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节 批判性思维的力量

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也能替明日的信仰开路。

——罗曼·罗兰


现代社会的新闻自由度越来越高,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多种渠道了解各种资讯。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快速了解资讯,接受各种结论和观点。

我们可以在2分钟内,看到一系列的飞车抢劫案的各种报道,也可以在7分钟内快速了解一部电影。在快速了解和收集资讯的同时,我们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风险:移动互联网上那些振振有词的短文,真的就是言之有据吗?

这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各类专家、各种研究证明似乎总是层出不穷,我们在选择资讯的同时,其实也被资讯选择了。对于很多人,了解资讯的渠道是固定的,阅读习惯也是快速的。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观点甚至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媒体渠道所左右的。它让你关注什么,你就容易关注什么。它引用什么专家的观点,你就容易偏信于此。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果你希望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洞察力,批判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批判性思维拥有一套逻辑完整的思维体系与外在表现的问题,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太过枯燥。但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1.拥有提出关键的系列问题的意识。

2.拥有恰当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拥有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意愿。

提出正确的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在接触各类信息时,我们用批判性思维能够穿越谎言,去伪存真,拨开云雾,直达真相。如果你希望拥有基本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就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它的定义是什么?”

·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 “它的结论到底是什么?”

· “有什么证据吗?”

↘ 它的定义是什么

2015年5月15日,在国务院总理的要求下,三家运营商纷纷出台了流量与宽带的降价方案。消费者看到新闻后欢欣鼓舞。我们先来看看三家运营商在降价方案中的目标。

1.中国移动:预计到2015年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将下降35%以上,网络能力和网络速率将大幅提升。

2.中国电信:预计今年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30%左右,宽带免费提速,每M流量价格降幅近四成。

3.中国联通:降低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20%以上,有线宽带套餐最高降低了近1300元。

多年来,我一直和运营商打交道,所以我不怀疑三家运营商对于降价的诚意。三家运营商其实都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会拿自己公司的声誉开玩笑,更加没有愚弄媒体与大众的勇气。但如果你听到这样的新闻,就觉得你2015年的上网流量费用会降低三成左右的话,我只能说你有点儿一厢情愿。到2016年,很多朋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上网流量费用大幅度下降了。其实,关于三家运营商降价的目标,最大的问题在于“流量综合资费”“流量资费平均降幅”“数据流量综合单价”这三个关键词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它的定义(意思)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往往是被人忽略的,但又经常直指人心。例如,对于“流量资费平均降幅”这个关键词语的定义,可能会有各种解释。如表2-1所示的这种算法,就是我杜撰出来的一种。

表2-1 流量资费平均降幅的一种计算方法

如果“流量资费平均降幅”的定义是所有档次流量套餐的保底价格在2015年相比2014年下降的平均幅度,那么按照上述降价方案,“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到34.8%。但问题是可能大部分用户都是使用1G或者1G以内的流量套餐,而这类套餐的降价幅度大约只有16.7%。

“它的定义(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带来的衍生问题还包括:

· 它的定义是谁颁布(赋予)的?

· 定义如涉及数字,那么它的统计口径是什么?

· 定义如涉及数字,那么它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很容易帮助我们看清各类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商家的宣传广告时,用这一系列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直达问题的本质。

有一次,家里的老人头痛,电视上正在播出某知名品牌的止痛药广告:“我们的止痛药,药效长达12小时。”于是老人要求我们买来给他吃。结果呢?吃药后的30分钟,头痛确实有所缓解,但是4小时后,又开始头痛了。老人家事后大呼上当,觉得是欺诈广告。如果你遇见类似问题,只需问自己一个核心问题:“药效的定义是什么?”可能你也就释然了。

药效,如果按照药物效应动力学来说,即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止痛药的药效长达12小时,是指在12小时内,药物都能产生机体反应。但是不是12小时内都有开始那么好的止痛效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同样的道理,当你看到某运营商的广告中写了“我们的网络信号全国覆盖率达到99%”,就不要以为你可以走遍全国了。因为“网络信号覆盖率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这才是一个核心问题。有很微弱的网络信号的地方,算不算网络覆盖了呢?

当你面对一些虚泛词或者多义词时,“它的定义(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往往能够帮助你拨开云雾,直达核心。

有一次,一个朋友和我抱怨说:“我觉得我去的新公司不好,因为同事之间缺乏沟通。”当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希望的同事之间的沟通是什么样子或者什么形式的?”我的朋友想了一下答道:“那同事之间起码应该经常下了班之后,可以唱唱歌、喝喝茶、吃吃饭之类的吧!”所以,这位朋友的新公司同事之间不能说缺乏沟通,准确来说缺乏的是“他希望的下班后唱歌、喝茶与吃饭”。沟通,其实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虚泛词或者多义词。我们使用的语言极其复杂,如果每个词语只有一个潜在含义,那么我们就能实现迅速快捷且准确的沟通。但很多词语是虚泛词或多义词,我们就需要在沟通之前先确认其定义或含义是什么,类似的虚泛词或多义词包括“自由”“士气”“公平”“氛围”“幸福感”“淫秽”“歪曲”“默契”“理解”等。

除了虚泛词,当你面对一些你不太熟悉的专业名词的时候,也可以用“它的定义(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来帮助思考,例如前文中所涉及的“流量资费平均降幅”“网络覆盖率”和“药效”。

↘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几年前,某知名电视台请了某知名“神医”主持某知名养生节目,该“神医”借助其所写的书籍和电视媒体,提出要“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在某次节目中,“神医”把绿豆的医药效果说得神乎其神,且号称做了实验,最后引用实验数据说“每天喝六大杯绿豆汤的人的感冒概率明显偏低”。这位“神医”最后被查处,但导致的恶果是绿豆价格疯狂上涨(当然上涨的原因很复杂)。

我们姑且假设神医真的做了一个实验:A组人群和B组人群,A组人群每天喝六大杯绿豆汤,而B组人群不喝绿豆汤,假设实验持续进行了6个月,最后发现A组人群感冒的比例确实比B组人群要低。如果上述所有的假设都是成立的,那么是否能说明多喝绿豆汤能预防感冒呢?在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应该问的一个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是: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绿豆汤是否是导致A组人群感冒发生概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绿豆汤的大部分的成分是水,究竟是多喝水导致感冒发病率低还是绿豆?A组人群和B组人群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是否一致?实验信息是否公开,导致有安慰剂效应?这些都是我们衍生出来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在其所著书籍《看不见的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学的知觉错觉:相关不代表因果。

所谓的知觉错觉主要是建立在认识上的三种偏差:

1.人们倾向于把任何事物都归类在经验中已有的模式之内。

2.人们倾向于从巧合发生的时间中寻找因果关系。

3.人们倾向于推测先发生的事情是原因,而后发生的事情是结果。

很多心理学教科书都会要求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冰激凌的消费量与溺水死亡率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冰激凌的消费量提高时,溺水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多;冰激凌的消费低迷时,溺水死亡的人数也在减少。很多人看到这个真实的结论后,会说为了降低溺水死亡的人数,应该禁止销售邪恶的冰激凌!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严格来说,冰激凌的销量与溺水死亡人数的关系只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非因果关系,真正和两者有因果关系的是天气。天气炎热,导致冰激凌的销量提高,同时也导致溺水死亡人数的增加,反之亦然。但很多人具有上述讲的“倾向于推测一件事情是导致另外一件事情的原因”,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帮助我们摆脱认知偏差,更好地梳理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衍生出其他问题,包括:

· 它们之间是相关性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 如果是因果关系,是否是主因?

·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类文章,满天飘着各种观点,人们经常为这样的观点所影响,甚至让这些观点左右自己的判断。很多此类文章乍一看结论明确,言之有据,但其实用批判性思维我们就能发现其中很多推理过程存在着明显的谬误。

人的认知过程是复杂的,其过程主要是通过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判断,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性认知。所谓谬误,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简单来说就是客观事物不足以得出主观的认知结论,通俗来说就是东北话中的“忽悠”。

“推理的过程有没有谬误?”这是判断逻辑关系的核心问题。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对方可能利用这种欺骗手段来影响你接纳他的观点。逻辑学中的谬误包括几十种,在这里仅仅罗列一些生活中和互联网上常见的推理中的谬误,希望读者能够在这个信息迷乱的社会,保持自己的冷静判断,留得一丝清明。它具体包括滑坡谬误、人身攻击谬误、诉诸情感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权威谬误、非黑即白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乱扣帽子谬误等。


◆ 滑坡谬误

“你必须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你就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你也就只能扫大街!你难道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上面这段话读者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小时候被父母或老师训斥过吗?这其实是典型的滑坡谬误。

所谓滑坡谬误,即使用一连串的因果推论,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为“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D……接着就会发生Z”,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允许A发生”。A至B、B至C、C至D……这些因果关系好似一个个“坡”,从A推论至Z的过程就像一个滑坡。

互联网上很多危言耸听的结论经常是用滑坡谬误推导出来的。面对滑坡谬误,你可以随便从一连串的推理中找到一个环节,同样以已发生的事实来作为滑坡谬误的反面例子,以牙还牙地提问:

· “难道只有读了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乔布斯考上了好大学不是也退学了吗?”

· “就算找不到好工作,难道就一定要去扫大街?隔壁的小李自己创业,不是也做得很好吗?”


◆ 人身攻击谬误

“你说不能抽烟,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你在我这个年龄也抽烟!你也是这样!”

“小李,这个市场推广项目你就不要参加了,因为你实在太粗心大意了。”

这是典型的人身攻击谬误,即没有对论证进行有说服力的说明,而是攻击当事人,尤其是当事人的人品或过往的行为。这类谬误的结论通常就是“不能相信某某的看法,因为他自己是个……的人”。破除人身攻击谬误时,可以问以下类似问题:

· “你是针对我还是针对这件事情?”

· “你的意思是只要细心就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 诉诸情感谬误

“你怎么能吃狗肉呢?小狗多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

“法官不应该给他判刑,因为他家人好可怜,如果他坐牢他的孩子就彻底没人照顾了。”

上述都是典型的诉诸情感谬误,即利用对方的情感来替代科学的论述。这类情感包括同情心、怜悯、恐惧、仇恨、厌恶、荒谬、新潮等。在很多互联网事件中,如果当事人容易引发对方的怜悯,往往很多评论就是典型的诉诸情感谬误,将主观情感凌驾于法律和公正性之上。

面对诉诸情感的谬误,我们可以通过将情感和结论割裂开,进行针对细节或个案的提问,或者以牙还牙地用谬误的方式进行反问。“你怎么能吃狗肉呢?小狗多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面对这种诉诸情感谬误,如果不担心冲突,可以直接反驳“我觉得鸽子很可爱,你昨天还不是吃得很开心”。

所以,诉诸情感谬误在应对的时候需要尤其小心,因为对方所诉诸的情感,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产生的,容易导致深层次的冲突。


◆ 诉诸公众谬误

“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说,婆媳关系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你还是放弃和婆婆一起住的想法吧,太可怕了!”

“那么多抽烟的人都很长寿啊,所以抽烟对健康也没啥影响。”

所谓诉诸公众谬误,是指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个观点的说法来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认同的就是有道理的、应该要接受的。诉诸公众谬误经常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文章中出现,更可笑的是这类文章甚至不需要引用数据来源,也不需要详细举证,只是在文章中引入以下语言就让很多读者觉得言之有据。

· 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的……

· 经调查发现,很多……

· 90%的市民认为……

·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认为……

这样的论述过程有两个问题,其一,数据来源是否真实,甚至是否有类似的统计行为存在;其二,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是否就能证明结论正确?破解诉诸公众谬误的方法,同样还是通过举例或反问来提问。

· “你说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谁统计的?”

· “大部分人认为的就一定对吗?几百年前,大部分人还认为地球是平的呢。”


◆ 诉诸权威谬误

“我有一个朋友是中科院的,他说火星上已经证实了存在生命。”

“马云说过,互联网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商机,你为什么不肯做微商呢?”

诉诸权威谬误是指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或机构的观点来取代科学的论述。要论述一个观点是否科学,不能只引用一个权威观点,先不说权威是否会犯错的问题,当诉诸权威的行为发生后,我们需要思考:

· 这个权威是哪个领域的权威?在论述的领域中是否是权威?

· 这个权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 这个权威的这个观点,和今天论证的主题是否相关?

市场上的各类广告经常会用明星和各个领域的权威人物代言,于是很多人在购买产品的时候经常被推销人员以诉诸权威的方式进行引导:

“孙杨都代言了这个产品,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是赵忠祥推荐的产品,他自己都用,肯定有效果啊!”

面对诉诸权威谬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驳即可:

· “孙杨教我如何游泳我信服,他说别的,我为什么要相信?”

· “马云有直接说让我做微商吗?”

· “你的中科院朋友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有专业期刊刊登他的这个成果吗?”


◆ 非黑即白谬误

“你不支持反恐战争,难道你支持恐怖分子?”

所谓非黑即白谬误是指把黑和白两个对立选择作为仅有的两个选择,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选择。这类谬误经常发生在针锋相对的沟通或立场的选择上,通过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来掩饰其他选择的存在,破坏讨论的建设性。

面对非黑即白谬误,我们可以以牙还牙,寻找类似的非黑即白谬误来批判对方,或者直接通过提问来指出对方的逻辑漏洞:

· “我不支持反恐战争,但你凭什么说我支持恐怖分子?”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老婆,我觉得我们家装一套安防设备纯粹是浪费钱。如果小偷要光顾我们家,不管我们用什么防盗方式,小偷总是有办法的。”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是指因为尝试的解决方案导致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因此否定解决方案本身。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方案,当提出新的方案时,一定有漏洞,但不能因为漏洞本身而彻底否定新方案,毕竟新方案可能比旧方案漏洞更小。我们无法追求最好的方案,我们往往需要的是更好的方案。

面对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可以回应的问题包括:

·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不要把门也拆了?”

· “那安防设备是不是能降低小偷光顾的概率?”


◆ 偷换概念谬误

“我觉得你女朋友以后不会是一个好太太,完全不会做家务,更别说什么烧菜做饭的,你可有苦日子过了。”

所谓偷换概念谬误,就是通过对论证中关键词定义的转化进行对论证的否定。例如,在上述论证过程中,当事人把“好太太”的概念等同于“会做家务和做菜的女人”。在破除偷换概念的谬误中,可以直接指出对方偷换的词语或者举例来提问:

· “你的意思是只有会做菜和做家务的才是好太太?”

· “既然你认为好太太就是会做菜和家务,为什么不娶个佣人呢?”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母亲:“宝宝,你为什么不把苹果给贝贝吃呢?”

孩子:“给他吃了,那我不就没有吃的了吗?”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是指当现实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选择。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经常使用的就是“不是……就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因为A不起作用,那就只能B了”。这时最需要提出来的问题就是:

· 除了这两个选择,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 乱扣帽子谬误

儿子:“老妈,老爸为什么今天总是乱发脾气啊?”

母亲:“你爸最近正在经历男人的中年危机,以后你就懂了。”

乱扣帽子谬误是指因为你为特定时间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这一事件。例如,当一个朋友有时候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你说“他就是有妄想症”,这就是典型的乱扣帽子谬误。破除时的问题可以是:

· “前天老爸就不是这样啊,今天正好进入中年危机?”

↘ 它的结论到底是什么

有一次我给一个公司做内训师的演讲辅导,有位内训师在讲台上开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现在的人都有手机依赖症!虽然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多不便,以及人际交往的陌生感。手机确实可以让我们即时沟通,买东西,叫出租车,甚至定位孩子到底在哪里,但是手机也很烦人。例如,聚会时,点菜前大家都在看手机,上菜后都在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吃完了继续看手机朋友圈,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了。”

这番话说完后,大家纷纷表示说得有道理,但我却始终不知道内训师这番话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

“所以你的结论是什么呢?到底让我们多用还是少用手机呢?”

这位内训师顿时呆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他的结论是什么。

记得读书的时候,语文考试中有类题目叫作阅读理解,经常需要我们快速地找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老师教了一个应试方法:如果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文字材料,那么要学会拿笔画出以下关键词:

· 所以

· 因此

· 由此得出(知道)

· 我们应该

· 事情的本质

· 告诉我们

因为上述词语后面跟的往往就是作者的结论。有时我们会碰见一些喋喋不休的同事,或者找你诉苦的客户,或者以你为听众的领导,他们可能经常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信息,听得你头昏眼花。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学会在对方的沟通中捕捉上述关键词。万一捕捉不到,你可以尝试用以下问题来获得对方的结论:

· “所以呢?”

· “然后呢?”

· “你的意思是?”

· “你的结论是?”

· “你想表达的观点是?”

↘ 有什么证据吗

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各类资讯纷至沓来。有些资讯为了增加其说服力,经常会用些虚假的证据来证明其论点,最终混淆视听。当我们在阅读或获得各类信息时,以下语言是我们需要特别留意的,因为这往往是虚假证据的标准引入开场:

· 有位智者曾经说过……

· 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

· 据不完全统计……

· 数据显示……

· 研究表明……

· 养生专家研究发现……

并不是说上述语言后面跟进的都是虚假证据,只是需要提醒阅读者,这些证据有很大的虚假证据的可能性。“有位智者曾经说过”这类的语言,几乎是很多心灵鸡汤类文章的标准开场白,问题是如果这个观点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能把这位智者的名字说出来呢?

“有什么证据吗?”这个问题带来的批判性思维的衍生问题包括:

· 引用的内容是否真实?

· 引用的数据是否有说明来源?

· 所举的例子是否以偏概全?

· 所说的比喻关系是否能准确代表当下的逻辑关系?

在所有的证据中,很多人特别容易被案例或者比喻所折服。但案例或比喻往往是证据中最单薄的一类,因为案例仅仅描绘了一个个体事件,所以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是否存在以偏概全呢?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段关于微商如何发展代理商的文案,很多网友看了纷纷表示赞赏和佩服,但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就会发现里面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部分内容节选:

“不要抱怨你的朋友圈都是微商,那说明你的朋友都很上进,总比都是怨妇强。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微商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在思想上,或者在财富上!如果你现在还在嘲笑别人做微商,5年后你会更后悔!就像当初没有人看好马云一样!马云曾经说过:当你发现你朋友圈卖的东西你还买不起的时候,你就该开始奋斗了。”

如果用批判性思维来看,里面的问题包括:

· “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微商到底是苍蝇还是蜜蜂呢?如果说是蜜蜂,有什么证据吗?

· “就像当初没人看好马云一样”,马云成功的案例和目前做微商有必然关系吗?

· “马云曾经说过”,马云真的说过吗?

本节小结

了解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让读者成为批判家。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批判性思维中核心问题的提出,让你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洞悉事情的真伪,最终做出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批判性思维的四个核心问题分别是:

· 它的定义是什么?

·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 它的结论到底是什么?

· 有什么证据吗?

围绕着上述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细分与衍生出来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在这样一个被信息包围的年代,找到突破口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接收信息。思想的独立性,是现代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