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周围血管损伤

四肢血管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多见,常与四肢骨折脱位和神经损伤同时发生。四肢血管损伤常导致致命的大出血和肢体缺血性坏死或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一)血管断裂
1.完全断裂
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故常伴休克。
2.部分断裂
动脉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常发生大出血,少数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二)血管痉挛
血管特别是动脉,当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刺激时,外膜中交感神经纤维过度兴奋,动脉壁平滑肌持续收缩导致痉挛。
(三)血管受压与挫伤
血管受挫伤后,可发生内膜和中层断裂分离,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致外伤性动脉瘤。局部因骨折、血肿、异物等压迫血管,严重时可完全阻塞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肢体坏死。
(四)假性动脉瘤
动脉部分破裂时,出血为局部张力受限,形成搏动性血肿。4~6周后因机化而形成包囊,囊内壁为新生血管内膜所覆盖,形成假性动脉瘤。
(五)动静脉瘘
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到损伤,管腔直接交通所形成。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出血、血肿、低血压和休克 伤口若出血急促,血色鲜红,呈搏动性喷射状,为动脉出血;若出血呈暗红色,流出缓慢,为静脉出血。出血多少与创伤部位、程度、深浅有关。
3.肢体远端血供障碍 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远端皮肤因缺血或血供不足表现为苍白,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远端肢体疼痛;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4.静脉回流障碍 主要表现在12~24小时内出现肢体严重水肿,皮肤发绀和温度下降。
(二)检查
1.X线检查。
2.介入血管造影术 当诊断和定位困难时,可通过介入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有无断裂、狭窄、缺损等损伤。
3.其他 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等。
【治疗】
首先应及时止血、纠正休克、抢救生命,其次是伤口清创、处理血管损伤、恢复肢体循环、保全肢体、减少病残。
1.急救止血 详见第三章第一节急救技术。
2.治疗休克和合并伤。
3.清创 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彻底的清创,对血管挫伤或有栓塞者,应切除伤段。
4.血管结扎术 当肢体组织损伤广泛而严重、不能修复血管等可行血管结扎术。
5.血管的修复 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创面,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预防血管痉挛。在此前提下,对损伤血管进行修复,通常是切除损伤部分后行端端吻合。
6.正确处理血管伤的合并伤 如骨折、神经损伤。
7.切开深筋膜 可使血管、神经和肌肉减压及引流,减少肢体和肌肉坏死的机会。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因血容量不足常见急性肾功能衰竭、伤肢血循环障碍、伤口感染和继发性出血等。
1.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包括温度、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血尿常规检查,积极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
2.固定 用石膏托或管形石膏固定患肢关节于半屈曲位4~5周,务必使吻合处无张力。
3.体位 保持伤肢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如静脉回流不畅,可稍抬高患部。
4.密切注意伤肢血循环。
5.预防感染 血管损伤修复术后感染率一般为5%。正确使用抗生素,认真处理伤口,保持引流通畅。
6.继发性大出血 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原因多为止血不良、感染等,出血时间多在术后1~2周左右,应立即清除血肿,止血。伤口感染严重或肌肉广泛坏死者需截肢。
7.抗凝药物的使用 术后每天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连续3~5天,降低血液的黏滞度,不宜术后立即使用全身抗凝剂,以免增加出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