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两个小东西,却有大动静!
就在牛根生这边做完手头上工作不久,周围陆陆续续出现了同事。
他们不约而同看向牛根生刚刚制作完成的一大两小的三件物品。
小的是两件削皮刀,一个刃口不能动,一个刃口能活动。
大的则是一只快壶,烧柴的那种。
牛根生不知道这年月有没有两种物品出现,反正他周围是不曾见到过。
而且现在他加工出来的,是后世经典款式。
那快壶到了2025年,在农村还有大头老太太在用!
生命力顽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好用还节省燃料。
“根生,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怪模怪样的?”小组长看着两件物品眉头皱着问道。
“组长,这是我偶然间想到的,这个是削皮的,我看那些厨师削起皮来又快又好,普通人又慢又浪费食物,就想着能不能让普通人也有这样的手艺?
就做了这个。
至于这个大桶,是快壶,我琢磨很久才弄出来,这样的壶炉一体,还省了一节烟囱,让燃料生出的火焰更多的接触壶体,能大量节约燃料……
组长,我这也只是尝试一下,材料钱我自个儿出!”
牛根生一边拿着三件物品一边好好的进行解说。
随着他的解说,让小组长和周围的人恍然大悟。
能成为钳工,脑子就不可能太笨。
而且牛根生说的非常有条理。
“去,上厨房拿些、干脆咱们去厨房进行一下验证,你们该干活干活!”
小组长比牛根生预想的还要激动。
两种物品虽然都是小东西,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这玩意具备普及性。
要是能够铺开全国,每人节约一点粮食,全国四万万人得节约多少?
不是所有食物都得削皮?
难道土豆、红薯、茄子之类就不是食物了?
至于节约燃料,这个更加重要。
现在的国家百废待兴,各种资源都缺。
煤炭开采量有限,木柴是很多家庭必备之物。
节约木材,那就是造福千家万户!
小组长带着牛根生和他的劳动成果匆匆赶向厨房,很快被车间主任注意到。
然后一翻说辞之后,去厨房的人又多了几个。
进入厨房,刚刚好是傻柱所在的那个。
道明来意。
厨房众人亦是极度热情。
这是能够直接被他们所用的两个物件。
当下5月份,有的蔬菜品种有限。
有些早春萝卜,胡萝卜,和早土豆以及冬储土豆。
几乎每一个厨师和帮厨、学徒都拿着两个削皮刀亲自进行了尝试。
一个个夸赞不绝。
而快壶在洗刷之后,找来一口大锅,加入和快壶同样多的水,用同样多的燃料进行测试。
连续烧开好几次之后,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
厨房当中早就恢复了忙碌状态。
但有负责食堂的主任、钳工一车间主任、小组长、牛根生亲自观察测试。
“好!好!好的很!我这就上报厂长,这两种东西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能惠及全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应大力推广!快速推广!晚一天都是犯罪!”
钳工一车间主任非常清楚这样能够操作简单又惠及全国的物品所能带来的意义。
“主任过奖了,做的时候只是想着方便一些,没您那般高瞻远瞩,是我格局太小了。”
牛根生赶紧夸赞领导。
其实这也是变相的夸奖自己。
他的目的很明确,这样的发明创造,最起码能一样给个十块八块吧?
未来提升工级的话,这也是巨大的加分项。
另外就是荣誉。
这年头荣誉称号了不得!
回到车间,牛根生的工作定量变了。
被车间主任要求多做出一些削皮刀和快壶来。
两者都不是笨重之物,主要消耗的就是铁皮,前者的话刃口上的材料有要求,最好是薄钢片才好。
而快壶的要求就少了很多。
以六级工顶级的实力,做这样的小玩意,牛根生手拿把掐。
下班前,足足做出上百把两种各半的削皮刀和六十六个快壶。
他这是压制实力下的速度,全力放开的话速度更快!
而工厂厂长、书记等领导在拿到了这批物品后,连夜开始新的、更大规模的验证。
还送到很多其他部门进行验证。
但这一切暂时就和牛根生没有关系了。
他在无数同事的羡慕中,拿着自己买下来的两把削皮刀和一个快壶,步行离开工厂。
两把削皮刀一共五毛钱,快壶则是五块钱。
啥时候能有一两自行车啊?
当牛根生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消息已经在院内传开。
三大爷、三大妈、贾张氏等等都在门口等着看一个稀罕。
牛根生手里的削皮刀和快壶很快就被这些邻居们拿走进行了尝试。
刘嫂子:“还别说,这削皮刀真的是让俺削皮快了好几倍!削出来还这么薄,有了这玩意,婆婆再也不会骂俺手脚不利索了!”
三大爷:“开了!开了!真不愧是快壶,烧水就是快,还省燃料。”
邻居在前院把验证场所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一个个稀罕的不得了。
“三大爷您先用着,待会儿给我送回去就行。”牛根生自然不介意这些邻居们进行尝试。
越多越好。
新的快壶使用铁皮谁知道重金属超不超标?
多烧几次,慢慢的也就干净了。
至少现在让牛根生喝快壶的水,他是有心理阴影的。
“根生大气!稍后大爷给你刷洗干净了送回去!”
三大爷非常满意牛根生的态度。
你瞧,周围那么多人,牛根生一张口就让他负责,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甚至三大爷想着……是不是以后每天都能借来用一用?
一个快壶要五块钱呢!
每天节约一点柴火,也需要很久才能回本。
但不用的话三大爷感觉更亏本!
至于削皮刀……在三大爷家没有多少吸引力。
因为他们家土豆、红薯、萝卜、胡萝卜等等带皮的蔬菜都是不削皮的!
带皮多好,削皮浪费!
在一片赞叹声里,牛根生回到了自己的小窝。
聋老太太屋门锁着,人不在,这倒是让牛根生颇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