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社交时代的品牌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尝鲜,螃蟹大家都爱吃

人生一世,尝鲜二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性的崛起,人们开始追求更大胆的梦想,把令人惊叹的信息当作一种奖励,人人都勇于探索陌生事物。过去,唯有胆大包天的英雄才敢吃螃蟹,现在,普通人也会争先恐后去尝螃蟹的独特滋味。

尝鲜,其实是人之本性,自古有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有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自卫模式,自卫模式追求安全第一,有强大的路径依赖,让我们停在熟悉的区域享受舒适;另一种是寻偶模式,寻偶模式崇尚标新立异,并把陌生事物、新鲜感当成对自己的奖励,这驱使人们告别熟悉,探索未知的领地。人生其实就是探索未知与维护已知的平衡。

关于人生,有一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本能让我们停留在熟悉的舒适区,让生活平淡如水,但是,人时不时会冒一下险,寻找新鲜刺激,让生活多姿多彩。高鼻子老外早就把这对矛盾完美统一,喜欢一道菜,两年百吃不厌,为一双新鞋,露宿街头好几天也心甘情愿。

21世纪,文化的自信让人性全面复苏,互联网的普及全面激活尝鲜这一本能,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时代。

互联网引发文化海啸,多元化价值观形成并得到尊重,人们敢于打破一切传统,颠覆旧有的秩序。新秩序有全新的做事风格和哲学,人们具有批判精神,敢于挑战甚至否定权威,人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勇气探索新事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也成为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文化自信,多元化得到尊重,个性主张得到认同,自我意识终于觉醒,人们有了强烈的表现欲与支配欲。人们用与众不同来表现甚至表演自己。此时,人们并不拒绝大众化商品,但也追求猎奇,通过新奇特来展示个性,展现自我。

伴随着文化自信和自我觉醒的是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愿意也乐于为兴趣与爱好买单,不差钱这个推手,将尝鲜从曾经的先锋消费推向普罗大众,让尝鲜能力得到普及。

文化、经济和个性三者合一,让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尝鲜”兴趣日渐浓厚。权威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很喜欢新产品,近3/4(72%)的消费者宣称他们在最近的一次日用品采购中购买过新产品,这一比例在亚洲和全球均是第一。这表现在市场中,就是新奇特的产品大行其道,如最臭的鲱鱼罐头、最拉风的衣服、最辣的火锅等都能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知易行难,即使企业全面洞悉人们的尝鲜心理,要把尝鲜变成市场业绩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因为不是简单地推出新潮、炫酷和时尚的产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其实需要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尊重顾客对新事物、新思潮的接受程度基础上,从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念、情感出发,重构品牌体系,以创新为动力,引领消费者一路前行。

○ 年轻态的文化基因

文化是品牌的基因,产品要“领鲜”一步,企业必须与时俱进,重塑品牌,让品牌保持年轻态。年轻态的品牌文化必须是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复合体,植入互联网文化的基因(包容、开放、透明),自我进化与生长。

年轻态的文化基因,当然不是简单做加法,以为加入互联网就大功告成了。互联网时代市场话语权易位,消费者是品牌的主人,品牌文化必须告别过去的输出主义。这是一场发现之旅,发现消费者的梦想与希望,用贴近生活的产品带给他们全新的体验,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来表达。企业的使命不是创造而是发现与加工——把分散在消费者生活场景中的文化连起来,形成一个体系,这需要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成长、共同进化,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

○ 创新造就神器

“领鲜”最有竞争力的表达方式就是人无我有,翻译成营销专业术语,就是创新。创新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智造”神器,可以颠覆行业结构,让后来者脱颖而出,取得后发制人的优势,创新的产品新鲜度最高,在移动互联时代也最受欢迎和热捧。

创新最革命性和最有想象力的方法是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互联网时代,信息去中心化,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布方式的变化,原来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被打破,通过社交进行链接形成蜘蛛网式的结构,原有知识体系被解构与重组,旧貌换新颜,老树可以开新花,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形成创新的温床。

互联网时代,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生物与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新材料技术(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技术)每日精进不休,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等)更是一日千里,最后有了新的基础设施,这些新技术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技术的日新月异支撑起大众的创业梦想,也激发了万众创新的热情。创新一直作为企业发现蓝海市场的基本策略而被寄予厚望,颠覆性创新不仅仅能制造让人尖叫的神器,更是后发制胜、打破行业现有结构的最有力武器。做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要有改变世界的野心。

○ 快速迭代,引领潮流

“领鲜”是有保质期的,支撑现代商业的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本来就是快速的,互联网又是一个加速器,鲜来得快,也去得易,于是人们普遍审美疲劳,必须用新奇特激发顾客的消费审美。

新奇特的本质是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基本路径和方法是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商业实战中出现突破性的技术与颠覆性的新材料是小概率事件,比如手机这么多年也只是完成模拟、数字、智能三级跳,持续“领鲜”似乎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颠覆性创新是小概率事件,微创却是大数法则,也就是不断小改革,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基本思想是手里拿一代,眼里看一代,心里想一代,抢在他们情感变化之前,推出全新的产品吸引他们的眼球,顺便让他们掏腰包。这个方法叫迭代,如何让产品永立潮头,请你耐心看第三章或直接跳到第三章第七节“迭代进化,让产品永立潮头”,我们会给你系统化而且一用就有效的方法。

○ 低成本尝鲜

曾经,尝鲜是先锋消费者的事,先锋消费只求新奇,不用实惠,即不太注重实用。现在,尝鲜成了普罗大众共同的选择。普罗大众与先锋消费一样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关注新奇特,喜欢新鲜事物。普罗大众与先锋消费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新奇特中找到合理消费的最佳平衡点。普罗大众与先锋消费对尝鲜的定义和追求是不同的,需要从新鲜度、价格、品质、实用等维度考量,对鲜的认知是通过功能和价格来完成的,说直白一点,普罗大众的尝鲜必须是一种低成本模式,也就是消费上讲的性价比,这是最基础的逻辑,产品必须实用,可以不完美但不能有功能性缺陷,产品的使用成本不能太高,这才是真的“领鲜”产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