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命题彰显哲学“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的新理解和新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提出这个命题是他自己对哲学之于时代现实的新理解和新要求。那么,这个命题的哲学观要义是什么呢?或者说,这个命题是如何展现马克思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哲学新理解和新要求的?

联想到马克思在形成自己的哲学观过程中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特别是马克思提出这个命题时还没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进行批判,很容易就会使人试图回到黑格尔的哲学中去寻找对这个命题的破解。黑格尔确实分别在《哲学史讲演录》和《法哲学原理》中言明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特别是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就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指出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并且对此进行了分析。黑格尔认为,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哲学与产生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任何关于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的妄想都是愚蠢的。但与此同时,黑格尔认为哲学又是可以超出它的时代的。因为哲学作为知识是超出特定内容的,“哲学知识的本身无疑地就是精神的实现、精神的自我认识”[7]。可以说,这才是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作为黄昏后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的关键所在。因为哲学的工作就是用灰色的颜料绘灰色的图画,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那不变的、永恒的、自在自为的真理。同时,这也是黑格尔所理解的哲学的精髓,因为他认为哲学就在于把握绝对的真理,而其他“科学”的不同形态,如政治、艺术、宗教等只不过是哲学在把握真理时显现出来的不同环节。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才真正是时代的精华,是最盛开的花朵。

不可否认,黑格尔对哲学是时代精神的认识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对哲学的理解所达到的最高认识,他把哲学的目的明确为是对绝对真理的把握,并以绝对的理念实现了这种把握。但他又把这种时代精神囚禁在概念的体系之中,把一切其他事物,自然的一切规律,生活和意识的一切现象,都看作是从概念里流出的,是它的反映;或是按相反的路线,引回到概念自身。其关键的要害就在于这种囚禁在概念体系之中的时代精神超出常规,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由此,其把握到的真理也只是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

对此,马克思对这种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哲学从其体系的发展来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因为它像巫师所念叨的咒语,是一些抽象的思辨范畴。而真正的哲学则是现实的、历史的产儿,是对时代问题的反思,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也就是说,只有捕捉到时代的现实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进行哲学研究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同时,在对这个命题的核心要义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如果哲学真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那么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8]就是说,马克思对哲学的理解已经突破了哲学的特定体系的局限,把哲学消融在世界之中。应当说,这里体现了马克思对哲学的新理解和新要求,即要求哲学与世界相结合,与现实相结合,从时代现实出发,揭示这一现实在哲学上的反射,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回答。

马克思对哲学所形成的这种新理解和新要求正是他自己宣称的“哲学思想冲破了令人费解的、正规的体系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9]。具体地说,这种新理解和新要求展现在马克思对他与海尔梅斯所争论的两个问题的回应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关系哲学可不可以探讨宗教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德国的现状是都认为像《莱茵报》那样用哲学的观点来探讨宗教是不对的,并认为这样做其实是另有目的,即是在表达对现存政治的不满。对此,马克思指出,哲学并没有打算把禁欲主义的教士长袍换成报纸的轻便服装,哲学本身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和回答。同时,真正的哲学在处理宗教问题和哲学问题时与德国的报纸不一样,因为真正的哲学是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探究,是事实的反映;而“德国的报纸”并不是这样,它们只是从一些信仰出发,认为只需要信仰现存就行。由此,马克思指出,不能像“德国的报纸”那样因为自己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就去反对哲学的工作。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是可以参与现实问题的探讨的,它就是“世界的公民”。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哲学可不可以参与政治的讨论。在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中,马克思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而在于怎么去参与探讨。事实上,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同样也要把自由理性当作世界的统治者,基督徒同样生活在制度各不相同的国家里,但他们不知道基督教与国家政治制度并不是同一性的,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用前者来判定后者的性质与合法性。因为后者是否合理只取决于它自身的发展是否与人类的发展相对应。况且那些把“自由理性行为”当作世界的统治者以及根据人类社会的本质来判定各种国家制度的合理性等的观点,本身就是哲学研究。可见,这个问题本身是多余的,没有内容的。

至此,通过对命题“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提出及其核心要义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哲学是“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与时代现实相结合,解答时代的迫切问题。事实上,马克思这一时期所开展的工作正是这种哲学观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