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性价比,消费最本质的逻辑
颜值动人,价格动心。
这是笔者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破译的消费者心智密码,也是互联网创业做操盘手的行动指南,笔者主业是卖货,副业是码字,这也是其作为码字师傅指点江山,给企业开出的药方。
普遍的共识是,中国主流市场是低价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做的是蚂蚁商人,赚的都是辛苦钱。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就必须与低端说再见,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中国市场流行价格战,结果销量有了,利润却没了,品牌更因此走向死亡。忙于打价格战的企业,没钱也没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研发。中国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足,被锁定在价值链的底端。要想参与全球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告别低级的价格战,增加技术含量,学会打价值战。
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从大众产品到高端商品,消费与价格逐渐脱敏。
消费升级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作为经济转型的驱动力,还被视为国家战略。这时还拿价格说事,逆潮流而动,是笔者江郎才尽,还是哗众取宠?
现在不急于下结论,我们用现实说话!笔者有一双与专家不同的眼睛,看现实的可行性。任何问题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关于消费,就必须与消费者近些、再近些,只有剖开他们的头脑,打开他们的心门,才能发现事实的真相,弄清事物的本质。
其实,暴利在中国市场几乎无处不在,睁眼可及,闭眼可触。如果说天价烟、天价酒、天价宴席等不关民生,与你我之间的关系都不大,那么日化行业的十倍暴利空间,服装行业动辄二三十倍甚至高达六十倍的暴利空间,与你我可都是息息相关的,买单的可都是你我这样普普通通的消费者。
中国市场价格战漫天飞舞,无品不打折,无品不促销。大家看到这个现象却没弄清本质。中国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这个敏感并不是追求物美价廉,是占便宜而不是真便宜。便宜,比如说茅台酒的实际价值是一千元,实际售价八百元,也就是柳传志说的“金子当银子卖”,那才是真正的便宜。所谓占便宜,就是某酒标价一千元,实际卖八百块,其真正价值是多少只有厂家与老天爷知道,但肯定低于八百元,消费者不明就里,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中国市场流行价格战,很多是利用消费者占便宜的心态,价格战的规模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说消费升级,品牌化运营就能提升盈利能力,其实是无知者无惧之谈。位于品牌顶端的奢侈品,价格一般高不可攀,在普通人眼中,奢侈品的利润比毒品还高,事实真相却不是这样,奢侈品也没有那么赚钱,甚至还有一点惨淡。如LVMH,贵为奢侈品全球老大,利润率也只是百分之十几,PPR作为全球奢侈品老三,利润比赚搬运费的蚂蚁商人好不到哪里去,还有更惨的,很多奢侈品品牌其实一直是赔钱的。
消费升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答案在消费者那里。眼下这个节点,消费升级的本质是平民的崛起,市场的话语权从精英转移到大众这里。曾经,社会流行精英主义,普通人对精英崇拜和向往,积极向精英靠拢,常借助物化的标签来显示“精英”的身份,在消费上就形成了精英引领、普通人跟进的局面。消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消费给别人看的。改革开放,精神、物质两手抓,中国社会终于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对个性认同与尊重,大众崛起,开始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文化的自信让他们在彰显自我时无须借助物化的标签,消费者追求的是自我感觉和体验,这时消费是取悦自己,不再消费给别人看。大众的规模优势让消费的主导权发生转移,我们要将眼光转向普罗大众,发现并尊重他们的需求,这才是消费升级的真谛。
消费升级让消费变成一个感觉事业,感觉没有对错,而是喜欢!喜欢了我就选择,这就是消费决策的模式。如果某个品牌能体现他们内心的满足与成就感,能承载顾客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渴望和梦想,产品附着的情感与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共振,他们就会喜欢,就会花大价钱购买,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奋斗后的自我激励。花大价钱买单是一种对生活的喜爱,与传统的显摆相去十万八千里。有一点不可忽视,即产品需要强大的功能,才能让情感有所依附。懂得这个道理的其实是奢侈品,他们价格虽然高不可攀,但品质卓越——一双靴子可以穿10年以上。英国女王在威廉王子的儿子满月这种重要场合,会穿20年前的晚礼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才是品牌真正让人崇拜的真理。
文化的自信,知识的丰富,独立的见解与主张,让消费者告别了品牌认识的初级阶段,开始追求个性与情感。这体现的是平凡人对尊贵精神和品位生活的追求。不注重张扬,更注重含蓄内敛、精致、低调、智慧和平淡,价格也并非高高在上。将这些全新的认识引入品牌,为生活织就与众不同的质感,体现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才是新消费带给市场的“蓝海”。世界服装巨头H&M、ZARA等就是因为洞察到这一变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情感买单只是消费升级的一斑,而不是全貌。大众自我的崛起,对自我和生活有更清晰的认知,又会让他们认为一些商品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也不需要具备情感属性。这使得他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会挤出“附加值”的水分,去除品牌的泡沫,还原消费的本质。其实,这是另外一种精神价值——简单,让消费者选择更简单、更方便、更便宜的产品。艺福堂就因洞察到消费者这个秘密,在茶文化厚重的中国做茶,他们打出简简单单一杯好茶这张牌,领跑中国茶叶电商很多年。
互联网时代,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其成了一种社会语言,成了联系顾客的纽带,寄托着顾客的希望和梦想。然而无论消费者如何变化,两个根本性因素不会改变:一个是功能,一个是价格。
产品的本质是功能,没有功能这个基础,情感、灵魂将何所依附?我们把功能、价格、情感进行匹配,可形成五种消费模式。
● 功能超强,承载强情感,贵买便宜用,偶尔为之,这将成就顶级品牌。
● 功能强大,承载强情感,便宜买便宜用,常常为之,这将催生很多平民品牌。
● 功能平平,无法承载情感,贵买贵用,这就是那些无良品牌,很快就会消失。
● 功能实用,承载弱情感,便宜买便宜用,时时为之,形成去品牌化运动。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有误会,以为其不承担情感,其实这是消费者返璞归真的表达,是一种简单化的生活方式,如无印良品。
● 功能弱,不承载感情,便宜买贵用,不得已为之,这就会如某宝上的众生,将日渐式微。
新性价比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有重构市场的能力——淘汰劣质产品的生产商和那些谋求短期利益者,使企业优化升级,加速进入质量竞争、技术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体验竞争的新层次。这就要求企业同时建立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链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