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战略性思维
2.1.1 战略性思维概念及要素
1.战略性思维的概念
战略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个人或集团)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战略性思维涉及的对象大多是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和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及复杂过程。
2.战略性思维的要素
战略性思维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包含三大组成部分。
第一,主体对战略问题的思考和谋划。
第二,战略性思维的产品,包括形成战略目标、战略计划、战略方针等。
第三,战略计划的实施、反馈和战略修正。
三者的关系是:主体对战略问题的思考和谋划催生战略性思维的产品,使其指导和服务于战略实践;主体对战略问题的思考和谋划主要是主体头脑中与战略问题相关的信息的加工活动;战略计划的实施则是改造世界的主体的能动的物质活动,战略计划的反馈与战略修正是主观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
2.1.2 战略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1.前瞻性
战略性思维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决策,它要面对企业发展的长期问题,有的战略考虑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问题。战略性思维的前瞻性是相对于客观对象的动态发展过程而言的,以对客体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为基础,从而能科学预测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景,使人的主观更加符合正在变化的客观。
2.全局性
战略性思维是一种全局性思维方式,它要求把战略作为一个整体,思考它的整体布局和整体运作的协调性,从而实现其整体功能效果。所以,战略性思维是从整体出发纵观全局、总览全局、驾驭全局,一切着眼于全局。
3.重点性
重点性是针对系统整体中的局部,但不是一般的局部,而是起关键决定性作用的局部,如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抓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和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
4.复杂性
鉴于主体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客体对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主客关系的复杂性,战略性思维是从客观到主观、从主观到客观,从真理到价值、从价值到真理,从知到行、从行到知,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从认识事物到改造事物的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5.创造性
战略性思维的创造性集中体现为领导者能推出新思想,提出新认识,发明新方法,制定新的符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战略性思维主要是对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而未来发展问题又大多会面临新矛盾、新问题,因此,当前领导者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必然要面临许多复杂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6.开放性
战略性思维的开放性主要指信息的开放性。当前,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和一体化。因此,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哪个地区,想关起门来自我封闭地实现发展,根本是不可能的。现代领导者的战略性思维必须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思维。
7.自觉性
战略性思维的自觉性指思维主体确立战略目标、选择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动性。战略性思维不是一种盲目的、被动的思维活动,而是一种充分发挥领导者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1.3 提高战略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1.通过调查研究获取战略决策所需要的充足而准确的信息
能够正确把握住事物的现状和运动变化的发展趋势是战略性思维的前提,思维主体如果获取的信息失真或者信息量不足,就不能准确地判断对象的现状,更不能准确地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会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实践表明,任何战略决策的成功,必须以大量的调查研究、情报部门和统计部门的工作为基础,依据不准确的信息做出的战略决策必然是错误的。
2.思维主体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或信息储备
思维主体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经验,关键是主体信息库中存有应对特定战略问题的方案,并能够在战略决策过程中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1)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以及合理的价值取向。战略管理者不仅应当尽可能多地拥有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学识,还要学习有关领导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和军事战略学说等知识。任何战略性思维的出发点和目标归宿,都脱离不了一定的价值取向。没有政治头脑,战略性思维就失去了灵魂。
(3)专业知识。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战略制定应以特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4)积累丰富的经验。
(5)发挥参谋、智囊机构的作用,利用外脑。
(6)多方案备选。
(7)人机结合。
(8)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战略问题关系重大,一般情况下采用民主、集体讨论做出的决策,这样,犯错误的概率小于个人独裁的决策。
(9)战略性思维必须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3.利用先进的方法加工信息
应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相应的思维程序来加工获得的信息。即使用于战略决策的信息是准确的、充分的,思维主体的素质较高,但如果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模式和程序不正确,用不科学的不适宜对象的方法加工信息也同样会产生错误的战略决策。因而要学会运用系统科学的五要素分析与综合方法,如要素分析、结构分析、系统与环境的输入与输出分析、整体分析及系统的动态演化分析。
4.崇尚实践,勇于实践
战略性思维能力作为战略管理者的一种素质,不可能在脱离实践的课堂上直接培训出来,而必须从实践中锻炼出来。因此,要提高战略管理者的战略性思维能力,最终还是需要实践。
物流实践的过程就是战略决策者不断探索物流战略发展规律的过程,只有专注于物流业务的实践过程,勇于在物流实践中探索物流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找出影响和制约物流战略制定的约束因素,最终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物流发展的战略。这个过程对于培养战略决策者具有过硬的领导者素质和战略性思维能力意义重大。