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类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也很多。根据茶树品种、茶叶形状、烘焙温度、发酵程度、萎凋程度、新茶与旧茶、茶叶采收季节等标准,可以对名目繁多的茶品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茶、亲近茶。
传统六大茶系
一茗一茶香,一味一人生。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分类也有很多种,但最为广大茶友认同的茶叶分类法就是按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类。于是,就有了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六大茶系。
以茶树品种分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的主要性状和特性,即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期分为三个分类等级,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依茶树树型来分,根据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树型。
依茶树成熟叶片大小来分,有特大叶品种、大
依茶树发芽期来分,有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三类。
以茶叶形状分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但茶叶种类齐全,茶叶名称优雅别致,而且诸多茶叶更有千姿百态的外形。
长条形茶。外形呈长条状,如绿茶中的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红茶中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黑茶中的黑毛茶、六堡茶,乌龙茶中的水仙、岩茶等。
卷曲条形茶。条索紧细卷曲,如绿茶中的洞庭碧螺春、高桥银峰。
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如绿茶中的龙井、旗枪茶。
针形茶。外形似针状,如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绿茶中的南京雨花茶和安化松针等。
圆形茶。外形像圆珠形。如绿茶中的涌溪火青、平水珠茶、蟹目香珠等。
螺钉形茶。茶条顶端扭转成螺丝钉形,如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等。
片形茶。有整片形和碎片形两种。前者如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后者如绿茶中的秀眉等。
尖形茶。外形两端略尖,如绿茶中的太平猴魁等。
颗粒形茶。形状似小颗粒,如红茶中的碎茶等。
团块形茶。毛茶复制后经蒸压造型呈团块形状,又分为砖形、碗形、饼形、枕形等。砖形茶如黑茶中的黑砖茶、花砖茶等;碗形茶如绿茶中的沱茶;饼形茶如黑茶中的七子饼茶;枕形茶如黑茶中的金尖茶。
以烘焙温度分
茶叶烘焙可以降低其含水量,而且此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还能使茶产生自然甜味。茶叶按烘焙温度的不同,分为生茶、半熟茶、熟茶三类。
生茶。烘焙温度低,以保留坯茶原有的清香口味。一般来说,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苦味,色味、汤色较浅,也有的呈黄绿色。
半熟茶。烘焙温度较高,品茗时有口感厚实、滋味醇厚、回甜生津等品质特征,而且茶品色泽褐红,叶底完整,耐冲泡。
熟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烘焙,此制作工序可以改变部分茶性。熟茶口感浓稠水甜,无苦涩味,而且耐冲泡。
以发酵程度分
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工艺就是发酵。借助发酵,茶叶会由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且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茶叶按其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三类。
不发酵茶。此茶制作过程中不经发酵,直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绿茶、白茶、黄茶均属不发酵茶。
全发酵茶。全发酵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而全发酵茶就是在茶叶发酵时让其尽情发酵。红茶、黑茶属全发酵茶,红茶因其干茶颜色与茶汤色泽呈红色,故名“红茶”。
半发酵茶。此茶即乌龙茶类,又称为青茶,既有不发酵茶(如绿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
以萎凋程度分
萎凋又称“萎雕”,是制茶的一道工序,是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其呈萎蔫状态。经过萎凋这一过程,可使鲜叶产生清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并增强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
不萎凋茶。不萎凋茶包括绿茶、黑茶、黄茶,绿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黑茶则是不萎凋后发酵;而黄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黄茶是杀青后闷黄再补足发酵的)。
萎凋茶。萎凋茶则有白茶、红茶、青茶、红茶等。其中,白茶萎凋程度最重,鲜叶含水量要求降至40%以下;红茶萎凋程度次重,鲜叶含水量降至60%左右;青茶萎凋程度最轻,鲜叶含水量在68%~70%。
以新茶与陈茶分
“喝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饮茶生活的总结。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茶叶,又该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呢?
观色。在茶叶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影响,会引起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这就使优质绿茶的色泽逐渐由原先的青翠嫩绿变得枯灰泛黄,红茶也会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此外,好的茉莉花茶汤色金黄,而颜色重,甚至发红的多半是陈茶。
品味。鉴别茶叶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品。一般来说,优质新茶味道醇厚,而陈茶滋味淡薄。这是因为陈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会产生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缩合物,这样就会减少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从而使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另外,受茶叶中氨基酸氧化作用的影响,优质新茶品起来滋味鲜爽,而陈茶往往变得较为“滞钝”。
闻香。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有醇类、酯类、醛类等。然而,在茶叶的储藏过程中,这些香气物质很容易挥发,而且还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茶叶保存时间的延长,其香气会由浓转淡,香型也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变得低闷混浊。
以茶叶采收季节分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茶叶也会有差异,比如说,在水分过多的季节,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的茶叶,接受天地的赐予自然较多。因此,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别。
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而且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具有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的品质特征,此时茶品滋味鲜活、香气扑鼻,而且极富保健功效。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即为“春茶”,代表茶品如六安瓜片。
夏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这就相对减少了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尤其是减少了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含量,使得茶汤滋味、香气不如春茶强烈。同时,由于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致使滋味较春茶略苦涩。一般来说,每年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即为“夏茶”,普洱茶就是典型的代表。
秋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过春夏二季的生长、采摘,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而且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一般来说,每年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即为“秋茶”,茶品滋味、香气较平和,代表茶品如铁观音。
冬茶。冬茶是在秋茶采摘完,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此时茶树新梢芽叶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故有滋味醇厚、香气浓烈的品质特征。通常,每年10月下旬开始采制的茶叶即为“冬茶”,代表茶品如冻顶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