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2,落第动心为耻
阳光明媚,时间流逝。
台上,一个又一个佃农依次而上,讲述一年收获,总结心得体会,自是不一。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
在场众人都没什么吃饭的需求。
修士食气而饱,炼气一层第一关,便是辟谷,破镜之后,寻常五谷杂粮,已经毫无必要。
宁远一路看来,大都平常,但也有那么两三位,让自己眼前一亮,确有水平。
倒不敢确保能夺魁。
念及此,察觉心中焦虑,调整呼吸须臾,却也很快为之泰然——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这是那个时空的先贤心言,自己这五年修行,强身健体,清心明智,记忆力倒是大增,能搜罗起上学时储存在脑海深处但成年后却近乎全还给老师的知识记忆,不夸张的说,现在要回去高考,清北绝非奢望。
这何尝不是一种强大?
虽于修仙力量作用不大,但自己却也畅意。
“第二十九位,宁远,请。”
到下午申时,终于轮到自己,宁远微微整理衣衫,迈步上台。
行礼一圈,朗声开口。
“岁末在即,提前恭贺各位新年大吉,闲言少叙,给大家汇报收成:过去一年,我所租住的9号田,总数21亩,截止秋收,产出灵石总计368枚,上交六成,共221枚。”
听到这话,场上顿时生出一阵喧嚣,一道道目光都为之看来,被这数字感到震惊。
灵田都差不多大小,20亩灵田,年产200枚灵石,便算甲等。
很难想象,368枚灵石这个恐怖数字,是如何种出来的?
“收成无误,宁远,你继续。”
台下一位管事对账本熟记于心,自也认识宁远,嘴角噙着笑容,和善说道。
“关于种灵田,我今年的思路是,春种,夏忙,秋收,冬藏。”
“春种黄精,只种黄精,收获时只收一半,另一半埋于土中,涵养地气,所以春天时,我的收成不算多。”
“夏种石楠草,千金藤,幻心草,天仙子,阴神花,水灵莲,此为夏忙,一直忙至深秋,石楠草半月可熟,千金藤月半可熟,幻心草两月熟……以此类推,分批成熟,忙了一整个夏秋,到秋收完美收官,产出倒全依赖这两季。”
“等至冬日,便是我说的冬藏,种冰灵果,种火灵草,此冰火二物,水火相济,也可涵养地力,以待来春。”
宁远侃侃而谈,毫无保留的分享着心得。
台下雅雀无声,个个都在凝神细听,默默记忆。
这个理论,倒是闻所未闻,不过产出明明白白摆在这里,属实惊人,已经有人暗暗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学。
“这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
“不对。”
“就算如此安排,夏秋之时,地力又如何跟得上?”
台下,一位精通种地的雷家管事,疑惑提问。
夏秋连种六样,都是严重消耗地力的灵植,就算有春冬补益,却也未必足够。
这管事是懂行的。
宁远抿嘴笑笑,便答道:“自是以自身灵力作为补充。”
“据我实验多次,二十亩地,炼气三层修士,夏秋时种植上述六种灵植的极限数量,分别是三十二株,四十一株,五十九株,十八株,七株,十二株……虽因灵力浑厚差异,或有上下,但大致如此,每日挨株温养一遍。”
“此为灵气地力消耗和产出量之间的最佳比例。”
扶贫工作几年,做事风格扎扎实实,哪怕是种地,宁远也做到事必躬亲,思考多,实践更多。
听到这话,台下再次集体哗然。
用自身灵力,温养灵植?
倒也不是不行。
但,太亏了。
这不傻子行为吗?
佃田干活,就是为产出灵石,修炼自身,现在反过来了,自身修为如何精进?
明白宁远灵田产出如此之多的原因,有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活该一辈子做个佃农!
台下一位红面白须的长老,眉头微微皱着,缓缓问道:“如此说来,倒是雷家对不起你,你用自身灵力温养灵植,产出雷家占六成,于你却是亏本生意,莫非想一辈子当个佃农?”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种话,足见雷家仁厚,讲道理。
若是每个佃户都学宁远,对于雷家而言,自然多收获灵石。
但,那不公道。
修士做佃农,无非是一时之选,暂且过渡。
等修为有成,谁不愿意外出闯荡,于广阔天地间寻觅机缘?
谁肯甘心种一辈子地?
这话说出口,不少人纷纷点头,甚至有人高声叫好,称赞雷家大气。
宁远并不意外。
眼神扫过一圈,微微一笑。
“这是我的选择,并不强求所有人如此。”
“于我而言,种地既是修行,也是修心。”
“修行,又岂仅仅是积累灵力?”
“我之修心,在于无论做什么事,都用心到极致,循序渐进,一事不成,不做它想。”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花而后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做枝想,勿做叶想,勿做花想,勿做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宁远继续讲述自己的理念。
倒不是非要找什么理由,而是本就这么想,末了这两句,也是阳明心言,语自《传习录》。
当然,这里肯定无人听说过。
“哼!胡言乱语!”
“你的路,走错了!”
“修行之道,在争,一步慢,步步慢,念在今年收成不错,评甲,下去吧。”
“诸位,正心定神,一切还须以自身灵力修为为重。”
长老并不认可宁远的理念,斥为歪路,却也给出公道评价,又提点在场众人一句,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院落。
旁边一位中年人,眉头微皱,但在众人面前,不想与长者争执,也并未说什么。
右侧,又一位白衣青年,此刻却是起身,笑容明媚。
“四叔公,稍等,请容我说一句。”
“理念之争暂且不论,单凭这今年的产出,宁远位列第一,也该评为甲上,这毕竟是实打实的硬标准。”
“年轻人难免走弯路,您教诲过他,便也是了。”
劝完老人,他又看向宁远:“宁远,长老的话,你可记住了?”
台上。
宁远自然知道这青年是在给自己打圆场,笑着点头致意,轻声道:“我接受甲等的评价,谢谢长老的教诲,也谢谢你为我发声。”
“只是,我不会改变我的想法。”
“昔年,那位雷家老祖,便也是种了一辈子灵田,得证金丹。”
喉间下一句话,宁远觉得尖刻,倒是没说出口——现如今的雷家,却是没有金丹修士了,当代老祖,也不过筑基中期,请问,他是快还是慢?争没争?
青年哑然失笑,摆手道:“倒是我多管闲事。好吧,下一位。”
宁远再次行礼,下台,平静而轻盈。
倒不是自己有傲气,也并非是意气,只是有些东西,自己不想妥协,此刻心中再次想到那句关于“不得第”的话,不禁摇头笑笑。
道心大体挺稳,但多少还是微酸。
还是没法彻底做到不在意。
得。
回家,接下来的不看了。
看看武猛,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礼物。
……
走出司农堂,宁远朝家走去,忽见一个青衣少年,脚步匆匆朝自己而来。
“宁远,且留步,我家公子想见见你,便是刚才那位白衣公子。”
宁远并不意外,拱手笑道:“烦请转告公子,倒也不须过分替我争执什么,免得伤了家里和气。”
少年左右环顾,压低声音:“公子做事公道,只是想转告你一句,四叔公有位远房亲戚,也是今年佃户……但评审尚未结束,要晚些时候秉承过家主,才能最终定论。”
“容我叨扰一句,你悟到的理念,我自觉根子是对的,修心比修灵重要多了。只是,太难,如今乱世,又有几人能做到?”
“有人过来了,我先和你讲这些……公子或许会在晚些时候去找您,或许明日。我知道你住哪儿,有情况会第一时间去找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