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遥想成吉思汗
算起来,这是我第5次飞往欧洲,也是第4次从中国大陆飞往欧洲。依然是穿越戈壁和西伯利亚的航线(据说早些年有走中东航线的,后来因为战事频繁取消了,而在2022年初春,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事,情形又颠倒了过来)。戈壁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世界第三大荒漠,主要在蒙古国,也延伸到我国东北,蒙古国境内有4个省名含带着戈壁之意。
有意思的是,当飞机飞过华北平原和内蒙古草原,进入到蒙古国境内以后,皑皑白雪突然消失不见了。原来,除了西北部的湖区盆地以外,蒙古国全境大多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日照充足,包括戈壁在内的干旱的土地上几乎长年无雪。
几十年前,发生在蒙古国的那次著名的飞机失事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撼了年少的我,至今仍留在无数国人的记忆里。我依稀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我所在的台州黄岩王林施村村民们沿着我们的小学校墙根缓慢地走向学校礼堂开会的情景,村支书当众宣读的红头文件告知村民们“敬爱的林副主席”的死讯。
那座仅有一万多居民的小镇温都尔汗,以采煤业为主要收入,就在黑龙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克鲁伦河河畔。这场事故的政治意义显而易见,它加快了当时极度封闭的中国与西方亲近的步伐,促成了次年初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访华。说到尼克松,他的生日与周恩来的忌日仅差一天,他俩在首都机场的握手被认为改变了中国(也被认为改变了世界)。
尼克松出生在洛杉矶东郊小镇约巴林达(Yorba Linda),父亲是当地加油站和百货店的小老板。1994年,他的葬礼在故乡小镇举行时,我正好在200英里外的一座大学访学,在电视里观看了葬礼全程。很久以后,我才在一幅大洛杉矶地图上发现,约巴林达周边有许多存在已久的含有西班牙语Chino(中国人)的地名:小山、街道、社区、城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像
如果没有成吉思汗,蒙古国是否存在当然值得怀疑,亚洲的历史想必要重新书写,甚至东西方之间的碰撞和了解也会推迟很多年。12世纪末,蒙古人几乎是在完全默默无闻的状态下,突然闯入了历史,他们占领过的地域之广阔至今无人可以相比。其实,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便以骑术和勇猛善战著称,他们突袭中原王朝北部的事件时有发生,只不过那时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卷上。
成吉思汗拥有超群的军事、外交和组织才能,以及冷酷的个性魅力,故而被推举为“普天之下的皇帝”,并开始了一次次的远征。虽然蒙古人曾经拥有过的疆域是如此广阔,却一直是个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病死宁夏六盘山的时候,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还只是一座荒野小镇,大约在今天乌兰巴托西南300公里处。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像
说起哈拉和林,在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之前,就有两位欧洲人慕名前来。第一位修士柏朗·嘉宾是受教皇的派遣,他从法国里昂出发,万里迢迢来到哈拉和林,正是他首次使用了Cathay(神州)一词,这个词至今仍用于香港最大航空公司国泰航空(Cathy Pacific)的名字。另一位修士鲁布鲁克则是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出发,渡过黑海,经南俄罗斯草原和中亚进入蒙古高原,他在哈拉和林逗留了半年多,《鲁布鲁克游记》出现了Mense(蛮子)一词,那是当时的北方人对南宋的蔑称。
我突然想到,假如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正是他赐予马可·波罗以黄金通行证)当年不曾下令迁都大都(北京),中国的史学家们恐怕要对这段历史一筹莫展了,很可能把蒙古人的占领看成是纯粹的外敌入侵。那样的话,元朝就是一个殖民地时代,而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成了民族英雄。

戴高帽的蒙古女孩。作者摄
1368年,忽必烈迁都还不到一个世纪,元顺帝就被逐出北京,返回了哈拉和林。(相比之下,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不出30年,北魏便灭亡了。)可是,僧人出身的朱元璋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在采取包括废除宰相在内的一系列巩固独裁政权的措施以后,派兵夷平了哈拉和林(其时他已经做了20年的皇帝),那次战役仅俘虏就达7万多人。
在遭遇了这次毁灭性的打击以后,蒙古人再也没有缓过劲儿来,他们默默地建立起了乌兰巴托,原先那不过是一个游牧部落季节性的停靠站。20世纪中叶,蒙古人在苏联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发现了窝阔台(元太宗)王宫的遗迹。我相信,如果蒙古国对中国游人开放,以上提到的几个地点都会成为游客必到之处。遗憾的是,窝阔台的父亲——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地仍是一个谜。

做客总统府邸,与总统先生合影
2006年秋天,我有幸来到乌兰巴托,参加一个世界性的诗人聚会。那次除了朗诵诗歌、与各国诗人交流以外,我们还被时任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接见并宴请。这位文人出身的总统形象与我原先心目中的蒙古汉子颇有出入。他早年求学于莫斯科的高尔基文学院,后来留学英国利兹大学,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蒙文译者,还曾把蒙古史诗译成英文,在当选总统以前曾担任文化部部长和总理。
那次诗歌节的规格之高,是我参加过的许多诗歌活动无法相比的。(除了格拉纳达诗歌节,尼加拉瓜总统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记得开幕式是在国会大厦议员们开会的大厅举办,恩赫巴亚尔总统亲临会场并听完了所有朗诵。当天的宴请安排在郊外的总统夏宫,戴高帽的女服务员个个美艳惊人。总统在露台上与各国诗人谈笑风生,没有其他官员,翻译也只是装饰。他与我们一一握手,且单独合影,并不是那种领袖接见式的集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