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荒庄对峙
晨雾像一床湿透的棉被笼罩着青禾庄。姜南踩着泥泞的小路,每走一步,破旧的绣花鞋就发出“咯吱“的声响。她被两个壮汉押着,手腕上的淤青在晨光中泛着紫。
庄头赵德全的宅院比想象中气派许多。三进青砖瓦房,檐下挂着风干的腊肉,院子里还养着两只肥鹅。见到生人靠近,白鹅伸长脖子发出刺耳的鸣叫。
“老爷,人带到了。“
正厅里,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正在用早膳。他面前的桌上摆着四样小菜,一碗冒着热气的肉粥,还有壶烫好的酒。姜南的胃部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她已经两天没吃过像样的食物了。
赵德全抬起眼皮,绿豆大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他慢条斯理地嚼着嘴里的肉,故意发出响亮的吞咽声。
“这就是侯府送来的那个?“他拿筷子指了指姜南,“不是说是个小姐吗?怎么跟个叫花子似的。“
押送的壮汉谄笑道:“庄头有所不知,这位三姑娘犯了大错,被侯爷亲自下令发配来的。“
“哦?“赵德全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什么大错?“
“听说是在嫡兄的汤药里下毒...“
屋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正在布菜的丫鬟吓得后退半步,仿佛姜南身上带着瘟疫。赵德全却哈哈大笑,肥厚的手掌拍得桌子砰砰响。
“有意思!真有意思!“他突然收敛笑容,阴森森地盯着姜南,“我这青禾庄规矩大,可不管你以前是什么金枝玉叶。“
他从桌下拽出个脏兮兮的布袋,随手扔在姜南脚边。袋子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一片灰尘。
“这是你三个月的口粮。庄上规矩,新人头半年只能拿三成。剩下的...“他意味深长地搓了搓手指,“得看表现。“
姜南弯腰拾起布袋。轻得可疑的重量让她皱起眉头。解开系绳,里面是不到两斤的陈年糙米,掺着碎石和谷壳,还散发着一股霉味。
她抬头看向赵德全面前的肉粥,热气裹挟着香气不断飘来。这个肥头大耳的男人正用勺子慢悠悠地搅动着粥,嘴角挂着恶意的笑。
“怎么?嫌少?“赵德全眯起眼睛,“不想吃可以还给我。“
姜南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落在对方腰间挂着的一串钥匙上,其中一把铜钥匙格外眼熟——和她前世实验室储物柜的钥匙几乎一模一样。这个不合时宜的联想让她突然冷静下来。
“庄头,“她突然开口,声音清冷,“我听说上月庄上有三个佃户突然暴毙?“
赵德全的勺子“当啷“一声掉进碗里:“你...你胡说什么?“
“死状都是口吐白沫,面色发青。“姜南从发髻中取下一根银簪,在指间转动,“巧的是,他们都欠着庄上的债,死后田地都被收了回来。“
屋内顿时安静得可怕。几个丫鬟脸色煞白,有个小丫头手里的托盘“咣当“掉在地上。
赵德全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你...你血口喷人!“
“是吗?“姜南突然指向墙角一个瘦小的老仆,“那位老伯,你每日负责给长工们送饭是吧?上月初七那日,赵庄头是不是特意嘱咐你,要给那三人多盛些肉?“
老仆浑身发抖,“扑通“跪倒在地:“不关我的事啊!庄头说那是犒赏...“
赵德全猛地站起来:“闭嘴!“他转向姜南,眼中杀机毕露,“小贱人,你以为编这些鬼话就能...“
“要不要试试这个?“姜南突然将银簪插入赵德全的粥碗,“银簪试毒,古来有之。“
屋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赵德全脸色阴晴不定,却不敢去碰那根银簪。
姜南缓缓拔出银簪——雪亮的银身毫无变化。
“看来庄头今日的粥很干净嘛。“她轻笑一声,“不过若是拿这根簪子去那三家坟前,插进土里...“
赵德全的脸色瞬间惨白。他猛地挥手:“都给我滚出去!“
等屋内只剩他们二人,赵德全的气势明显弱了下来:“三姑娘想要什么?“
“五斤新米,半斤盐,还有...“姜南的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农具,“那把锄头和镰刀。“
“就这些?“
“现在。“姜南晃了晃手中的银簪,“否则明日我就带着这根簪子去县衙。听说新任县令最爱开棺验尸...“
赵德全的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咬牙道:“给你!但若让我听到半点风声...“
“我对庄上的秘密没兴趣。“姜南收起银簪,“只要你别来烦我。“
半个时辰后,姜南背着沉甸甸的米袋,腰间别着崭新的农具,站在了她的“封地“前。
说是百亩良田,实际能耕种的不超过三十亩。其余全是碎石坡和芦苇荡。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边那片洼地——即使在盛夏时节也寸草不生,泥土呈现出病态的灰白色。
这就是传言中埋着瘟疫死者的“凶地“。
姜南蹲下身,抓了一把土在指尖捻开。出乎意料,土壤并不贫瘠,反而有种奇怪的滑腻感。她心头一动,意识沉入玉佩空间,取出《现代土壤学》。书页自动翻到某一章:
“火山灰土,富含磷、钾及微量元素,pH值偏低...“
她猛地合上书。这哪是什么凶地?分明是天然的高产田!只是古人不懂改良酸性土壤罢了。
“丫头,那土碰不得。“
一个嘶哑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姜南悚然回头,看见一个驼背老人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老人满脸皱纹如同干裂的树皮,右眼浑浊发白,左手拄着一根歪歪扭扭的枣木拐杖。
“老朽姓陈,给赵家看了三十年坟。“他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三颗黄牙,“你手上抓的,可是吃人的土。“
姜南站起身,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老人家何出此言?“
陈老头没有直接回答。他用拐杖拨开脚边的一丛杂草,露出下面掩埋的东西——一截森森白骨。
“三十年前,这儿是前朝的炼金场。“老人的声音压低,带着某种诡异的韵律,“那些方士啊,整天鼓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后来有一天...“他突然掀开旁边的草席,“轰的一声,全都上了天。“
草席下赫然是一具完整的人体骨架。颅骨天灵盖上有个碗口大的窟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更诡异的是,骨头的颜色隐隐泛着青。
姜南的玉佩突然开始发烫。
当夜,姜南蜷缩在农庄最偏僻的一间破屋里。这屋子原本是用来堆放杂物的,墙角还堆着发霉的稻草和破损的农具。她用枯草铺了张简易的床,借着月光清点今天的收获:
从赵德全那里讹来的五斤新米,半包粗盐,一把火石,还有最重要的——那套崭新的农具。
她正盘算着明天的开荒计划,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咯吱“一声轻响。
姜南瞬间屏住呼吸。
借着月光,她看见门缝下慢慢渗进一滩深色液体...是油!
几乎同时,一股焦糊味飘了进来——有人在外面放火!
她抄起锄头砸开后窗,却见三个黑影举着火把围住院子。为首的正是白天那个押送她的壮汉。
“妖女!“壮汉狞笑着举起火把,“庄头说了,你既会用毒,留不得!“
火把划过一道弧线朝茅屋顶飞来。
千钧一发之际,姜南胸前的玉佩突然滚烫。她福至心灵,抓起盐罐朝火把泼去——
“轰!“
盐粒在火焰中爆出刺目的白光。趁着追兵捂眼惨叫的间隙,姜南翻窗冲出,直奔那片“凶地“。
护卫们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被追上,她突然抓起几把灰白土壤扬向后方。
“啊!我的眼睛!“
追兵们惨叫着倒地打滚。姜南这才想起书上说:强酸性土壤接触黏膜会产生剧烈灼烧感...
她喘着粗气瘫坐在地。月光下,那具古怪的白骨静静躺在不远处,颅骨上的窟窿像只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玉佩又开始发烫。这一次,浮现的文字让姜南浑身发冷:
“警告:检测到重金属污染。建议种植向日葵进行生物修复。“
她望向白骨手指上那枚锈蚀的铜戒,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片荒地底下,埋着的恐怕真是前朝的炼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