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封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姜尚智辩,稳固朝纲

西岐王宫的青铜巨鼎中,沉水香正腾起袅袅青烟,在晨光中勾勒出蟠龙柱的倒影。姜子牙手持玉笏立在丹墀之下,玄色道袍上的云雷纹随呼吸轻轻起伏,目光扫过殿中交头接耳的诸侯——北伯侯崇应彪的甲胄还沾着冀州的风雪,东伯侯姜文焕的腰间玉佩刻着东夷玄鸟,唯有申公豹的紫绶金章在廊柱阴影里泛着冷光。

“诸位大人,“太宰散宜生的声音打破寂静,“今日朝会,首议东夷贡品截留一事。“话未说完,崇应彪的铁拳已砸在青铜案几上,兽首衔环的桌角竟被生生砸出凹痕:“姜子牙!我北路军在冰天雪地中护送贡品三月有余,为何到了朝歌却只剩半车?“他的豹纹披风随动作扬起,露出内衬上染着的血渍,“我部二十三名弟兄,皆死于护送途中!“

殿中哗然。姜文焕的玄鸟玉佩叮当相击,他抚着剑柄冷笑道:“北伯侯的人马在太行山遇袭,怎的矛头直指相父?莫不是有人想借题发挥?“话音未落,申公豹已从班列中缓步走出,广袖流云纹在石阶上投下蛇形阴影:“非是借题,实乃事有蹊跷。“他的目光扫过姜子牙,眼角的朱砂痣在晨光中妖异非常,“听闻相父之侄姜叔牙,正掌管孟津渡口的漕运?“

姜子牙的玉笏轻轻点地,玄色道袍无风自动:“申大夫是说,本相纵容亲属截留贡品?“他转身望向崇应彪,眼中似有星河流转,“北伯侯可曾查过,遇袭之处的山壁上,是否有东夷狼图腾的刻痕?“崇应彪一愣,拳头渐渐松开:“确有此事,难道......“

“不错,“姜子牙的声音陡然清亮,“这正是东夷余孽的惯用手段。他们先在太行设伏,再将贡品转运至孟津,却不知孟津渡口早有我西岐暗桩。“他抬手击掌,殿外兵士抬上两个檀木木箱,箱中金银珠玉闪烁,却混着几支雕着狼首的箭矢,“昨夜子时,暗桩已在黄河滩涂截获贡品,顺带擒获三十名东夷细作。“

申公豹的朱砂痣猛地跳动,广袖中的手指暗暗掐诀:“即便如此,相父重兵在手,又兼管漕运、刑狱,“他忽然望向姜文焕,“东伯侯难道不觉得,相父之权已逾礼制?“姜文焕的手按在剑柄上,玄鸟玉佩的流苏轻轻晃动,殿中气氛骤然紧张。

姜子牙转身面对姜文焕,忽然露出苦笑:“东伯侯可还记得,令尊东伯侯姜桓楚在朝歌殉难时,曾托人带给我一封血书?“他从袖中取出泛黄的丝帛,上面血字斑驳,“那是用东夷狼毫所写,笔锋间藏着东夷二十一处密道的方位。“姜文焕的瞳孔骤然收缩,玄鸟玉佩“当啷“落地:“你......你怎会有此物?“

“因为令尊在临终前,“姜子牙的声音低沉如暮鼓,“将东夷的布防图缝在贴身衣甲里,又让心腹死士冒死送来西岐。“他望向申公豹,后者的广袖已渗出冷汗,“而泄露姜桓楚行踪的人,正是当年在朝歌担任中大夫的——申公豹申大人。“

殿中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申公豹的朱砂痣此刻如滴血一般,他忽然仰天大笑:“姜子牙,你空口无凭,竟敢构陷本官?“话音未落,殿外突然闯入一名带伤的兵士,扑通跪在丹墀下:“启禀相父!孟津渡口擒获的细作,已招认是受申大夫府中门客指使!“

申公豹的笑容戛然而止,广袖中的掌心已全是冷汗。姜子牙缓步走到他面前,玉笏轻轻点在他胸前的金章上:“你以为,用东夷的狼图腾混淆视听,再挑拨诸侯与本相的关系,便可乱我西岐朝纲?“他忽然转身,面向全体诸侯,“诸位可知道,申公豹为何急于让贡品案不了了之?“

殿中寂静如死。姜子牙抬手一挥,殿后转出几名白发老臣,皆是当年从朝歌逃出的旧臣:“这是当年在鹿台任职的太史令,“他指向左边的老者,“他亲眼看见,申公豹将东夷进献的夜明珠,转献给纣王的宠妃妲己。“又指向右边的老者,“这是司农寺的主簿,他手中的账册,记着申公豹私扣的二十万石军粮。“

申公豹的身体猛然摇晃,广袖中的法器“当啷“落地。姜文焕突然捡起地上的玄鸟玉佩,大步走到姜子牙面前,抱拳深深一揖:“相父胸怀若谷,文焕险些中了奸计!“崇应彪也抱拳施礼,甲胄上的积雪簌簌而落:“末将鲁莽,还望相父海涵!“

姜子牙连忙扶起二人,玄色道袍的袖口拂过崇应彪甲胄上的冰棱:“北伯侯镇守北疆,东伯侯安抚东夷,皆为西岐柱石。“他忽然提高声音,望向殿中诸侯,“今日之事,非是本相与申公豹的私怨,而是有人妄图分裂诸侯,重蹈纣王覆辙!“

殿中诸侯纷纷拱手,山呼“相父英明“。姜子牙转身望向申公豹,后者正被武士押解,眼中满是怨毒:“申公豹,你可知罪?“申公豹忽然狞笑,朱砂痣在脸上扭曲如蛇:“姜子牙,你以为除掉我,就能稳坐相位?朝歌的飞廉、恶来,还有东夷的君长,都在等着取你项上人头!“

“正因如此,“姜子牙的声音忽然变得温润如春风,“本相才要在朝纲初立之时,与诸位大人约法三章。“他抬手击掌,四名礼官抬上青铜鼎,鼎中清水倒映着殿中烛火:“其一,诸侯纳贡,必经三公会审,杜绝中饱私囊;其二,军粮调配,需持虎符与账册双验;其三,百官任免,当考其德行、功绩、才学三者。“

崇应彪拍案叫好,豹纹披风上的积雪落入鼎中,激起细小涟漪:“相父此策,直追成汤先王!“姜文焕轻抚剑柄,玄鸟玉佩重新挂回腰间:“有此三章,西岐必能上下一心,共伐无道!“殿中诸侯纷纷附议,青铜案几上的酒盏随之轻颤,如应和着这股同心之声。

申公豹被拖出殿外时,回望姜子牙的目光已从怨毒转为惊恐——他忽然发现,这个曾在渭水垂钓的老者,此刻站在丹墀之上,玄色道袍上的云雷纹竟与殿顶的蟠龙柱隐隐呼应,仿佛天生便是这西岐朝堂的主人。

暮色降临,姜子牙独坐丞相府的演武场,望着天边的启明星。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散宜生捧着账册走来:“相父今日在殿中,为何不直接提及申公豹与截教的勾结?“姜子牙轻抚长须,眼中映着星光:“时机未到。今日若说破截教,反让诸侯以为我们党同伐异。“

散宜生恍然大悟,账册上的字迹在月光下清晰可见:“相父是想先稳固朝纲,再逐一剪除奸佞?“姜子牙点头,忽然望向演武场东侧的校军场,那里灯火通明,士卒们正在演练“六韬三略“:“朝纲不稳,则内忧不止;内忧不止,则外患难除。申公豹不过是个棋子,背后的截教势力,才是真正的毒蛇。“

夜风拂过,道袍上的云雷纹轻轻摆动,如同水面上的涟漪。姜子牙忽然起身,玉笏指向天际:“你看那启明星,虽孤悬夜空,却能指引万千星辰。西岐的朝纲,便如这启明星,只要根基稳固,自能引来群星环绕。“

散宜生望着姜子牙的背影,忽然想起初见时,这个在渭水垂钓的老者曾说“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如今看来,这“直中取“的智慧,从来不是刚直硬怼,而是如同太极,以柔克刚,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织就一张刚柔并济的大网。

是夜,西岐王宫的九鼎再次燃起沉水香,青烟顺着蟠龙柱蜿蜒而上,最终融入星空。朝歌的密探快马加鞭,将今日朝会的消息送往纣王的鹿台,而在那熊熊燃烧的酒池畔,妲己的狐耳轻轻颤动,手中的玉杯“当啷“落地——她忽然意识到,那个曾被纣王视为“逆臣“的姜子牙,如今已在西岐扎下了根,如同太行山上的古松,任他风雪交加,依然巍然不动。

三日后,姜子牙在丞相府设宴,遍邀诸侯。席间,他亲手将象征兵权的虎符交给崇应彪,将管理东夷的节钺递给姜文焕,玉笏轻点案几:“诸位大人,今日之西岐,非是某一人之西岐,而是天下共主之西岐。“他的目光扫过诸侯们信服的面容,忽然想起在朝歌见过的百姓——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民众,那些在纣王暴政下瑟瑟发抖的身影。

酒过三巡,姜文焕忽然起身,举杯望向姜子牙:“相父,文焕有一事不明。当日在殿中,您如何得知申公豹与东夷勾结?“姜子牙放下酒盏,眼中闪过回忆:“当年在朝歌,我与令尊曾在鹿台后苑密谈。他说,东夷的狼图腾,只会出现在两种地方——胜者的战旗,或是败者的坟头。而申公豹的玉佩上,恰恰刻着狼首。“

殿中响起恍然大悟的叹息。崇应彪忽然捶胸大笑,豹纹披风上的银饰叮当作响:“相父这招,可是'见微知著'?“姜子牙抚掌笑道:“非是见微知著,而是纣王失道以来,天下诸侯谁不盼着明主现世?申公豹之流,不过是逆天而行的跳梁小丑罢了。“

宴席在月色中继续,姜子牙的目光却投向远处的岐山。那里的周原上,百姓正在开垦良田,孩童们追逐着流萤,如同追逐着希望的光芒。他知道,今日的朝会,不过是稳固朝纲的第一步,前方的路,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只要君臣一心,百姓归心,这西岐的朝纲,便如那九鼎中的沉水香,虽历经焚烧,却愈发香气四溢,直透九霄。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岐城头时,姜子牙再次登上观星台。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看见一只玄鸟从东夷方向飞来,落在殿顶的蟠龙柱上。玄鸟长鸣,声震四野,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一个君臣相得、百姓安居、朝纲稳固的时代,一个足以取代纣王暴政、重立人间正道的时代。

他轻抚腰间的打神鞭,鞭上的云雷纹与道袍上的暗纹相映成辉。在这晨曦中,姜子牙忽然明白,所谓稳固朝纲,从来不是靠权谋术数,而是靠一颗公心,靠对天下苍生的担当。正如他在渭水垂钓时所悟:“钓者,钓天下也。“今日的朝会,不过是他钓起的第一尾大鱼,而真正的天下,还需他与西岐君臣共同耕耘,共同守护。

观星台下,散宜生正指挥吏员整理朝会记录,竹简碰撞的声音如同春蚕食叶。姜子牙望着这一切,忽然轻笑出声——申公豹的挑拨,不过是朝纲稳固过程中的一阵微风,而他,早已在这微风中站稳了脚跟,为西岐的大船掌稳了航向。接下来的路,或许还有惊涛骇浪,但他坚信,只要人心不散,朝纲不坠,这大船必将抵达那片海晏河清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