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播客:小七的故事
前面提到的这位主播学员,名叫小七。她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有声书学员,和我学习做播客的原因,用她的话说:“我觉得我的声音很有特点,想用我的声音做点有意思的事儿,于是就想做播客了。”
她觉得用声音传播价值,很酷,也很有意思,于是开启了学习生涯。
她学得很快,由于在声音方面的先天条件很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讲好故事”的要领。但她对故事层次的把控一直有问题,我一开始以为她在语感和情绪把控方面有一些短板,便努力帮她调整和优化。
我曾问她,为何觉得自己适合做播客——这个还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媒体形式。
她是这样和我说的:
“我想表达一些观点,想与别人分享我身边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演播别人写的东西,让我觉得不自在。前几天我听说了‘播客’,也试听了几期播客节目,还真挺有趣的。
“听完后,我觉得我也应该试着表达一些东西。
“我自己梳理了几个内容要点,一会儿我发给您。
“不过整理完后,我的疑问也更多了。
“第一,我对播客的了解太少了,只听了几期,下意识就觉得自己也能做,不过究竟怎么做,我不知道,感觉用做有声书的经验,并不能解决做播客的问题。
“第二,我总感觉自己梳理出来的内容要点太散乱,我真的能做好吗?”
听完了小七的问题,我觉得她的问题,应该是每一个想做播客的人都会有的前期顾虑。我仔细阅读了她发给我的文字内容,也就是她说的内容要点。小七的想法还真挺多,洋洋洒洒写了6个方向,我略做整理和简化,归结为下面的6点。
(1)与女性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美妆、穿搭、瑜伽等。
(2)与生活兴趣相关的内容,比如旅游、阅读、宠物、电影等。
(3)小七最近在学习的声音技巧知识。
(4)小七个人很擅长的情感分析和性格分析。
(5)讲故事。
(6)网络和社会热点的解读。
小七这是总结了播客选题的半壁江山啊!
当然,这句话我并没有说给她听,只是先耐心地帮她解答何为播客。
为了更好地让她入门播客,我将我对播客的理解和认知,做成了思路整理。我找了一个咖啡店,选了一个安静的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连通网络会议,为千里之外的小七讲了一次播客入门课。
何为播客,这个问题,可以分3个层面看待。
概念层面
在概念层面,我会用字面意思解释做播客的含义,即做“类似广播栏目”的创作者。此外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广播”,二是“创作”。
广播,即播客节目的形式属性,有广播栏目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时效性,指的是我们要从现实生活中摘取当下大家关心的话题和热点,在内容方面可能会有时间上的局限性。互动性,指的是和听众进行节目互动和共创,接受听众投稿,让你的听众成为你的伙伴,而非单纯地成为你的粉丝。
创作,即播客节目的内容来源,需要创作。无论是原创还是共创,一定要表达出属于主播的思路和想法,带有人性的独特观点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和共情。
做法层面
在做法层面,我对播客的理解是“垂直”+“延展”。
垂直:一档播客栏目,要有核心价值传达。围绕一个栏目核心主题,创作相关专题内容,吸引相同调性的听众,在主题上垂直。
延展:自媒体内容切忌单调,播客自然也不例外。日复一日地循环相似内容,听众是会感到枯燥甚至厌倦的,想让听众保持新鲜度,就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延展。内容延展的一种方式是横向延展,即在栏目核心主题的基础上,持续延展相关的话题。比如我们的栏目核心主题是电影,那么,不进行内容延展的就是一期节目介绍一部电影,相关话题就是各种电影的赏析,长此以往,内容必然会比较单调。横向延展则是加入电影明星动态、票房速递、近期电影引发的话题等内容。除了横向延展,还可以进行纵向延展,纵向延展就是加入各类电影发展历史、电影诞生解析等内容。本源+横向+纵向,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打开一个话题大门,展现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生态层面
在生态层面,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播客呢?节目是人做的,一定会带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度,因此运营就非常重要,运营做好了,会让听众认同并习惯收听你的节目。
我们要引导话题、开设活动、维系听友社群、开展听众交互,通过善意的引导,让听众从对我们感兴趣到认同我们,逐渐成为我们的“铁粉”。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播客所带来的收益。“为爱发电”总归不长久,而一件能产生良性收益的事情,才是值得每个人去孜孜不倦追求的。
这个收益不完全是金钱,我们通过播客获得的粉丝、成就感、在某领域的知名度等,都会让我们产生收获感,这份收获感更能彰显我们的价值和做播客的意义。
“好了,小七,你愿意为此去努力吗?”我问道。
小七想了一会儿,告诉我:“感谢蒋老师的答疑解惑,我觉得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自媒体,我要做播客。”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播客学员诞生了,我开始研究并逐步扩展如何做播客这个话题,下一个关于听众的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