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俄语4》(第二次修订版)学习指南【词汇短语+课文精解+单元语法+全文翻译+练习答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全文翻译

柴可夫斯基

卓越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4月25日出生在乌拉尔的一个采矿工程师家庭。随后,他的家迁往彼得堡,幼年的柴可夫斯基被送进彼得堡法律学校去学习。毕业后,这位年青人在司法部里获得了一个职位。但是公务使他不胜其烦,他没有当成官吏。

柴可夫斯基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音乐上。1861年他考人音乐学院,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成为职业音乐家后,柴可夫斯基迁居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交响乐、歌剧、舞剧《天鹅湖》、戏剧和浪漫曲。在十年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并在创作中寻找幸福。

1877年柴可夫斯基被迫去国外以恢复恶化的健康,但在国外他仍继续创作。只有音乐才能使他走出精神崩溃的状态。他创作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使他名声大振。

从70年代末期起柴可夫斯基开始担任指挥。他结识了许多同时代的杰出作曲家:勃拉姆斯、格里格、圣-桑、马斯内,还有著名的舞蹈家和芭蕾舞演员。他的交响音乐会在柏林、巴黎、日内瓦、伦敦获得了巨大成功。1891年柴可夫斯基来到美国,1893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学博士学位。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创作了不朽的《第五交响曲》和《第六 交响曲》,歌剧《女魔法师》、《黑桃皇后》等以及芭蕾舞剧《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这些年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绝大多数重要的作品在内容上都反映了俄罗斯先进知识分子的情绪:充满对生活、对人民的爱,但同时又心情悲怆。

1893年10月16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指挥了他的《第六交响曲》的首场演出,沉浸在成功的幸福中,然而在24日夜,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却溘然长逝。

杰出的作曲家

М. П.穆索尔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优秀作曲家中的一个。穆索尔斯基出生于普斯科夫州托罗佩茨县卡列沃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他的祖母是一个农奴,母亲出身于并不富有的知识家庭,她在幼年时便学习音乐并学会了熟练地弹奏钢琴,这位有天赋的钢琴家,也就成了儿子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启蒙老师。

穆索尔斯基在远离城市尘嚣的贵族庄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他的保姆,一个忠诚、有爱心的妇女成了他的教育者,她知道许多歌曲和神话故事。作曲家后来回忆说,当他还不明白最基本的钢琴弹奏规则时,正是保姆讲的神话故事成了他接触音乐的主要动因。

1849年穆索尔斯基被送进圣彼得堡德国人开办的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学校学习,与此同时他跟随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格尔克学习音乐。后来穆索尔斯基进入近卫军军官学校学习并毕业于该校。当时他经常参加舞会,演唱意大利流行歌剧的独唱部分,醉心于即兴创作舞曲。

军官的职务使他不能从事创作,因此,1858年他退役,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他创作了自己最杰出的作品: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和《霍万斯基叛乱》,后一部作品是由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续写完成的,在这些歌剧里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民运动的关注以及他对俄罗斯民主情绪所寄予的深切同情。

邮包

这件事发生在1914年11月。11月11日是我的生日,那一年我满13岁。父亲送给我一张戏票,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去剧院。

这十分富有趣味,令人兴高采烈。我坐在包厢里。我已经不记得,当时上演的是什么剧。我不耐烦地等着幕间休息。我随身带了一本书,它比戏剧更吸引我。

这本书是早晨别人送我的礼物。我是在电车里开始看这本书的,这本书我很喜欢,我想继续读下去,可是大厅里漆黑一片。终于,灯亮了,我立刻开始读书。在我的旁边坐着一个留着胡子的高个子男人,他看了一眼我的书。我很不高兴,挪了挪身子。这个人笑了,问道:

“您看什么书呢?”

“高尔基的《童年》。”我不太有礼貌地回答。“您喜欢这本书吗?您觉得有意思吗?”“请别妨碍我,马上就要熄灯了。”

“不了,不了。”

他站起来走出了包厢。当他重新坐在我旁边时,幕已经拉开了。

他小声问:

“还觉得有意思吗?”

“嗯。”我回答时,已不那么生气了。

在第二次幕间休息时,我读到外祖父打阿廖沙那一段,眼泪顺着我的面颊流下来。邻座那个奇怪的人将书从我手中拿走,搂住我,说:

“小姑娘,不要哭,一切都比预料到的好。阿廖沙长大了,成了一名作家。而且听说,还是个很有名的作家。”

看完戏他送我回家。在路上,我对他讲了自己的一切,并告诉他今天是我的生日。而他呢,建议我还应该读哪些书。“只是不要在剧院里读。”他笑着说道。快到我家的时候我们分手了。这个人是谁,当时我并不知道。整整一年过去了。又到了我的生日。突然门铃响了,邮递员递给我一个邮包。那上面写着我的地址,可是没有我的姓:“伊拉女士收”。

邮包里是两本书:《童话集》和《夏天》。在《夏天》的扉页上写有题词:“送给伊拉的生日礼物。这两本书比您以前读的欢快多了。读它们,您不会再哭鼻子了。”下面是签名: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