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本书是何平教授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目标构想与民族整合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4BMZ043)的修改版。该项目于2019年通过结项,结项鉴定结果为良好。后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系,有幸得以在该出版社出版。因版面限制,需要压缩;又因出版社编辑工作认真,把关严格;加之参加项目研究并承担具体各章的同仁又分散在不同省区的不同单位,大家互相联系,经数次修改,最终得以和读者见面。
这本书能和读者见面,也要感谢包括张湉老师在内的出版社各位老师给予的专业指导、帮助和辛勤付出,感谢出版过程中认真负责的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这使本书的质量得以整体提升。
本书是在何平教授指导下取得的一项集体研究成果。其中,绪论和结语部分由何平和阳举伟执笔。第一章至第九章的作者及其负责的部分分别是:第一章泰国部分由阳举伟负责,第二章越南部分由王云裳负责,第三章老挝部分由张静负责,第四章柬埔寨部分由宋云龙负责,第五章缅甸部分由左娅负责,第六章新加坡部分由李猛负责,第七章马来西亚部分由蒋炳庆负责,第八章印尼部分由李猛负责,第九章菲律宾部分由段宜宏负责。书稿完成后,由何平和阳举伟进行最后的统稿工作。
从项目立项到结项,再到出版过程中进行的数次修改至今,已近十年。其间过程,可能只有参与的作者和参与出版过程的出版社老师知晓“区域国别研究”其中的“过程五味”。就像幸运的多数人经历了“疫前”、“疫间”和“疫后”这三段时期之后存活下来一样,这本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其中,如同在写作过程中充满了跌宕起伏的问题和挑战一样,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由于国际局势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对当时处于出版过程的本书结语部分的观点也构成了挑战,这也算是现实对历史形成的内容构成的挑战。略感欣慰的是,本书现在的观点继续保持了结项时所持的观点,未做修改,这或许也体现出基础研究或者说是“坐冷板凳”的一些价值来。尽管历史既不能假设亦不能预测什么,但在展现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在尊重历史客观性的基础上,尽力做到“据今鉴古”以达“经世济用”之功用一二。由于历史不会重演,所以我们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同步捕捉到历史上与现实中的“押韵的音符”,但希望对未来能起到有所启示、有所助益的功用,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尽管如此,由于本书研究的东南亚国家多,而东南亚地区在民族、文化、宗教、国家政体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多样性特点,因而通过相应作者负责对相应国家进行研究,进而尽力最终将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的个体特性和整体图景展现出来。坦白地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方面的研究构想和实际之间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虽然本书是在获得结项鉴定良好结论基础上的压缩版修改稿,出版社编辑也严格把关,但由于这是一项集体成果,各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一样,水平也有差异,所以许多地方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何平 阳举伟
2024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