摆开阵势。

吸收了上次交战的经验,狄青这次在杀虎口关外依山建立马军营寨的举措不只是以防万一那么简单,还透漏出了个巨大的信号——进攻。

嗯,狄青想着的是进攻。

那么做为先锋大将,罗青就得按照主将的意志来带领三百铁骑发挥出最大的战略价值。

详细问询的同时他也在琢磨着自己的应对之策,心里有了大概计较便停止询问,使唤人手带信使去吃喝休息。

身边留下三个都头,三个副都头,一个虞侯。

“计划有变!”

对属下,罗青没有藏着掖着的想法,直接说明想法:“狄帅在杀虎口关外设了马军营债,肯定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进攻!”

“上次一战,狄帅亲率一千骑冲杀击溃万余西戎精骑,各位都参加过那一战,具体情况就不用我多说了。”

“我认为,狄帅的谋划是利用掌心雷和震天雷的威力,正面击溃此次叩关的西戎精骑。”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军略以配合狄帅正面击溃西戎精骑,干一票更大的买卖,而不是击溃小股西戎精骑。”

“……”

他手里只有三百人,经过上一战的折损和持续驱赶缴获返回杀虎口的人手,现在捏在手里的真实兵力只有二百五十人,战马倒是挺多留了九百。

凭这么点人手,即便有掌心雷和震天雷相助,也无法对上万规模的西戎精骑造成多大的伤亡,跟螳臂当车差不多。

还不如暂时避开西戎精骑主力的锋芒。

绕个圈子。

大大地绕个圈子,悄无声息地跟在叩关的西戎精骑背后,等到了杀虎口两军正式交战之际,他再率二百五十多骑从身后掩杀过去就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将军,奇袭对骑兵无效。”皮勇军听完罗青的想法连连摇头:“您率三百铁骑出征,还需抽调探马四处三十里查探。根据那个西戎国主第七子的供述,此次西戎领兵出征的乃是第一子宁令两岔,率军三万。此人乃是积年大将,率军出征必然探马四处五十里……”

熊博明连连点头:“是极是极。像李昊这样的傻子都知道派探马前出二十里,一军主帅岂有不知之礼?”

王英武沉默点头。

显然,三位都头都不觉得罗青的主意是个好主意。

罗青皱眉思索片刻,计上心来:“没关系,既然偷袭不了,那我们就耍个赖皮,让三万西戎精骑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

“我有个战法,叫做游击战。”

“此战法有十六字箴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从此处到杀虎口关隘,大概有二百里,那么我们就利用这二百里的距离,让宁令两岔感受一下什么叫生不如死。”

“……”

还有这么无耻的战法?

这不就是癞蛤蟆蹦脚面,不伤人,但恶心人马?

不对,也伤人。

十六字箴言里还有句“敌疲我打”。

三位都头、三位副都头和一个将虞侯惊呆了,不约而同地用心记录自家将军的战法解释。

越听越心惊。

越听越好玩。

仗居然还能这么打?

难怪从一开始自家将军就不断搜集战马,不断强调一人三骑配置的优势,原来心里藏了这么利害的战法。

这……学会这招,以后咱也能当主将了。

单独带兵出去,在着漫无边际的戈壁滩和草原上,简直如鱼得水。

每天不是在抢劫就是在抢劫的路上。

……

三万精骑是宁令两岔吹牛皮。

其实,此次出征的规模只有一万三千骑,其中三千骑还是七弟名下的骑士属于私人部队,于宁令两岔这个主将没什么关系。

他只能指挥得动自己名下的一万骑,也是竞争太子的主要力量,其他弟弟……都是弟弟。

合起来才能凑够一万骑。

在竞争太子的关键档口父汗接到延州府的飞鸽传书,说是杀虎口来了个大赵禁军出身的无敌将领,需要尽快歼灭,否则会对李、种两家的合作产生巨大影响。

巧了。

宁令两岔急忙抢了这个任务,又招呼了比较亲近的七弟前来帮忙,两人召集人马匆匆赶路,连基本的粮秣都没有准备。

一路烧杀抢掠算是勉强完成了补充。

反正抢的都是不太支持他做太子的部落,不用心疼,顺便还能削弱其他弟弟和部落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