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全和(第三册):象牙塔之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现在住在大白楼里的都是像古世才这样一些一家三四口人的小户穷苦人家,还有一些经人民政府教育,并帮助她们治好了性病,而后从良,有的还安排了工作的妓女,以及曾经为妓院服务过的个别人员。现任白山街第38居民组大白楼居民小组的小组长洪绣花洪大嫂,就是从良的妓女。她的丈夫洪江海当年是专给妓女们裁制时兴儿衣裳的裁缝。现任第38居民组大组长王长顺一家住的是当年芙蓉堂的房子,当时他是大白楼和八大妓院的电器维修工,经常进出各个妓院。

王长顺老家河北昌黎,小时候在老家念过两年私塾,能看平安家信,写几个常用字,16岁来到本市,托亲戚帮忙,进了这里的电业局,当了勤杂工。电业局的头头儿是河北滦县人,和他是半个老乡,见他机灵,勤快,听话,会来事儿,就派他学了电工,出徒后被安排在“欢乐地”,一干就是十来年,这里家家户户他都熟。他习惯了点头哈腰,溜须拍马的那一套,名声儿挺臭,有人公开叫他“大茶壶”。江城解放后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是人们还是不把他当个正经人,当面笑称他“王同志”“王师傅”“王组长”,而背地里仍然叫他“大茶壶”。有人说他长过杨梅大疮,新近搬来的人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他说话的声音倒是和正常的人不一样,总是夹带着“哝哝”的浓重的鼻音。他自称曾经患有鼻窦炎,但是许多人怀疑那是他曾经患过杨梅大疮留下的后遗症。

大白楼现代化的程度很高,自来水、电、暖气和煤气设备齐全,这在江城的非日本人居住区是头一份儿。现在古全和已经把自来水、暖气管道和煤气都修通了。暖气锅炉是现成的,要是肯花钱,冬天可以用来取暖。不过眼下这些设施都没启用,连吃水都是从楼内的水井里取。

大白楼应该是富有人家住宅的首选。但是讲究体面的人家儿,特别是有小儿女的人家儿,都不愿意来这种地方居住。古世才一家肯搬进大白楼,住进过去日本妓女住过的单元房间,主要是因为穷,具体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图省钱。大白楼是敌产,但是产权至今没列入市政府的账目,眼下还不收房租,仅这一项古世才家每年就能省出两个月的伙食费。大白楼内有水井,吃水方便,不用花钱,又省一笔钱。第二是图儿子上学方便。宋家屯镇离市立一中有十多里路,冬天古全和上学早晚不见日头儿,碰上大雪天,雪深过膝时,得在雪地上爬来爬去,而大白楼离江城一中不到一里路。第三是因为这里离铁道北兵工厂和粮库近,古世才和秀姑上班方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相信自己一家的人品,不会遭人误解,相信古全和也不会学坏。

古世才原本没有进城里的打算。他时刻惦记着他在老家的房产和土地,从江城解放的那一刻起,他就唠叨着要回山东老家,可是秀姑不同意。她在老家的那些年,地里、场里和家里的活儿,一年四季,风里雨里,她干够了。她想在江城落户。其实早在1948年解放军围城的那个时候,她就有这个意思,她想娶杨大琢磨的侄女儿杨雅范做儿媳妇,就是因为她想在这里落户。她说城里的活路多,好挣钱。她劝说丈夫搬进城里也是因为她想在江城落户。

对于落户江城还是回山东老家,古全和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就是学习。只要有书念,他不在乎留在江城,还是回山东老家。当然,他也愿意进城。冬天从宋家屯镇进城上学,天天要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爬行经过人烟稀少,狐狼出没的飞机场,费时费力,还要冒生命危险,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搬进城里,特别是搬进大白楼,他简直是一步登天。在这里,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了一个安心念书的好地方儿。

大白楼从西、南两面看是三层,而实际上它的三层只有西南角儿上一个大房间,余下的部分都是向内倾斜的屋顶。三层的这唯一的一个房间的格局和面积大体和一层“伯春医院”的候诊室相当。王长顺说,这是当年妓女们唱歌跳舞玩乐的地方儿。如今这个所谓三层楼大房间的地板还在,但是门窗都已经被特别爱家又特别喜欢破坏的中国人拆走当劈柴烧了,这个房间也不能住人,就空在那里,古全和常常到那里去远眺,散心,练习拳脚儿。

在二层和所谓“三层”之间,有宽大、正规和讲究的木楼梯相连,在楼梯的下面就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面有门,外面有窗。从走廊里看,它是一个房间,从外面看,它的窗户和其他房间的窗户并无二致,表明它也是一个正规的房间。然而这个“房间”的实际面积约为四五个平方米,它的顶棚一半是楼梯的背面,另一半是抹着白灰的正常的顶棚。“房间”里存放着一张大得无法从房门搬出来,配有墨绿色油漆布面儿的半新的大写字台,据说这个写字台当年就是拆下窗户运进来的。王长顺说,当年这里是勤杂人员住的地方,也有人说它是贮藏卫生用具的地方。章伯春说写字台是他们家的。而好心的洪大嫂不客气地反驳他说,这个“房间”连同里面的写字台都是日本人留下来的,明确地说,归古全和使用,于是这个“房间”就成了古全和私人的卧室和书房。洪绣花鼓励古全和好好儿念书,将来为建设新国家出力。

从古全和走进校门儿到如今,不仅没有过自己的房间,连写作业用的桌子都没有,从小学到现在,除开在小红楼儿那些日子,他一直是趴在他娘装衣裳的那个没有油漆过的木箱子上面写作业。现在,他有了自己念书、写字和睡觉的地方,觉得自己像个学生了,非常高兴,一年四季都不肯离开这里。他把这个小房间叫作“冰洞”,因为这里没有取暖设备,冬天也不生火,室温常在摄氏零度以下,墙上挂霜,屋里所有“姓水”的东西在冬春两季都结冰,是名副其实的“冰洞”。但是古全和喜欢这个地方。他本来就喜欢冬天,说冬天头脑清楚,好念书。所以不管天多么冷,他娘怎样唠叨着劝说他回到生着炉子的里家去住,他都不肯离开这里。至于夏天,这里当然就更是个理想的休息和学习的地方儿了。这一年他的学业长进比较快,这也是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