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雷霆震慑,拜访薛府
贾璋眸光一冷,摘下腰间悬挂的长刀,连刀带鞘,直接抽在林嬷嬷的嘴上,打得她惨叫一声,满嘴淌血,连牙都掉了两颗。
紧接着,他长刀出鞘,架在林嬷嬷的脖子上,压出一道血线。
“你既出身荣国府,应该识得这把破阵子吧?再敢撒泼,我就让你死在代善公的佩刀之下。”
这把刀来头不小,名唤破阵子,乃是二代荣国府贾代善最喜欢的一口佩刀。
昔年,贾敏出嫁,代善公特意将破阵子放入嫁妆里,用来纾解她的思父之情。
前不久,贾敏又将这口宝刀转赠给了他。
感应到脖颈上的刺骨刀锋,林嬷嬷吓得面如土色,一动不敢动。
其他下人也都是内宅伺候的,少见刀兵,如今也被贾璋的阵仗吓得战战兢兢,再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眼见众人被镇住,贾璋冷哼一声,收刀归鞘,大步朝外走去。
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林嬷嬷,噗通一声瘫倒在地,久久站不起身来。
离开东跨院后,贾璋向盗骊下令道:“你派人,去查一查林嬷嬷近期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异常。”
盗骊闻言一惊,问道:“二爷,您是怀疑林嬷嬷?”
“她的反应太过激烈,不太正常。”
贾璋敏锐地指出了其中蹊跷,林嬷嬷在贾敏身边伺候多年,照理说,不该这么沉不住气。
除非,她心里有鬼!
盗骊恍然,立刻安排人手去调查。
一路疾行,来到贾敏房外。
这时,张友士主动迎了上来,面色略显尴尬,道:“贾公子,老朽刚刚细查了一遍林夫人的日常之物,没查到投毒的迹象。”
没找到所投之毒,就没办法佐证他的论断。
“意料之中,张先生无需在意,放手医治即可。”
贾璋并未放在心上,从贾敏的病情上看,凶手该投的毒,早就投完了。
张友士闻言,顿时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叹息一声,感慨道:“可惜,老朽晚到一日,否则,一定能探查到投毒的蛛丝马迹。”
听到这话,贾璋脑海中灵光一闪,急切地追问道:“张先生,您的意思是说,敏姑姑昨日还在被下毒?”
张友士点了点头,解释道:“醉芙蓉的毒性甚烈,需长期微量投下,才不会被瞧出破绽。”
“昨日?”
贾璋呢喃了一句,瞬间想到了什么,连忙唤来盗骊,下令道:“你立刻去搜查林嬷嬷的房间,还有她这几日待过的所有地方。另外,再派人去东跨院,把林嬷嬷单独关押起来,谁也不准接触。”
盗骊应诺,点了几个盐丁,就大步离开了。
就在此时,赤骥急匆匆地赶来,急声道:“二爷,扬州城的所有药铺我都派人去过了,目前都没有雪莲售卖。”
“都没有,怎么可能?”
贾璋皱了皱剑眉,雪莲固然珍贵,但扬州城乃是南方重镇,不可能一朵都没有吧?
除非,有人刻意作梗!
赤骥解释道:“听药铺的人讲,前几日,有一个神秘富商,买走了扬州城所有的雪莲。”
贾璋眼中寒芒闪烁,哪里有这么凑巧的事儿?
看来,有人是铁了心地要致贾敏于死地呢!
赤骥素来周全,也想出了补救措施,提议道:“二爷,我已经备好了马匹,这就去一趟金陵,一定将雪莲带回来。”
金陵的繁华,比之扬州还要更胜一筹,一定有雪莲在售卖。
贾璋思忖片刻,命赤骥待命,随即寻到正在跟林如海解说病情的张友士言明实情,又问道:“此去金陵,少则三日,多则五日,不知敏姑姑的病情能否等得?”
张友士闻言,思虑良久,最终叹了口气。
“老朽以金针封锁毒性,再用辅药吊命,的确能拖个几日,但是救治林夫人的把握会再降一成。另外,五日之内,必须要将雪莲取来,否则,老朽也回天乏术了。”
贾璋重重颔首,又转头看向林如海。
“林姑丈,侄儿打算亲自去金陵取药,烦请您给薛家人写个拜帖。”
金陵四大家族中,薛家是皇商出身,买卖铺子遍布四海,去薛家求购雪莲乃是最快、最方便的途径。
而想要见到薛家的主事人,并得到他们的倾力相助,单凭自己的身份是远远不够的。
虽说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但那指的是人家嫡系主脉,跟他这么个支脉破落户可没多大关系。
因此,他需要打着林如海的名义去才行。
且不谈林如海如今的官位权柄,单单他贾敏夫君的身份,就足以让薛家人笑脸相迎,全力援手。
林如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很快就写好了拜帖,递给贾璋,叮嘱道:“璋哥儿,一路小心,你姑姑的身家性命,就拜托给你了。”
“璋,必不负所托。”
贾璋接过拜帖,查看了一下后,用防雨布袋贴身收好,快步走了出去。
林府外,赤骥早就准备好了蓑衣和斗笠。
贾璋穿戴齐整后,翻身上马,带着赤骥和十名骑卫,冒着细雨直奔金陵。
其实,去金陵的话,走水路才是最佳路径。
不仅舒适,而且速度最快,顺风顺水的话,一日即可抵达金陵。然而,水路受天气、风力的影响太大,且可能会发生拥堵。
万一被堵在茫茫江河,那可就彻底坏了。
因此,贾璋选择走陆路,沿途换马,不恤体力,虽辛苦了些,但也能在一日内抵达金陵。
一日后,贾璋一行人抵达金陵城。
入城后,贾璋命随行的属下按照分配好的区域,挨个药铺去询问。
“若有雪莲的消息,即刻来城南金鳞街薛家府上寻我。”
虽然拜访薛家,是最省时省力的购药途径,但贾璋也没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薛家身上,若是属下能直接在金陵药铺中买到,那就再好不过了。
众人应命,循着方位奔向金陵城的各处药房。
之后,贾璋带着赤骥一路来到城南的金鳞街。
金鳞街是薛家祖宅所在,背靠秦淮支流,东临漕运码头,西接绸缎商市,占尽水路商机,常年有商贩走卒奔走吆喝,尽显喧嚣和富贵。
贾璋牵着马,走过青石板铺就的斑驳街道,来到薛家大门前。
递上拜帖,报上林如海和贾敏的名号后,门子不敢怠慢,客客气气地将他们请入府上,安置在客厅内。
不多时,一个身着宝蓝色锦袍的中年男子领着一个少年来到客厅。
见到二人后,贾璋瞬间就给他们的身份对上了号,拱手施礼,道:“贾家金陵二房贾璋,见过薛二叔、蝌兄弟。”
中年男子略感诧异,原以为来的林氏族人,没想到是贾家的子弟。不过,他毕竟常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诀窍,笑道:“原来是璋哥儿,近来可好?”
一番虚言客套后,贾璋直入主题,言称急需天山雪莲治病,扬州一时买不到,所以来薛家求购一株。
“这事儿简单,咱家铺子里常年有备。”
薛二叔笑呵呵地应了下来,随即召来一个管事儿,让他尽快去店铺里取来。
“多谢薛二叔。”
贾璋躬身致谢,悬着的心弦终于放松了下来。
接下来,二人又是一番攀谈。
经过短暂的接触,薛二叔发现贾璋进退有度、气度不凡,忍不住啧啧称奇,尤其是了解到他只身下扬州,得了林如海夫妇青睐时,心中更是羡慕不已。
若是薛家的儿郎有此能为,那该多好?
想到此处,他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侄儿薛蟠的那颗大脑袋。
哎,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一个时辰后,薛家的管事儿两手空空地回到客厅,面色尴尬地看向薛二叔。
瞧见这一幕,贾璋心中不由地一沉。
这是,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