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蜀道谋
剑阁的栈道在暴雨中摇晃如悬索,林绾攥紧包铜的轒辒车栏杆,看前方民夫正用浸透桐油的麻绳捆扎断裂的横梁。这是入蜀第七日,随驾队伍困在葭萌关已三日三夜,粮车被山洪冲毁的消息,让整支队伍笼罩在阴郁的雾气里。
“娘娘请看。“陈玄礼递来半截断箭,玄铁面具上凝着水珠,“箭簇淬过青蒿汁,是五斗米教惯用的瘴毒。“
林绾将断箭浸入随车携带的烧酒,看着液体泛起诡异的青绿色。这是她改良的简易pH试纸,用紫甘蓝汁浸泡的宣纸正逐渐变红——酸性毒液,与巴蜀特有的毒蟾蜍分泌物吻合。正要开口,车外忽然传来山石崩裂的巨响。
“快弃车!“阿蛮撞开车门,七星刺青在雨幕中泛着幽光。林绾抱起装满图纸的犀皮匣跃下马车,身后三丈处的栈道已塌成断崖。浑浊的泥浆里漂浮着杨国忠进献的曲辕犁残骸,精铁打造的犁头竟被某种力量拧成麻花状。
子夜时分,临时营地的篝火在风中明灭。林绾展开被血浸透的《蜀道水经注》,指尖划过她改良的等高线图:“明日改走阴平道,在明月峡架设索道。“
“索道?“工部侍郎的嗤笑被雷声淹没,“妇人岂知蜀道之难?“
林绾将钛合金簪刺入舆图,簪尾展开成微型卡尺:“取军中革带绞成缆绳,以八牛弩发射铁箭固定,滑车用青铜浇铸。“她在洒金笺上画出滑轮组示意图,特意将“动滑轮省力原理“改写为“墨家遗术“。
暴雨第三日,第一条跨谷索道在闪电中成形。林绾看着民夫用绞盘运送粮草,忽然察觉缆绳颤动频率异常——有重物在另一端急速下坠。她扑向制动杆时,陈玄礼的陌刀已斩断主绳。断裂处焦黑的麻纤维,分明是被人用火药提前灼蚀。
“保护娘娘!“羽林军的呼喝声被山风撕碎。十二名戴藤甲的山民从绝壁跃下,手中竹弩发射的箭矢竟带着哨音。林绾翻滚到岩缝中,钛合金簪射出的银针击中领头者膻中穴,尸体坠地时怀中的《太平经》散开,露出五斗米教的北斗祭文。
混战中,阿蛮的七星刺青突然渗出血珠。她夺过竹弩朝天发射响箭,峭壁上的悬棺群应声开启,数百只吸血蝠倾巢而出。林绾趁机点燃酒精罐抛向空中,蓝焰在蝠群中烧出逃生通道。混乱间她瞥见陈玄礼的陌刀刻纹——那些木纹般的图案竟是缩小版的蜀道地形图。
五更天,残存的队伍退守古栈道驿站。林绾在坍塌的灶台底发现半块石碑,碑文记载着武德年间地动改道的秘闻。当她用硝石溶液清洗碑面时,隐藏的《推背图》第三十九象赫然显现:“鸟无足,山有月,旭日升,人都哭。“
“这是则天皇后的手迹。“高力士的嗓音在身后响起,老宦官手中的犀角灯照亮碑文夹缝的朱砂批注:“解此谶者,当观三星堆。“林绾的簪尖划过“三星“二字,青铜簪头突然与石碑产生磁吸反应——这碑石竟含陨铁成分。
暴雨引发的地鸣突然加剧,林绾冲向崖边俯瞰。被泥石流冲垮的山体裸露出青铜铸就的巨型齿轮,啮合处还残留着武周时期的莲花纹。她终于明白蜀道天险实为人工——这是武则天时代建造的巨型水利工程,而五斗米教,正是守护这个秘密的最后防线。
“快看江面!“阿蛮的尖叫带着哭腔。湍急的嘉陵江中,三十艘蒙冲斗舰正逆流而上,船头的青铜傩面与李林甫影卫的标记如出一辙。林绾将火药绑在信鸽腿间,忽然想起那日解剖小太监时发现的铅丸——永王璘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大唐每道褶皱之中。
子时三刻,林绾率死士潜入五斗米教祭坛。青铜神树上的三千铃铛在风中奏响《归藏易》的音律,祭坛中央的太极图竟是用铀矿石拼成。当她将九鸾钗插入阵眼,地底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整座山体如莲花般绽开,露出尘封百年的武周藏书阁。
“娘娘小心!“陈玄礼的陌刀劈开坠落的横梁。火光中,林绾看见阁内《农政全书》的竹简旁,赫然摆放着九十年代的手电筒。泛黄的笔记簿上,穿越者前辈用简体字写着:“三星堆即时空锚点,马嵬驿勿改天命。“
暴雨骤歇时,幸存的队伍在晨雾中重整旗鼓。林绾将新绘的《蜀道索道图》交给工部,图中暗藏的火药配方实为障眼法。真正的杀招,是她借索道运输的五百桶菜油——这些将在剑门关化作焚天的火龙,吞噬永王璘的叛军。
阿蛮为林绾包扎肩伤时,忽然低语:“祭坛里的青铜神树,刻着与七星刺青相同的符文。“少女撕开衣袖,原本的七颗银星竟多出辅弼二星——这是完整的紫微斗数图,指向武则天临终前布下的百年棋局。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林绾在栈道残骸间捡到半片傩面。内侧用靛青染料写着《长恨歌》的句子:“昭阳殿里恩爱绝“,墨迹未干处粘着日本遣唐使的漆器碎片。她望向东方隐约的长安轮廓,终于读懂安禄山胡旋舞中的深意——这场叛乱,不过是更大阴谋的开场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