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战略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物流战略目标体系

2.3.1 物流战略目标及特点

1.物流战略目标

物流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物流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物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其外部环境变化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可能,为完成使命所预期达到的成果。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它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操作标准。物流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物流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物流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物流经营目的、物流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对企业在物流战略经营领域展开物流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2.物流战略目标的特点

1)全面性

物流战略目标是一个整体性要求。它虽着眼于未来,但没有抛弃现在;它虽着眼于全局,但不排斥局部。科学的物流战略目标,是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科学的物流战略目标虽然总是概括性的,但它对人们行动的要求却是全面的,甚至是相当具体的。

2)挑战性

物流战略目标本身是一种激励力量,特别是当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企业成员的共同利益,使战略大目标和个人小目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极大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3)可量化性

为了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进行准确的衡量,物流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和可量化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地说明将在何时达到何种结果。目标的定量化是使目标具有可量化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许多目标难以数量化,时间跨度越长、战略层次越高的目标越具有模糊性。此时,应当用定性化的术语来描述它所达到的程度,要求一方面明确物流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另一方面须详细说明物流各环节工作的特点。

2.3.2 物流战略目标体系

物流战略目标不止一个,是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的一个战略目标体系。从纵向上看,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可以分解成一个树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战略目标体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企业使命和企业宗旨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总战略,为了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其层层分解,规定职能性战略目标。也就是说,总战略目标是企业主体目标,职能性战略目标是保证性的目标。

物流战略目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客户服务目标、选址战略、库存战略、运输战略。物流战略决策三角形的主体是客户服务目标,其中包含产品、物流服务和信息系统等。物流战略决策三角形有三条边,在进行物流战略决策时应当权衡三条边的因素,以使物流目标(物流战略决策三角形面积)最大化。底边为设施选址战略,左边为库存决策战略,右边为运输战略,如图2.2所示。

图2.2 物流战略决策三角形

1.客户服务目标

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是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首要内容。若服务水平低,则可以在较少的储存地点集中存货,利用较廉价的运输方式。服务水平高时恰恰相反。但当服务水平接近上限时,物流成本的上升比服务水平上升更快。因此,物流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

2.选址战略

选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从而确定产品到市场之间的线路。好的设施选址应考虑所有的产品移动过程及相关成本,包括从工厂、供货商或港口经中途储存点然后到达客户所在地的产品移动过程及成本。

3.库存战略

库存战略指库存管理方式。将库存分配到储存点与通过补货自发拉动库存是两种不同的库存战略。除此以外,库存战略还包括: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分别选在工厂、地区性仓库或基层仓库存放,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来管理长期存货的库存水平。

4.运输战略

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以及路线的选择,这些决策受仓库与客户以及仓库与工厂之间距离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仓库选址决策。库存水平也会通过影响运输批量来影响运输决策。

客户服务目标、选址战略、库存战略、运输战略是物流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决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每个决策都与其他决策相互联系,在制定物流战略时必须对彼此之间的背反关系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