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声名远扬(1)
文韵阁坐落的天枢峰,往昔向来云雾缱绻,静谧且清幽,唯有那山间清脆的鸟鸣,与松涛阵阵相互和鸣,宛如尘世之外的桃源。
可如今,整座山峰仿若一头从沉睡中惊醒的远古巨兽,周身云雾剧烈翻涌,似有灵智般,为即将拉开帷幕的盛事而肆意躁动。
往昔鲜有人至、静谧得近乎荒芜的山道,此刻却被来自星落大陆各个角落的修行者挤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犹如一条蜿蜒盘踞、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瞧那手持铁剑的寒门修士,身着的衣衫破旧不堪,上面补丁摞着补丁,却难掩他们眼眸中燃烧的坚毅光芒。
他们背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行囊,一步一个脚印,历经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而来。每一步落下,都饱含着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只为能踏入文韵阁,追寻那一丝能改写自身命运的神秘力量。
再看那些身着玄袍的家族子弟,身旁紧紧跟着训练有素的仆从,举手投足间带着世家大族特有的矜贵与傲气。
然而,当他们抬眼望向文韵阁那巍峨的楼阁时,眼底深处仍难掩对阁内神秘力量的热切向往。
还有那些独来独往的散修,此刻正威风凛凛地驾驭着奇珍异兽,所乘灵兽形态各异,或长着斑斓羽翼,或周身环绕奇异光芒,它们的阵阵嘶鸣声,与周围人群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别样的乐章。
一时间,各色人物如百川归海般,纷纷汇聚在阁前广场,将这片开阔之地围得密不透风,那壮观场景,丝毫不逊色于星落大陆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庙会。
人群之中,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修士,高高举起一块写有“求见传承者”四个大字的木牌,他的手臂因长时间高举而微微颤抖,却依旧咬牙坚持着。
只见他不断踮起脚尖,目光急切地在人群缝隙中张望,口中念念有词:
“听闻传承者身负通天彻地之能,此番若有幸得见一面,即便即刻身死,也了无遗憾!”
不远处,一个年幼的孩童骑在父亲宽厚的肩头,小手兴奋地在空中挥舞,奶声奶气地叫嚷着:“爹爹,爹爹,文韵阁的使者真的会像鸟儿一样飞吗?”
父亲满脸笑意,抬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眼中满是慈爱与对这场盛会的期待。与此同时,天空之中,各式各样的飞行法器如繁星般悬浮着。
有的飞剑周身流光溢彩,飞行时划出一道道绚丽轨迹;
有的飞舟古朴厚重,一看便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还有些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法宝,神秘莫测,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它们静静悬于空中,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默默等待着阁内的通报,仿佛下一秒,就能开启一场惊天动地的传奇。
在广场的一隅,三位来自边陲小镇的少年互相扶持,衣甲破碎,满是征尘。
为首的少年紧攥拳头,对同伴说:“咱们一路千辛万苦才到这儿,无论如何,都要加入文韵阁,习得强大的文韵之力,往后便不必再受那些恶霸的欺负!”另外两人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希望。
正说着,一只浑身燃着幽绿火焰的飞鸟突然从天际俯冲而下,目标直指他们。
为首的少年迅速抽出腰间短刃,大喝一声:“小心!”三人背靠背,严阵以待。
好在飞鸟只是虚晃一招,在众人惊呼声中,朝着广场中心飞去,徒留惊魂未定的少年们。
东侧高台上,某小门派的长老带领三十余名弟子,郑重地捧着门派典籍。
长老望着文韵阁的大门,感叹道:“我派式微,屡遭强敌欺压,如今文韵阁重现,若能得到庇佑,或许还有振兴的希望。”弟子们同样满怀期待,盼着能在文韵阁中开启新的征程。
就在这时,高台下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原来是几个心怀不轨之人,妄图抢夺弟子手中的典籍。
长老神色一凛,低喝:“保护典籍!”弟子们迅速围成一圈,将典籍护在中间,与那些不速之客对峙起来。
一番争斗后,在广场守卫的协助下,闹事者被制服,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在人群边缘,一位神秘的蒙面人来回踱步,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魔气,每走一步,地面便留下淡淡的黑色脚印。
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低声自语:“文韵阁的崛起,恐怕要坏了大人的计划,我得设法探清虚实。”
他的存在,如同隐藏的炸弹,给热闹的场景添了几分不安。
此时,广场上的喧闹声愈发高涨,有关文韵阁的传闻不绝于耳。
“听说文韵阁的使者能以诗词为剑,轻松斩杀强大的妖兽!”
“没错没错,十二生肖使者个个神通广大,一招就能灭掉一群妖兽!”这些传言在人群中迅速扩散,让众人对文韵阁更加向往,也让文韵阁的神秘色彩愈发浓厚。
文韵阁议事厅内,穹顶垂落的十二盏生肖烛台宛如十二尊守护神兽,兽首衔着的烛芯突然爆发出夺目光芒。
赤色烛火如活物般翻涌,在墙面上投下扭曲的光影,二十八星宿图中的青龙、白虎仿佛要破壁而出,缠绕的云纹被映照得如同流动的星河。
长桌由千年玄木所制,表面密布着天然形成的符文脉络,此刻在烛光下泛着幽蓝微光,堆积如山的文书竹简上,墨迹未干的批示还在散发着淡淡灵气。
林诗韵指尖抚过《文运通典》古朴的封皮,暗金色的“文韵”二字突然如同活物般游动,烫得她掌心发麻。
四周的空气不知何时变得粘稠起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挤压着整个空间。
她抬眼望向环形排列的十二张兽首座椅,子鼠使者的银甲在烛火下冷得像淬了冰,丑牛使者的青铜巨斧斜倚在椅旁,斧刃上残留的战斗痕迹在光影中忽隐忽现,昭示着曾经的惨烈。
“每日求见者逾千人,若无章程,文韵阁恐生乱象。阁外鱼龙混杂,幽冥殿怕是早已盯上这个机会。”她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惊得梁间栖息的灵雀扑棱棱飞起,带落几片积尘。
寅虎使者腰间的虎符嗡鸣渐急,符文闪烁间,竟在地面投射出一只咆哮的虎头虚影,震得青砖微微发颤。
“当设‘天罗堂’!”子鼠使者如银色闪电跃上桌面,他身后拖曳的残影在烛火中拉出长长的光带。
银甲表面篆刻的星轨图随着动作流转,与烛火交相辉映,竟在地面形成一张旋转的星图。
双爪展开的密探名单上,朱红批注渗出丝丝血光,那是用灵犀血书写的警示标记,记录着可疑人员的详细信息。
丑牛使者的哼声震得烛泪迸溅,他身旁的青铜巨斧突然发出共鸣般的嗡鸣,斧刃上“开天”二字泛起土黄色光芒。
“仅凭几张纸,就能断定善恶?这未免太过草率。”他的声音像闷雷,震得长桌上的竹简簌簌作响。
子鼠使者尾巴甩出,金色火焰燃起的刹那,烛台的光芒骤然收缩,议事厅陷入短暂的黑暗,唯有燃烧的名单在幽暗中划出诡异的光痕。
“宁可信其有!”子鼠使者的尖啸刺破黑暗,烛火重新暴涨,将他周身的银色战甲照得如同白昼。
他的瞳孔泛起幽蓝光芒,身后浮现出十二道若隐若现的鼠形虚影,“幽冥殿影卫能化雾无形,若让他们混进修者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落下,空气里弥漫的紧张感几乎凝成实质,众人能清晰听见彼此急促的呼吸声。
丑牛使者猛然起身,带起的气浪掀翻了手边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