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心流选手:厕所做题哥的故事
在我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有一个叫张迪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请他给班里的同学分享经验,他说:“我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想物理题。”
他的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他曾因为条件艰苦,搬到一个仅有3平方米的厕所里,日日夜夜进行研究,攻坚克难,几乎从不停止工作。在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陈景润闻名全国,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然而陈景润继续沉浸在他热爱的数学世界里。为了避开所有人,他甚至躲到厕所中,思考数学问题。一次,他思考问题时撞到了树上,还问树:“是谁撞了我?”
回顾过去,其实我们身边也有陈景润、张迪这样的“心流选手”。
陈景润比我的学生张迪更加投入,张迪是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思考问题,而陈景润是为了能思考问题去上厕所,这份投入不仅体现在他功成名就以后,在他成名前,在他经历磨难的时候,他都拥有“心流”。
试想,学校里像陈景润、张迪这样的“心流选手”,能不名列前茅吗?
试想,让你和陈景润、张迪这样的“心流选手”竞争,你能不头皮发麻吗?
试想,让你的孩子和陈景润、张迪这样的“心流选手”一起上考场,他们能赢吗?
那些“心流选手”,从不需要外界逼迫,就可以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自己的功课里。
我有一位很喜欢的创业者,他讲过这样一段话:“你们不要跟我比,你们每天加班到半夜,觉得快累死了,而我每天工作到半夜,看看时间,难过的是又得睡觉了,但是一想到只要睡几个小时,就又可以工作,我就开心起来了。”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足球教练曾说过:“足球就是我热爱的本身,冠军只是额外的奖励。”
我也送给你一句话:所谓心流,不过是别人在忍受,而你在享受。
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需要逼迫,就可以自发地去探索世界,攀登知识的高峰,那么你一定要学会心流理论。
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进入心流,不仅能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更能让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挫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