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通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院长

山上的阳光正好,晚春的风在演武台上的少年们身上拂过。

分院内的弟子只觉得血骨发凉,台上腰间悬挂飞剑的卢毅太过耀眼。

他就这样站在这里,令所有人低着头,不敢去看那面貌。

王玄云出门了,不在分院。

张明苦在养伤。

秦真久久不出。

卢毅哼了一声,面容中带着不屑,转身就要走的时候,有一封剑书破空而来。

“一封剑书?”

他本想将剑书扔掉,但是见到秦真二字,冷笑一声。

“好大的架子,莫非是想要我来去见他?当以为自己是谁?真当着分院当中没有人可以制衡住他的吗?”

伴随这一声,场上的记名弟子纷纷望去。

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一封剑书。

秦真的实力有目共睹,可对方与他一样都是第一次回光的修行者,不但没有尊敬,甚至毫不重视。

卢毅将剑书打开,良久过后,双手颤抖,将剑书好生折叠,恢复原样后,叹道:

“珠玉在侧,自觉形秽!”

说完,他看向了远方,那里是秦真的住处。

从始至终,卢毅的元神便锁定在了那里,期待着一个少年手持长剑与自己大战。

等到最后的便是这封剑书,这使得他勃然大怒,尊严受到了挑衅。

这要是换做之前,他早就来到秦真的住处,哪怕违反离山的规定,也要好好的与其较量一番。

只是,在见到这封剑书的时候,卢毅发自内心的折服。

在他离开之前,留下了最后一句喃喃自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起码我就知道一个人比你剑术更高。”

这句话像是他说给秦真的,又像是说给自己的。

待他走后,所有人纷纷上前,将那封剑书打开,却发现上面只写了一个字。

“剑。”

……

……

“你就这么确定凭借一封剑书就能让他离开?”宋静竹不解。

这种剑修的交流方式很奇怪,两个人修为都一样,对方仅仅只是见到了一个字便甘愿认输。

秦真想了想,“剑术。”

“剑术?”宋静竹重复了一遍,还是没有理解。

“不以修为论高低,不以实力争高下,只论剑术,只论剑道。”秦真说道。

……

……

第二天,分院的院长召集了所有后天三重以上的学徒。

秦真来得最早,闲着没事就开始练起了剑。

冥想是不能的了,院长是先天之上的强者,自然可以看出修炼功法的内核,看穿《阴符经》。

院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不知道,就见过几次面,平时几乎都是在离山外,四处闲云野鹤。

今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将所有人都叫到这里,现在距离大比只剩下了两个月。

距离取灵果的日子也不出三天了。

这种时候应该是要闭关,好好修行,争取在大比之前修为更高些。

不多时,张明苦来了,秦真见此问道:“张明苦,你知道院长叫我们来干什么吗?”

他看着早早就到的秦真疑惑,不过转而一想,这是他第一次来,也就释然了。

“院长喜好读书,每年的大比前都会秘密召集后天三重以上的修行者,带领去他山外的小书院。”

“书院?”秦真轻声低语。

张明苦点了点头。

“院长是个儒家修行者,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书就是全部的意义了,平时也基本都是在山外的书院内。”

怪不得在院内见不到,院长殿就在长老殿不远,秦真每次路过的时候,院长殿的门都是紧紧闭住。

离山对于经文典籍看的很严,口诀几乎都是口口相传,季明影之前传给他的《阴符经》便是坏了规矩。

主经每个字符都有着灵力包裹,莫要说外门弟子了,即便是内门弟子都要掂量掂量,敢不敢将其抄录。

很有可能就是那位霞云峰峰主的授允。

张明苦继续说道:“这是一个好机会,你还没有修炼正统的经文,这几天正好可以在他那里观上一观。”

“正统经文?院长就连这些东西都随意传授吗?”

秦真听到这句话微微张嘴。

“院长就是因为不喜欢离山的规矩,所以就在外面建立了小书院,他认为书籍应该有教无类,书院里面的经文功法也都是他自己收集抄录的。”

“离山就不管吗?”

“管不了,院长老人家很执拗,离山有大人物说了他很多次,甚至险些翻脸,但都无济于事。”

张明苦打了个哈欠,他有些累了,很明显,昨晚画符又熬夜了。

秦真点了点头,心里的大山落下了,他可以在里面找到一本类似于《阴符经》的功法,将其掩饰,甚至转化,这样到时候进入外门就可以避免那些琐碎的规矩了。

“你也多休息休息,别到时候累坏了。”他嘱咐道。

张明苦只是露出腼腆的笑容,什么也没有说。

没过多久,到场的学徒越来越多了。

四周的学徒议论纷纷,这里面有不少和秦真一样的人,都是第一次被秘密召集,现在纷纷询问别人。

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院长大人叫他们来做什么。

盖云就坐在不远处,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只是目光从始至终都放在秦真身上。

秦真自然是注意到了,王玄云先前多次的提醒让他有了一丝芥蒂,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前的时候。

一个穿着麻袍老人带着宋静竹走来。

宋静竹的打扮不像是先前那般华丽,只是一身简单的衣袍,不过这依旧难以掩饰其容貌,清冷的气质令在场不少的弟子愣了小会儿。

在他们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人,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忽然,一阵咳嗽声传来,这时众人才想起院长。

秦真在一旁仔细的打量着,每一个分院的院长都极为不俗,实力相较于内门那些的长老也不逊色多少。

尤其是在离山这种地方,一位儒家修行者简直要比修炼旁门左道的还要少。

其他院的院长他不是没有见过,身居高位,见面便会有一阵强烈的压迫感袭来,迫使他们这些学徒不得不低头。

老人容貌寻常,身体颤颤巍巍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丝毫没有强者的风范。

只是,他的眼孔极深,若是在侧面看去,就像是深渊般,可以吞噬人的心神,但正面看去,那就像是一片海,一片湛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此人便是姬礼,一位分院的院长。

秦真没有忘记,眼前这人不是寻常老爷爷,是一位绝顶的高手,在外界已经是可以开门立派的强者。

老人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架子,就这样看着在场的十九位后天三重以上的学徒,微微点头。

离子殿十四人,算上秦真,今年总共有五人达到后天三重。

众人回过神来,纷纷对着眼前的老人行礼。

“见过院长。”

“无须多礼,你们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今日前来想必也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姬礼的手里拿着本书,和蔼道: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书,不能没有书院,书便是世界最伟大的创造。”

没有人反驳,或者说,没有人敢反驳。

离山待久了,这些弟子已经很久没有碰到书了,对于书的概念有些依稀。

老人开始絮絮叨叨个不停,左说一句,右说一句。

很符合弟子们心里儒家先生的印象。

“在出来离山做院长之时,我会注意到院里的银杏树兀自地落叶又被寂寞地扫进垃圾箱,内心升起健康或消极的想法、情绪或冲动,敏锐又快速发现钻出泥土的这朵‘蘑菇’。”

“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我要把土壤清除,我不允许我的心里再长出这种蘑菇,现在,我想生命这本书,不仅仅等着我去填补主角的空白,许多遇见也已成诗成篇……”

终于,他停顿了下来,看着所有弟子,微笑道:“你们的生命像是一本书,需要你们去填充,更像是一株小树长成通天大树的过程,也许只需要我浇浇水,未来就会升起不一样的人生呢?”

……

……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银杏树下的盖云站了起来,他伸了一下懒腰,看着要开花的银杏树,许久也没有说话。

很快,王玄云的父亲便来到了他这里,看着一脸惆怅的盖云问道。

“你……看到我家的猫了吗?”

盖云转过头,白了他一眼:“你的猫丢了,为什么要来找我?”

“我家猫很听话,基本全天都不会动,也不知道是哪个祖坟爆炸的老家伙,给我家猫偷走了,千万不要让我找到他!”

王长老咬牙切齿。

他就闭个关,刚刚出来,猫不见了,这找谁说理去?

盖云想到方才秦真身上的一簇白猫的毛,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王长老,叹了口气。

王长老不解,但是看这带着怜悯的表情一时间找不到北,有些瘆人,干脆转移话题。

“秦真的事情怎么样了?”

盖云笑道:“万事俱备,只需要时间到了就行。”

王长老点点头,将准备好的五行灵液放好,又拿出了一枚品色上乘的丹药,冷冷道:

“这是‘离云丹’,可以帮助你稳固先前的境界,虽然不至于重塑根基,可也能让你破关的机会更大一些。”

……

……

离山脚下数十里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山脚下有一个小村长,村庄的附近有座不大不小名为“秋实”的书院,书院中有个老爷爷,平时喜欢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

书院给人一种极为安静的感觉,每一间书舍都是平檐,每一间书舍间都有着掩雨廊,可以直通地点。

今日,书院的院长姬礼带着离山的学徒弟子们来到了这个小书院。

走进小书院,迎面而来的便是教室,里面有着十多套桌子配椅子。

教室的旁边的是图书馆,也就是他们此行的目标,里面摆放着的图书要是放在外面,可以使得不知多少人来大打出手。

但是,在这间小书院中,可以肆意浏览的却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少女。

他们并不比秦真他们小上几岁,如今站成一排,看着眼前的大哥哥大姐姐瞳孔中带着好奇。

有年长的替他们解释,这些人是院长爷爷的弟子,现在是来读书的。

姬礼看着离山的学徒们笑着说道:“你们自己先去参观参观,我和他们说一下。”

他们自然指的是这间院子的学生们。

十九位离山的学徒三两成群,各自结伴,参观这座书院。

只有秦真一个人,看着孤零零的,但却是他自己一个人特立独行。

众多弟子想和他搭话,但是一想到传闻中的秦真,便打起了退堂鼓,不敢上前。

秦真就这样,安静地小道中行走。

此时正值午时,阳光很毒。

不知走了多久,这个长长的走廊终于到了尽头,在不知不觉中,也来到了这间小书院的尽头。

眼前不是挤在一起的建筑,此时一片开阔,种着不少郁郁葱葱的绿植,绿植的中心有一个小湖水,别有一番风味。

秦真不知不觉便走了进去,水中养着几条大肥鱼,林子还有不少鸟虫的叫声。

不像是在离山那时山间动物的嘈杂,绿荫下,抚平急躁的内心,使其恢复平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秦真见此,不由得想到陶渊明的诗词,忍不住感慨。

竹林的小道通向了一座小木楼,这间木楼仅仅只有两层,没有多余的建筑,十分朴素,与离山分院的院长殿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木板上有微弱的清风拂起。

这是浩然正气。

秦真曾经在抱石县知县程心亦身上感受过,只不过相对于那种肃杀的阳刚,这种正气令人如沐春风。

在没有得到允许,秦真没有上前将木门打开,只是一屁股坐在石板上,情不自禁的开始运转《阴符经》。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他醒过来后,姬礼就坐在不远处的摇椅上,就这样平静的看着他,微笑道。

“霞云峰的《阴符经》,不错,修炼的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