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本书以“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下的“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的激励框架构建为基础,分析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奖励的发展现况,以借鉴海外典型国家与地区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和奖励的经验为主轴,设计“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基本模式”与“中国公共服务奖”,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奖励的对策建议。不同的研究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本书拟选用多元方法途径,以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不同方法为主要的资料分析方法,见表1-4。
表1-4 研究目的与对应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要确切地进入研究议题的核心,首先要查阅分析该项议题的文献基础。本书期望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透视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奖励的现况,考察各国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策略和相关奖励机制的优劣(每一国或每一奖项至少有1~2个具体案例说明),以及可供我国借鉴之处,作为后续完善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奖励制度的对策建议。同时,通过对各类统计年鉴、监测指标等的广泛搜集,遴选评奖指标体系的客观指标。文献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相关图书、纸质期刊、电子文献、网络数据、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官方网站和报告等。在参考国家的选取上,则将侧重于联合国、欧盟、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积极奖励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与创新的典型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
第二,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主要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借由结构或非结构式的提问架构,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进行访查、询问及对话。主要目的在于搜集受访者对研究议题的观察、经验、看法,提供深度的研究资料,有助于对关键议题的厘清。
第三,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大规模研究对象,以寄发问卷或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期望透过结构式的问卷设计及严谨的抽样调查,获得具代表性与客观性的分析资料。
第四,层次分析法。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将全部数据在SPSS统计包上完成指标的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进一步整合主观指标,并从中筛选出一套最终的评奖指标体系。
第五,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公共服务质量奖励的典型案例和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提炼出理性认识和一般规律,找出公共服务奖励制度与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相关性,总结现有奖项存在的问题。
第六,比较研究法。主要是在所设计的“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基本模式”下,根据评奖标准、评奖程序、评奖指标、评奖主体等不同维度,研究国内外典型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具体差异,对各个奖项的优劣做出客观的评价,探索系统的“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的理论框架。
二 技术路线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本书围绕“制度设计”,拟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三个层次上基于“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这一主线,构建由主办机构、评奖程序、评估指标、奖项设置等关键环节组成的“竞争性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基本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调研方案
除提供文献检阅的静态数据外,本书期望通过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实证调研方式,进一步获取动态观点的数据搜集与分析。
(一)调研目的
总的来说,本书拟通过实证调研方式,达到以下研究目的:了解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奖励机制的运作状况,发现相关奖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供思考的改进方向,筛选“中国公共服务奖”的评估指标。
(二)调研内容
具体来说,本书将以公共服务质量奖项为具体研究对象,完成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来回应上述调研目的:第一,中国现行奖项的影响程度、发展现状、可能存在问题等;第二,“中国公共服务奖”的评估指标、评选主体、评审程序等。
(三)调研方法
本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大规模访谈等方法。
第一,问卷调查法。本书将设计两类问卷,分别针对中国现行奖项和“中国公共服务奖”,通过问卷的设计与发放,一方面,了解政府部门和一般公众对于现行评奖机制的经验与看法,改进设计的观点与建议;另一方面,对公共服务质量奖励中评估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衡与筛选,验证指标实际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1.在抽样设计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问卷发放对象分为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和一般公众三类,然后应用随机数表,从三类人员中分别按随机数确定具体样本数。
2.在问卷设计上,本书拟采取语意差异(Semantic Differential)式的结构性问卷,搭配开放式题目,以期能达到本书的研究目的。
第二,深度访谈法。本书将通过对获奖部门、评奖机构、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评审委员、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了解相关人员的评奖经历、对现有奖项的评价与看法,以及改进奖励机制的意见等,从而为完善公共服务质量奖励机制的对策建议提供背景材料。
第三,大规模访谈法。使用面向公众的大规模访谈方法,从访谈对象所关注的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关事项(标准、评价)中概括出评奖指标体系的主观指标,从而对后期评奖指标的设计与筛选提供参考信息。
(四)调研可能遇到的问题
由于本书所要搜集的样本资料范围较为广泛,且多数涉及党政机关,鉴于政府部门信息的保密性与相关研究机构的独立性,如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获取较具全面性、客观性、代表性的样本数据可能是本书的局限性问题。一方面,部分领导、评审委员的访谈资料可能不易获取;另一方面,无法穷尽所有获奖案例考察现有奖项的问题,如:奖励机制对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影响程度、获奖理念与做法的推广程度。
[1] 周志忍、陈雪嵩:《公共部门质量体系认证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淮安市相关实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2] 陈振明、李德国:《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亚洲实践》,《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3] 指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日本戴明质量奖,欧洲质量奖。
[4] 苏秦主编《质量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302页。
[5] 陈振明、李德国:《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亚洲实践》,《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6] 陈振明、李德国:《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亚洲实践》,《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7] Downe,J. and Hartley,J.The Shining Light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eacon Council Scheme as a Public Service Award.Public Administration,2007(2).
[8] 赵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第44页。
[9] 周志忍:《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新世纪的新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0] 陈毅:《近十年地方政府创新奖考察》,《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1] 吴建南、马亮、苏婷、杨宇谦:《政府创新的类型与特征——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多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12] 应小丽:《市场发育、政府主导和社会管理创新——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浙江项目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3] 俞可平:《应当鼓励和推动什么样的政府创新——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评析》,《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
[14] 张廷君:《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模式及抉择规律分析》,《经济学家》2011年第9期。
[15] 何增科:《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量化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6] 马亮:《府际关系与政府创新扩散:一个文献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7] 李钊、田武、汤万金:《欧洲质量奖励制度及其案例分析》,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第91页。
[18] 陈振明、孙杨杰:《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兴起》,《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19] 周志忍、陈雪嵩:《公共部门质量体系认证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淮安市相关实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20] 杨雪冬:《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21] 席代麟、张嘉惠:《公部门提升服务品质的理论与实践》,《T&D飞讯》2011年第11期。
[22] Deming,W.E.Out of the Crisis.,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45-67.
[23] Juran,Joseph M.Leadership for quality:An executive handbook.,The Free,1989(1).
[24] Löffler,Elke.Quality Awards as a Public Sector Benchmarking Concept in OECD Countries.Some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ward Organiser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1).
[25] 陈振明:《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
[26] ShewhartWA.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New York:Van Nostrand Company.1931:67.
[27] Sasser,W.E.,Olsen,R.P.,& Wyckoff,D.D.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Text,cases,and readings.Boston,MA:Allyn and Bacon.1978:33-54.
[28] Grönroos,Christian.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4(4).
[29] Levitt,Theodore.Production-line approach to servi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2(5).
[30] 陈振明:《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
[31] A.Parasuraman,Valarie A.Zeithaml,Leonard L.Berry.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1985(49).
[32] Tangibles,Reliability,Responsiveness,Competence,Courtesy,Credibility,Security,Access,Communication,Understanding the Customer.
[33] A.Parasuraman,Valarie A.Zeithaml,Leonard L.Berry.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1988(1).
[34] 韦福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20年》,《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5] Juran J.M.,GrynaE.M.Quality planning and analysis.New York:McGraw-Hill.1980:67.
[36] Daniel I.Prajogo,Sohal S.Amrik.TQM and innovatio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framework.Technovation,2001(9).
[37] Groocock JM.The chain of quality.Chichester:John Wiley.1986:539-558.
[38] Tari Juan Jose,José Francisco Molina,Juan Luis Castej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quality outcom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2).
[39] Ronsson T A,Koskela E.Outsourcing and Optimal N on linear Taxation:A Note.Economics Letters,2009(2).
[40] L.D.Pau.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gives companies a way to enhance position in globalmarketpla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4).
[41] Jorgensen T.B.Rescuing public services:on the tasks of public organisation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6(3).
[42] Crosby P.B.Qualify is Free.New York:McGraw-Hill.1979:17-21.
[43] Crewson,Philip E.Public-service motivation:Buil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incidence and effect.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997(4).
[44] Saraph J.V.,Benson P.G.,Schroeder R.G.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quality management.Decision Sciences,1989(4).
[45] Harrison B.,Pratt D.A Methodology for Reengineering Businesses.Planning Review,1992(2).
[46] Löffler,Elke.Defining Quali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NISPAcee:Working Group on Better Quality Administration for the Public Building Quality Administration for the Public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01:499-518.
[47] Stewart,John,Kieron Walsh.Cha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services.Public administration,1992(4).
[48] Perry,James L.,Lois R.Wise.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3).
[49] Löffler,Elke.Defining Quali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NISPAcee:Working Group on Better Quality Administration for the Public Building Quality Administration for the Public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01:457-478.
[50] Crosby,R.B.Running things-The art of making things happen.New York:McGraw-Hill.1986:232.
[51] Bouckaert G.Conditions for Introducing Quali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Some Elements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Athens:National Centr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2:97.
[52] FeigenbaumA.V.Total quality control.New York:McGraw-Hill.1961:47.
[53] Richard D.Young.The Baldrige Quality Process:Implications For Public Sector Organiazations.Public Policy & Practice,2002(6).
[54] Zoe Radnor,Judith Robinson.Benchmarking Innovation:A Short Report.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5).
[55] Downe,J. and Hartley,J.The Shining Light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eacon Council Scheme as a Public Service Award.Public Administration,2007(2).
[56] Marc Holzer,Etienne Charbonneau,Younhee Kim.Mapping the terrain of public service quality improvement:twenty-five years of trends and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Sciences.2009(10).
[57]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际行政科学评论》第2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第89页。
[58] Teddy Lian Kok Fei and Hal G.Rainey.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Malaysian Government Agencies:Conditions for Successful I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al.international pubilc management journal,2003(6).
[59] Eriksson,H.Organisational Value of Participating in a Quality Award Process:A Swedish Study.The TQM Magazine,2004(2).
[60] Tony Bovaird,Elke Löffler.More quality through competitive quality awards?An impact assessment framework.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09(10).
[61] Tom Entwistle and James Downe.Picking Winners to Define and Disseminate Best Practice.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5(10).
[62] 马庆钰:《关于“公共服务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63]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指出:“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
[64] 彭建平:《公共服务: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决策咨询通讯》2009年第4期。
[65] 马庆钰:《关于“公共服务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66] 淮建军、刘新梅:《公共服务研究:文献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7期。
[67] 马英娟:《公共服务:概念溯源和标准厘定》,《河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68] 〔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冷静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第33页。
[69] 马庆钰:《关于“公共服务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70]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8页。
[71] 顾平安:《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及其分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
[72] 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43页。
[73] 朱国玮、刘晓川:《公共部门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
[74] 陈振明、李德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有效供给——基于福建省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
[75] 陈振明、李德国:《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亚洲实践》,《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76] 周志忍:《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新世纪的新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7] 赵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第4页。
[78] 苏秦:《质量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12~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