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学习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互换游戏:姨妈专注的秘密

如果你看过姨妈和表姐母女俩一起“学习”的场景,你会很容易地发现表姐虽然坐在书桌前做题,但大脑却没有真正运转;而姨妈虽然要操心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但她在绣十字绣时是全神贯注的,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人针合一”的境界。

姨妈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可以专注地绣十字绣,但表姐在学习时却难以集中精力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好找,只要让表姐和姨妈调换一下位置——姨妈来学习,表姐来绣十字绣即可。这个答案大概率是绣十字绣的人更容易专注,忘记时间的流逝。

要想知道如何让表姐在学习上更专注,就需要先理解十字绣为什么能让人专注,甚至让人上瘾。

姨妈绣过一幅巨型十字绣,图案是《清明上河图》,长度为2米。她把这幅巨型十字绣挂在客厅里,受到了很多亲友的称赞。

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尽管看起来十分复杂,但绣制的思路其实是很清晰的。十字绣的设计者会贴心地把线的颜色和针号都编好,并在图案上标注哪一个区域用什么颜色的线、什么样的针法。

也就是说,尽管这幅十字绣长达2米,但姨妈在刚拿到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了。

而当真正动工的时候,十字绣就和“连连看”一样简单,每多绣一针,就离最终的“鸿篇巨制”又近了一步。

十字绣就这样巧妙地满足了进入心流的6个要素。

(1)自发的愿望:好看的《清明上河图》让姨妈自发地想要动手完成这幅作品,而不是被他人逼迫。

(2)规则与目标:绣十字绣的评判标准很明确,针脚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作品绣完了就是绣完了,没绣完就是没绣完。

(3)清晰的路径:姨妈拿到的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清晰的“地图”,她清楚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任何时刻审视“地图”,都知道自己做到了哪一步。

(4)自信的掌控:在绣第一针之前,姨妈就清楚地知道她能够把这幅十字绣完成。

(5)合适的难度:尽管绣几万针很难,但是针法其实只有几种,学会它们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6)即时的反馈:十字绣是有高频反馈的,每绣一针,就离绣完整幅作品的总目标、绣完某个区域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这样的“游戏”,怎么会不让人进入心流呢?

姨妈在这幅巨型十字绣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1000个小时。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如果一个学生把这些时间投入自己薄弱的学科中,完全有可能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那我们能说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比考上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更难吗?

显然考上好学校比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难多了。我们来看看表姐是否满足进入心流的6个要素。

(1)自发的愿望:表姐的学习愿望不是自发的,她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事实上,有自发学习愿望的学生连10%都不到。

(2)规则与目标:“学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表姐可能认为自己学会了、听懂了,但自己动笔做题和听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3)清晰的路径:表姐并没有清晰的学习路径,她对于需要学习的知识没有清晰的认知,不清楚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多少知识没有掌握。

(4)自信的掌控:表姐对学习充满了自卑,姨妈总是不断地唠叨和怒吼,甚至连最基本的鼓励都没有给她。

(5)合适的难度:表姐的学习梯度非常陡峭,这会让人陷入恐慌。试想,如果一次作业里10道题中有8道题不会做,需要什么样的心性才能坚定地学下去?

(6)即时的反馈:表姐的学习缺乏即时反馈,进步总要等到考试公布成绩才能看出来,在漫长的等待期中,表姐只能用自己有限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学习。

你看,尽管坐在同一个房间里,姨妈通过绣十字绣享受心流,表姐则面对着无法穿越的题海而备受煎熬,姨妈如老僧入定,表姐则如坐针毡。

那么,为什么表姐小时候成绩名列前茅,到了高中却一落千丈呢?姨妈认为优异的成绩就是她“盯”出来的,可是为什么“盯”却失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