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编撰原委
姚承祖诞于清同治五年(1866),卒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江苏吴县胥口镇香山墅里人,[4]字汉亭,号补云,又号养性居士(见图1-4),经历清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直至民国。姚承祖出身营造世家,祖父姚灿庭著有《梓业遗书》五卷。姚承祖11岁时就离开学堂,随叔父开盛习木作。民国元年(1912)苏州成立鲁班协会,姚承祖当选为会长。姚承祖毕生坚守在营造行业,他亲自设计修建的住宅、寺庙、庭园不计其数,但非常遗憾的是多数今已不存。其中,最为著名且仍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有:苏州怡园藕香榭、木渎王家桥畔严家花园、光福镇邓蔚山梅花亭、灵岩寺大雄宝殿、补云小筑等。[5]然而与数量众多的建筑作品相比,姚承祖对我国建筑营造业最大的贡献还应该是他的力作《法原》。此外,姚承祖还是最早重视工匠教育,第一个在高校讲授营造经验及相关知识的香山匠人。姚承祖担任鲁班协会会长之后,更加感到文化对于工匠的重要性。因此,他首先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玄妙观旁开设梓义小学,并在家乡办墅峰小学,为工匠子弟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
图1-4 姚承祖像
(图片来源:http://sz.jschina.com.cn/whsz/szmr/201309/t1305290.shtml)
我国最早设立建筑系的是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其于1923年成立建筑系,由柳士英、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设有建筑营造(即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中西营造法、建筑史等课程。姚承祖受柳士英聘请任教,为建筑学二年级学生开设“本国营造法”课程。姚承祖根据祖父姚灿庭所著的《梓业遗书》手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作为讲义的《法原》初稿。民国十八年(1929),姚承祖经过六七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将《法原》写成。后姚承祖将其手稿交给中国营造学社的刘敦桢,托其校阅整理。民国二十一年(1932),刘敦桢将书稿交给时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审定。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刘敦桢又将书稿交给他的学生、青年教师张至刚,嘱咐说“这是姚补云先生晚年根据家藏秘籍和图册,在前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工程系所编的讲稿”。因张至刚与姚承祖同为苏州人,和姚承祖沟通请教均较方便。同时,《法原》记载的主要是吴地建筑式样和做法,这为张至刚实地调研提供了便利。有着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凝聚着姚承祖、张至刚两人心血和汗水的《法原》终于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夏完成了。
此时,全书共24章,约12万字,图版52幅,插图71张。但受经费、印刷条件等限制,该书一直没有出版,甚至姚承祖也未见到《法原》版本。直到新中国成立,张至刚对原书再度进行整理,将全书修改为16章,约13万字,图版51幅,插图128幅。张至刚的整理原则以调查实例、另绘新图与补拍照片为前提。因此,张至刚走遍苏州各式建筑,以补充原书资料。主要完成了改编原文、补充遗漏、订正讹误、加编辞解、加添表格、重绘图版、增加照片及插图等工作。1959年《法原》第一版出版,并于1986年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