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黄雀之疑,童言破妄
看到这些的弘时,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细微差异,但大体差距不大。
他相信,以胤禛的谨慎,自己提醒过之后,殿内的情形,应该不会出差错。
眼下这场风波终于到了尾声,太子是肯定要被废黜了,胤祥也会因自己的冲动受到惩罚,好在并不会太严重。
而受处罚最严重的,自然是大阿哥,直郡王胤禔。
他将被削去王爵,永远圈禁在自己的府里,直至死去,再也没有自由。
那份调兵的手谕,自然也到了康熙的手上,老皇帝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
他教导了太子三十多年,对其笔迹自然是十分熟悉。
手谕上的笔迹,的确很像太子的笔迹,但只有其形,却无其神。
这份手谕是伪造的!
太子没有说谎!
胤祥也没有说谎!
康熙心中猛的一惊,看来自己想烧一把火,有人竟然看准了时机,向火堆里添了几把柴,甚至是浇了油。
康熙顿时有一种被人利用,甚至是成为了螳螂的感觉。
他冷眼看了看殿内的几个阿哥,心里清楚,能做出这事的,只可能是他们中的某一人。
但他此时不会再做出什么举动了,没有证据。
有了这个变故,北巡只能提前结束了,蒙古各部落汗和王公台吉们都领命返回,銮驾也开始启程回京。
与来时相比,唯一的区别便是有几皇子被限制了自由,看管了起来。
几日后,距离京城,只剩下一两日的路程了。皇帝的銮舆内,弘时又硬着头皮找了过来,但此时他却极为老实,没敢再用卖萌的言语哄老皇帝开心。
老皇帝身体半躺着,手中拿着那张调兵手谕,微微眯着眼,正在反复的观看。
弘时心里明白,老皇帝已经知道了手谕是假的,而且定然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只不过没有证据,无法真正锁定是谁。
弘时心里也有点矛盾,他有着上帝视角,自然知晓这张手谕是谁的手笔,可此时是否出言提醒?如果提醒了,会有什么后果?
毕竟,此时的胤禵还未真正走到老皇帝的视线里,若提前将他牵连进来,会不会造成一连串不可控的后果?
纠结了一会,弘时心中便有了决定。
他还是不能任由原来的路子走下去,那样的话,历史倒是可控了,可他的命运,是否会依旧如前世那般结局?
如果那样,后悔莫及矣。
“汗玛法,孙儿听说,这几日您都闷闷不乐。这会子,孙儿看了,果真如此。您遇到了什么不开心之事?孙儿想为您排忧解难。”弘时认真的看着老皇帝,语气稚嫩的说道。
康熙微微一愣,好像刚回过神来似的,看着身旁的弘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呵呵,难为你还有这份孝心,汗玛法确实有些难事,可你太小,还解决不了哦。”
弘时嘟着小嘴,故意有些赌气的说道:“汗玛法小看人,孙儿知道的可多了。再说了,就算孙儿力气不够,还可以让奴才们去做呢。”
康熙一听弘时这话,看着他不服气的小脸,心中的抑郁顿时消散不少。
“哦?看来你这小家伙不服气啊,汗玛法便考考你,如何?”康熙也起了一点逗弄小孙子的心思,便故意言语激了激弘时。
“好,汗玛法出题吧,孙儿若答对了,那汗玛法便笑一笑吧,当做对孙儿的奖赏。”弘时挪动了下幼小的身体,挺了挺腰杆,表情极为认真。
“哈哈哈,好,好一个有孝心的小弘时。汗玛法也不考你太难的,就问你可识得此物?”康熙笑着抬了抬手,摇晃了一下手中的明黄手谕。
弘时一看,心中暗暗一喜,他本就在找机会将话题引到这张手谕上,没想到老皇帝直接就问这个,倒是省了他不少心思。
但弘时却很清楚,他不能真的认识此物,否则,必然会引起老皇帝的疑心,怀疑是胤禛教他说的,那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于是弘时顿时装作面色一垮,挺直的腰杆瞬间弯了下去,有些气馁的说道:“汗玛法,孙儿才读书数月,哪里识得上面的字。咦?这表面上怎么是两种不同的字啊?”
弘时故作大胆的伸手摸了摸康熙手中的那张手谕,看到了表面的两个烫金大字和一串看上去像是画葡萄一般的文字。
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摸了摸头,眼睛里有些疑惑的说道:“汗玛法,孙儿不知这是何物,但孙儿好像见过。”
听到这话,康熙的笑容顿时收敛了起来,他眼神中闪过一抹隐晦的凌厉。
这是明黄手谕,普天之下,只有皇帝和太子有资格使用,其他人,即便是亲王,也没有资格使用。
弘时年纪尚幼,又很少进宫或者出王府,怎么会见过这东西?
几乎一瞬间,康熙便下意识的怀疑到了胤禛头上,如果弘时说的见过为真,那这张假的调兵手谕就有了具体的怀疑对象。
“弘时,在汗玛法面前,可不得有丝毫谎言。你当真见过它?”康熙晃了晃手谕,说话的语气也有了些威严。
弘时再次装作认真的样子,仔细的看了看,然后稍稍思索了一下,说道:“孙儿不敢欺骗汗玛法,孙儿确实见过,看上去跟汗玛法手中的一模一样。”
康熙立刻来了精神,他身体微动,不再躺着,而是坐了起来,问道:“你是在何处见过此物?”
弘时没有犹豫,却好似有些委屈的说道:“就是汗玛法赏赐孙儿如意的那日,在十四叔的清舒山馆见到的。孙儿离开狮子园后,本想去找十四叔学武功,可十四叔不在山馆,孙儿就是在那个书房里见到的,孙儿曾跟汗玛法禀明过的,汗玛法不是答应过孙儿,不让十四叔追究孙儿闯他书房吗?”
听到弘时这些话,康熙内心猛的一震。
在确认手谕是假的后,他心里怀疑过老大,老三,老四,老八,甚至还怀疑过老九,老十和老十三,唯独没有怀疑过十四阿哥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