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肺痈
(1)吴某,男,36岁,2009年4月初诊。
患咳嗽,恶寒发热四天。伴咳吐腥味黄痰,咳即胸中隐隐作痛,喘息汗出,口干咽痛,舌淡红、苔白黄相间,脉浮滑数。肺部X线片提示:大叶性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证属风热相因,痰热壅肺,瘀热相搏,痈脓将成。宜疏风清热,豁痰泻肺,阻断痈脓形成。予麻杏甘石汤合千金苇茎汤:
药用:炙麻黄6g、炒杏仁6g、生石膏60g(先煎)、甘草6g、芦根30g、冬瓜仁24g、薏苡仁30g、桃仁4.5g、葶苈子15g、桔梗6g、枳壳6g、鱼腥草24g(后下)。四剂,水煎服,一日三次。
二诊:药后热退咳减,咳痰易出且色兼黄白,胸痛减轻。依上方加减继进:
药用:芦根30g、冬瓜仁18g、薏苡仁30g、桃仁4.5g、葶苈子12g、桔梗6g、枳壳6g、鱼腥草24g(后下)、旋覆花9g(包煎)、茜草15g、款冬花12g。五剂,水煎服,一日三次。
三诊:诸症大瘥,唯疲乏无力,纳谷不香。虑热伤气阴,宜竹叶石膏汤加味:
药用:竹叶6g、生石膏45g(先煎)、法半夏6g、麦门冬12g、太子参9g、甘草6g、粳米30g、芦根30g、鸡内金12g、陈皮6g、荷叶9g。三剂,鲤鱼一尾煎汤,以鱼汤代水煎药,一日三次分服。以鲤鱼汤代水煎药者,取其鲤鱼有止逆气、洁净府、清肺源、益不足之义。
按:《外科正宗》云:“夫肺痈者,金受火刑之症也。”本例乃肺痈轻证,根据发热恶寒,咳嗽胸痛,咳痰色黄味腥,喘息汗出等临床见证,属肺痈酿脓期(风舍于肺)阶段无疑。治宜以阻断热毒酿脓为机要,由于此病始于风热相因,继而痰热壅肺,病机上形成邪热鸱张,痰瘀壅滞局面,此时痰、热、瘀三者即将蕴酿成脓,故先以麻杏甘石汤宣肺泄热合千金苇茎汤清肺化痰,活血排脓。当一诊方服后,肺气得到宣发,肺热随之清泄,痰浊豁通除涤,有效阻止了邪热内蕴、痰瘀酿脓这一病机链。所以二诊方弃麻杏甘石汤而突出千金苇茎汤清热排脓,旋覆花汤辛润通络,使胸腔廓清,胸络通和。壮火食气,热盛伤阴,故三诊方以竹叶石膏汤清气分余热,恐灰中有火;益气养阴,以扶正托邪。仅三诊而大瘥。
(2)覃某,女,57岁。1998年2月23日初诊。
病史摘要:患肺痈十余天,伴寒热胸痛,咳吐臭浊米粥样痰。曾肌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静脉注射抗感染治疗,中药服千金苇茎汤、银翘散十余剂,虽热势缓解,胸痛亦减轻,但痰渐渐由浊米粥样变清稀,色如黑豆面水,其味亦由臭变腥,并见乏力气短,神疲肢冷。遂邀余往诊。刻诊:面色 白,困倦无力,形寒畏冷,不思饮食,不渴,小便数,右胸隐隐痛,咳痰腥稀如黑豆面水,舌淡黯苔白微腻,脉沉细。中医辨证:年高体弱,阳气本衰,过用寒凉,损伤脾肾之阳,阴盛则寒,矛盾转化,阳证转阴。脉证均现阳气损伤征象。治宜温阳散寒,补虚托邪。方用《外科全生集》阳和汤加味。
药用:熟地24g、白芥子3g、鹿角霜9g、肉桂3g、炮姜6g、炙麻黄2.1g、生甘草3g、桔梗6g、炒薏米30g、三七3g(冲服)、白术9g。三剂,水煎温服。
二诊(2月26日):上药服后,精神好转,周身温和,咳吐物减少,已知饥。药已中的,无须更方,拟上方继服三剂,服如前法。
三诊(3月2日):诸症明显好转,胸痛消失,咳痰略稠带泡沫。宜益肾健脾、豁痰升阳为法,拟金水六君煎加味。
药用:当归9g、熟地24g、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12g、甘草6g、太子参12g、荷叶9g、扁豆12g、芡实子24g、三七3g(冲服)、鸡内金12g、补骨脂15g。五剂,水煎服。一剂煎两遍,兑匀,纳童便100ml,搅匀,分三次温服。
四诊(3月10日):药后基本大瘥,尚无不适,家属虑患者年事已高,要求配药以善其后。拟以三诊方加减制大其服,为末缓服。
药用:当归9g、熟地24g、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12g、甘草6g、太子参12g、白糖参15g、鹿角胶15g、龟板胶15g、百合24g、三七6g、炒杜仲15g、炒枣仁9g、荷叶9g、白术9g、肉苁蓉15g、神曲15g、薏苡仁30g、扁豆12g、芡实24g、鸡内金12g、补骨脂15g。五剂,共碾细末,每服9g,一日二次,饭后温水服下。感冒勿服。
按:本例高龄肺痈患者,病初治疗并非不对,然处方用药忽视了苦寒伤阳这个特点,故使肺痈这一热病由于长时间过用寒凉,导致病性发生质的改变,由阳证转化为阴证,严格讲这是治疗上的失误。阳和汤的使用逆流挽舟,犹如阳光高照,阴霾尽散。使阳气得以恢复,病机出现转机。此后又以补肾健脾、升阳托邪之剂以善其后而终见全功。诚然,临床肺痈阴证虽不多见,但提醒医者临证务必明查病机转化趋向,灵活应对,千万不可胶柱鼓瑟,教条用事。
另外对肺痈的治疗上,若瘀热明显者,我常以《千金》苇茎汤合五味瘀热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由清代名医曹仁伯所创制的五味瘀热汤,对热蕴血瘀,腐沸内酿而成肺痈者其效更捷。此方原载于《存心医案》中,由旋覆花、降香、芦根、枇杷叶、青葱管五药组成。
小儿肺痈的治疗,北京儿童医院王鹏飞老先生认为“肺痈乃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此处也正是热盛气滞血瘀之病证。”创立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脓疡散,该方以青黛3g、紫草9g、寒水石9g、乳香9g、牙皂6g、天竺黄9g为基本方。其加减规律为:高热持续不退加地骨皮9g,或加竹沥汁30g,兑入汤剂中分服;咳甚或胸痛加瓜蒌9g、银杏9g、枳壳3g;咳脓血痰多加白及9g、白芷6g;若体温渐复正常,痰量减少或消失,但精神疲惫、食欲差者,可改用调养气血、扶正祛邪方:青黛3g、银杏9g、黄精9g、焦山楂9g、草豆蔻6g、孩儿茶3g;体虚者加百合9g、木瓜9g。与此同时,王老还有以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肺痈的许多成功案例。王鹏飞老先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五十余年,医术祖传三代,遣方用药不循常法,独具风格,药简而效宏,被尊称为“小儿王”,笔者专此援其治疗肺痈之经验以示共赏。
讨论:以上列举所治肺痈两例,一阳一阴,截然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热者寒之”此乃不易之法,但“顾护阳气”更是医者遵循的规矩。对老年患者,体质差,易转化,用药自有其特点,不应与年轻人等同。同为热病,体衰患者要把握好分寸,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气不能泄,真阳不可伤,泄则遗患无穷,伤则生命可危。虽曰阴阳相对,但终归“阳主阴从”。阳气的主导作用是机体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扶阳助阳医者应足够重视。
另外,《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通过以上对肺痿与肺痈二种病的分析,临证所见,有一些肺痈是由肺痿误治或失治转化而来,而肺痈治疗不彻亦可转化为肺痿。然几乎所有肺痿与肺痈均由外感风热或风寒而引发。所以正确的治疗,可使外邪迅速消除而病愈,治疗失当可致表邪内陷与肺热相搏而为咳为上气或为肺痿为肺痈。总而言之,把好表证关,阻断邪热传导链;视体质强弱,权衡扶正与祛邪之孰轻孰重;审证求因,明查病机转化趋向。如斯者则可掌握肺痿、肺痈治疗之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