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弦月下的提线木偶
临港市立医院精神科病房,上午10:23
消毒水的气味混着走廊尽头传来的尖叫声。陈墨站在观察窗前,看着病房里被束缚衣固定的张明远。这位中提琴手正机械性地用头撞击着软垫墙壁,嘴里反复念叨着“不完美的乐章必须重来“。
“他的LSD摄入量足够让一头大象产生幻觉。“陆昭翻看着病历,“但奇怪的是血液浓度显示是缓慢累积的,不是一次性注射。“
陈墨掏出薄荷糖扔进嘴里:“慢性投毒?有意思,我们的'指挥家'还挺有耐心。“他转向单向玻璃后的审讯室,“看看周队能问出什么。“
---
审讯室监控画面
周阎把一叠照片推到张明远面前:“认识这些人吗?“
照片上是三具被艺术化布置的尸体。张明远的瞳孔剧烈收缩:“这是...这是我们的杰作!不,不对...“他突然抱住头,“指挥说这只是排练!他说真正的谢幕演出要等所有观众到场!“
周阎皱眉:“谁是指挥?“
张明远突然安静下来,露出诡异的微笑:“你听,第二乐章开始了。“他哼起一段旋律,音调忽高忽低。
监控室里的陈墨猛地站起:“这是《死神与少女》!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
陆昭已经拨通电话:“小满,立即查临港交响乐团近三个月所有演出曲目单。“
法医实验室,下午3:40
紫外线灯下,张明远的日记本显现出密密麻麻的隐形字迹。陆昭用镊子夹起其中一页:“看这个日期,正好是第一个死者遇害前一周。“
陈墨凑近读道:“'今天指挥带我参观了画室,他说真正的艺术家要敢于突破界限。他给了我一支特殊的钢笔,说能帮助我创作。'“陈墨突然抓住陆昭的手腕,“钢笔!LSD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陆昭的睫毛在紫外线灯下投出细密的阴影:“慢性中毒加上心理暗示...“他轻轻抽回手,“典型的催眠诱导犯罪手法。“
两人同时沉默了一秒。陈墨先笑了:“哇哦,陆法医,你刚才是不是在赞同我的专业判断?“
陆昭转身关掉紫外线灯:“科学事实而已。“但在昏暗的光线里,陈墨还是看到他耳尖微微发红。
临港歌剧院地下档案室,晚上8:15
陈墨举着手电筒翻找泛黄的节目单,灰尘让他打了三个喷嚏。陆昭递过手帕:“过敏就别逞强。“
“谁逞强了?“陈墨接过手帕,故意在陆昭面前夸张地擦了擦鼻尖,“我是被某个工作狂拉来加班的可怜侧写师。“
陆昭突然按住他翻页的手:“停,这里。“他指着一份二十年前的节目单,“看指挥名单。“
陈墨眯起眼睛:“林国栋...等等,这不是林晟的父亲吗?那个因为财务丑闻自杀的前乐团总监?“
陆昭的呼吸微微加快:“而第一个死者是当年举报他的财务总监。“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说道:“复仇。“
弦月画廊旧址,深夜11:50
破败的画廊里,陈墨用手电筒照亮墙上的涂鸦。突然,光束停在一幅残缺的油画上——隐约能辨认出是《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但十二门徒的面容都被刻意刮花。
“找到你了,指挥家。“陈墨轻声道。他注意到画框边缘有新鲜划痕,轻轻一推,暗门无声滑开。
暗室里,整面墙贴满案件剪报和受害者照片,用红线连成复杂的网络。正中央是陆昭和陈墨的档案,上面用红笔写着“最终乐章“。
陆昭突然拉住陈墨:“别动。“他指着地板,“激光绊线。“
陈墨这才注意到地面几厘米高处几乎不可见的红光。顺着光线看去,连着一个老式录音机。他小心跨过去按下播放键。
沙沙的杂音后,传来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恭喜你们找到这里。但真正的艺术需要牺牲...你们说呢,陆法医?特别是当你发现,你父亲的案子...“
录音突然被陆昭掐断。陈墨从未见过他这样的表情——像是被人突然撕开结痂的伤口。
“陆昭...“
“明天再说。“陆昭转身时碰倒了桌上的墨水瓶,黑色液体在档案上蔓延,像一只伸向陈墨照片的鬼手。
翌日清晨,陈墨公寓
门铃响到第三遍时,陈墨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开门,迎面是陆昭递来的咖啡。
“哇,太阳打西边...“陈墨的调侃戛然而止——陆昭眼里布满血丝,显然整夜未眠。
陆昭直接递过一份文件:“我父亲案件的卷宗。当年审判他的法官,是第三个死者。“
陈墨翻看着突然停住:“等等,这个辩护律师...是林晟?“
陆昭点头:“而当年作伪证的警员,就是张明远的父亲。“
陈墨吹了声口哨:“所以'指挥家'把我们都算进了他的复仇剧。“他突然想起什么,“录音里提到'最终乐章'...今天是不是有交响乐演出?“
陆昭脸色骤变:“《安魂曲》,今晚七点,临港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