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上海社区商业研究
钟晓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摘要:本文是“社会空间与社区发展规划”课题的子课题“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商业空间研究”[1]阶段成果。本文以社区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空间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等视角,研究社区商业的空间形态及这些商业空间中的互动行为,解读社区商业空间在社区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社会空间理论及已有社区商业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上海社区商业传统与发展现状,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里弄社区、计划经济下的新村社区及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房社区三个阶段,归纳了上海社区商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三部分研究设计,从研究假设、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数据及案例分析,主要对居民问卷中“社区商业生活”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习惯、社区商业期望等,这一部分也对所选取的5个社区商业案例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从三个社会空间维度对社区商业的社会功能进行论述,并就空间形态、招商管理、社会功能、新型业态等方面进行了开放性讨论。
关键词:社区商业 社会空间 消费 社会互动
近代上海兴起于通商,繁荣于商业,即使在没有“社区”概念传入之前,遍布于各类住宅区的零售商业都是不得不提及的世界都市景象,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特有住区空间展示出了上海摩登世界城市以外的另一面——作为移民落脚城市的市井气息。卢汉超在其著作《霓虹灯外》提到“商业行为并不局限于城市的商业区,而在居民区狭窄的弄堂里普通人家的后门前,房屋中,甚至是普通家庭的卧室内每天必须进行的事务。买卖就是在这种特别的住室和店铺的混合场所进行的”(卢汉超,2005)。这种基于社区的零售商业传统在上海从未消退,即使在工业发展主导和限制非公资本的时期,深植于里弄的烟纸店仍一息尚存,承载着这座城市稠密的邻里交往和精明的城市性格。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都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原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性、政治性空间被转化为消费性、市场化空间。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裹挟而来,随着传统“公共空间”的逐渐消退,消费空间被认为逐渐成了“21世纪最后的、也是最普及的公共社会空间”(Rem Koolhaas et al.,2002)。消费空间作为特殊的社会空间,不仅将经济结构转型物化、制度化,也创造了现代公众文化和城市权力图景(莎朗·佐金,2011)。社区商业是“以一定地域的居住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性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因郊区化的出现而出现社区(街区)商业,70年代新加坡也开始大规模发展社区商业。“社区商业”概念虽然是近十年才被引进到我国的,但与住区相关联的商业形式却早已出现在百年前的上海石库门。新时期,我国正大力推进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发展被视为关乎居民生活需求满足及城市综合商业能力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商业及消费空间的研究成了市场营销、文化研究、区域经济、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社区商业空间为切入点,旨在从社会空间视角,研究社区商业空间与社区公共性重构之间的互构关系,解读社区商业空间在社区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